APP下载

经方化裁射麻汤煮散工艺优化与质量标准研究

2023-10-07刘金花宁带连李晓霞马家宝唐爱存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伪麻黄碱麻黄碱盐酸

刘金花 宁带连 傅 静 李晓霞 马家宝 唐爱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哮喘是属于中医“哮病”的范畴,最早收载于《黄帝内经》,属于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1]。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正处于上升态势,患病率已达3.02%,全国每年治疗哮喘的费用高达数十亿[2]。目前西医用解除气道痉挛、消除炎症等治疗,用药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为主,但副作用大,影响患儿肺功能的恢复,会反复性发作[3]。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着独特的疗效。射干麻黄汤经方收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治寒痰郁肺、痰饮喘咳证,症见“咳而上气,喉中痰鸣像水鸡之声”,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儿童哮喘属寒性哮喘者[4]。小青龙汤经方收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主治外寒内饮证,是治疗风寒水饮而致咳喘之验方[5]。实验中射麻汤煮散是由经典名方“射干麻黄汤”和“小青龙汤”联合加减化裁而成,由射干、蜜麻黄、干姜、细辛、款冬花、法半夏、化橘红、炒紫苏子、炒芥子、炙甘草等组成。临床基于小儿哮喘以风寒为主的理论,组方以疏风化痰、降气平喘为出发点,选药简短精炼,安全有效。

中药煮散是指将中药饮片粉碎成粗颗粒再与水一同煎煮,去掉药渣留取药汁制成的液体药剂。煮散类似于汤剂,又兼具散剂特点,方便包装调剂,可节约1/3~1/2的药源[6-7]。煮散具有药效起效快、吸收好的特征,可随证加减,从而降低成本[8],易于医患双方接受。射麻汤煮散是采用中药煮散机理,经粉碎、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一种能够高效煎出有效成分的新制剂,具有可开发性。前期实验将临床应用多年的射麻汤,按照散剂这一传统剂型的传统制备方法制成煮散剂,但配制工艺未进行优选且该制剂尚无控制其质量的内控标准。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射麻汤煮散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初步建立质量标准,从而创新性地研制开发出疗效好、质量可控的新制剂品种,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Mili-Q型多功能超纯水机(默克化工技术上海有限公司);2000T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永康市铂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KQ520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明市超声仪有限公司);XSR205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JJ500型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H1650型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YOKO-CS紫外线透射反射成像仪(武汉药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

1.2 试剂与试药 实验所用中药饮片均购自广西仙茱中药有限公司,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标准,盐酸麻黄碱(ephedrine hydrochloride,批号:171241-201809)、盐酸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 hydrochloride,批号:171237-201510)、射干对照药材(批号:120944-201206)均来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射麻汤煮散(批号:20220218、20220223、20220225)和各阴性样品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中心;甲醇、乙腈(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硅胶GF254薄层板和1%NaOH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购于青岛海洋化工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法优化射麻汤煮散工艺 煎煮工艺优选:评价指标(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工艺粉碎度(A)、煎煮时间(B)、加水量(C)为影响因素,按处方比例称取10味药材粉末,共9份。工艺方案设计见表1,L9(34)设计与结果见表2,结果分析见表3、表4。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L9(34)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表

表3 盐酸麻黄碱方差分析结果表

表4 盐酸伪麻黄碱方差分析结果表

由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可知,工艺粉碎度(A)对评价指标影响最大,其次是加水量(C),最后是煎煮时间(B),各水平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大小依次是A3>A1>A2,B1>B2>B3,C3>C2>C1。通过方差分析结果可知,工艺粉碎度对评价指标(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考察因素加水量和煎煮时间无显著性。最终确定,射麻汤煮散最佳煎煮工艺为A3B1C3,即粉碎度为40目,12倍加水量,煎煮时长5 min。

2.2 质量标准研究

2.2.1 定性鉴别

2.2.1.1 麻黄 取煮散粉末5 g,加水60 mL,煎煮5 min,移取上清液蒸干,加甲醇20 mL,超声10 min,过滤,蒸干,用1 mL甲醇溶解,得供试品溶液。称取1 mg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用1 mL甲醇溶解,得对照品溶液。取麻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得阴性对照。依次吸取阴性对照、供试品各5 μL,对照品2 μL,点在同一个硅胶G板上,在展开缸中加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20∶3.5∶0.5)的混合液饱和,将硅胶板放入,展开至溶剂前沿,拿出,晾干,茚三酮试液均匀喷在硅胶板上,置烘箱105 ℃进行加热,斑点清晰显现,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位置上,显同样红色的斑点,阴性无此斑点。如图1所示。

1:阴性对照品;2~4:供试品;5:对照品图1 麻黄的TLC鉴别图

2.2.1.2 射干 取煮散粉末5 g,加水60 mL,煎煮5 min,移取上清液蒸至近干,加甲醇30 mL,超声30 min,取出,滤过,蒸干,用25 mL水溶解,用三氯甲烷萃取2次,每次25 mL,弃去三氯甲烷,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5 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用1 mL甲醇溶解,得供试品溶液。取射干对照药材1 g,加水60 mL,煎煮10 min,离心取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得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射干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得阴性对照。依次吸取阴性对照、供试品各5 μL,对照药材溶液2 μL,点在同一个硅胶GF254薄层板,在展开缸中加入乙酸乙酯-甲醇-水(10∶1∶0.5)的混合液饱和,将硅胶GF254板放入,展开至溶剂前沿,拿出,晾干,在紫外灯(24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无此斑点。如图2所示。

1:阴性对照品;2~4:供试品;5:对照药材溶液图2 射干的TLC鉴别图

2.2.2 含量测定

2.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Venusil XBP Phenyl-hexyl(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2%磷酸(B)等度洗脱(0~25 min,4%A~96%B);流速1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10 nm;进样量10 μL。

2.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077 mg/mL、1.019 mg/mL的对照品溶液。分别从上述两种对照品液精密移取2 mL、1 mL于25 mL容量瓶,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制得了浓度为0.0862 mg/mL、0.0408 mg/g的混合对照品液,备用。

2.2.2.3 溶液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优化煮散工艺制备,即称取过40目筛的煮散粉末20 g,加12倍水煎煮5 min,药液趁热用纱布过滤,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精密移取5 mL至10 mL容量瓶,加甲醇,定容至刻度,离心,留取上清溶液,经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备用。阴性对照溶液:称取麻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液。

2.2.2.4 专属性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液、空白对照溶液按照色谱条件分别进样,结果显示,1号峰和2号峰归属于麻黄,且阴性无干扰。如图3所示。

A.混合对照品溶液;B.供试品溶液;C.阴性对照溶液;D.空白对照溶液;1.盐酸麻黄碱;2.盐酸伪麻黄碱图3 HPLC 色谱图

2.2.2.5 线性关系考察 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依次吸取1 μL、3 μL、5 μL、6 μL、8 μL、10 μL进样,分别记录峰面积,以横坐标(进样量),纵坐标(峰面积)作线性回归。结果如图4所示、见表5。

图4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标准曲线

表5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

2.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按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针,计算盐酸麻黄碱峰面积RSD值为1.87%,盐酸伪麻黄碱峰面积RSD值为1.76%,说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2.2.7 稳定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分别在0 h、2 h、4 h、6 h、10 h、14 h、18 h、24 h进样测定,计算盐酸麻黄碱峰面积RSD值为0.99%,盐酸伪麻黄碱峰面积RSD值为2.65%,说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均稳定。

2.2.2.8 重复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次煎煮液6份,每份5 mL,同“2.2.2”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方法配制供试品液,并按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盐酸麻黄碱含量RSD值为2.51%,盐酸伪麻黄碱含量RSD值为2.85%,说明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2.2.9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射麻汤煎煮液样品6份,每份2.5 mL,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对照品,同“2.2.2”项下配制供试品溶液方法制备供试品,并按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盐酸麻黄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9% (RSD=2.50%)和盐酸麻黄碱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9%(RSD=2.59%),说明方法的准确度高。结果见表6。

表6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

表7 射麻汤煮散含量测定结果

2.2.2.10 射麻汤煮散含量测定 根据上述建立的色谱方法,检测3批射麻汤煮散含量,同“2.2.2”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采用上述色谱条件,测得盐酸麻黄碱平均含量为4.1698 mg/g,盐酸伪麻黄碱平均含量为1.8964 mg/g。综上说明,射麻汤煮散工艺稳定、可靠,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便,适于射麻汤煮散的质量控制。

3 讨论

3.1 工艺优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在优选射麻汤煮散工艺研究中,评价指标选择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该煮散以麻黄为君药,主要发挥宣肺平喘之效,起到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9],盐酸麻黄碱的平喘作用显著[10-11],麻黄碱与伪麻黄碱自身也具有平喘之功,β2受体激动剂又是从麻黄碱中提取得到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基础药物。射麻汤煮散成分复杂,已知成分更是有限,故在优选射麻汤煮散工艺的正交试验中,选择治疗咳喘症状可能发挥主要平喘效果的化学成分作为试验测定的目标成分。在质量标准的定性鉴别与含量测定研究中,同样以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作为主要目标成分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射麻汤煮散的质量。

3.2 正交试验影响因素的考察 通过对射麻汤煮散饮片进行粉碎,将工艺粉碎度、煎煮时长、加水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进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粉碎度对目标成分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影响显著,而影响煮散有效成分煎出率的因素主要是煮散粉末粒径[12-14],最佳粉末粒径可使煮散最大限度地溶出目标成分。由于处方中蜜麻黄、干姜、炙甘草具较强的纤维性,在选择煮散粒径时不仅满足有效成分煎出率,还要考虑其实际生产,选择较宽的粉碎度范围(10~40目),生产煮散时,收粉率较高,节省药材资源。试验结果显示煎煮时间对煮散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最小,节约煎煮时间且方便调剂是煮散自身优势,临床上更具可行性。

本研究优化的射麻汤煮散工艺条件合理稳定,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提高射麻汤煮散的质量可控性,将值得对其开展更全面完善的研究,填补中药煮散在临床应用中的空缺,同时为传统中药民族药制剂应用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伪麻黄碱麻黄碱盐酸
盐酸泄漏
紫外光谱结合向量扣减方法快速测定感冒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伪麻黄碱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盐酸安非他酮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氯麻黄碱的检验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黄止嗽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及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羟苄羟麻黄碱用于先兆早产50例疗效及用药护理
盐酸生产装置技术改造
非法提炼麻黄碱行为的刑法规制
麻黄碱的主要用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