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媒体在城市形象建构中的功能与作用考察
——一项基于《长江日报》的研究

2023-10-07李少康柴巧霞

武汉广播影视 2023年8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城市形象议题

李少康 柴巧霞

城市形象的建构包括了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1]。一般来说,城市形象在形成之后具有稳定性,其改变需要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知很大程度依赖于媒体的议程设置,其以一种象征符号来表现一座城市的特殊性,即城市形象并非是单纯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而是媒体通过加工并附加一定意义后的“再现”[2]。例如,昆明被称为“春”城、武汉被称为“火炉”之城等。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3],是城市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历史传统等多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形成的总体形象[4]。媒介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是一座城市的缩影,代表着城市的内涵,是城市形象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媒体能够通过设置议程的形式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

地方性媒体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推动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动力源,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影响着公众对一座城市形象的认知[5]。地方性媒体通过对一个城市的文化深层次地解读,进而展现出城市更具地方个性的特征,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主动参与城市形象建设,及时地反映出社会层面的问题所在,推动管理者不断优化对城市形象建设的决策。通过对《长江日报》的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该报在武汉城市形象建设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本文中,根据研究需要和资料获取条件来选择研究对象。选取《长江日报》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有关武汉的新闻报道进行初选(只要文章中出现“武汉”等相关词语,则计入统计),其次将一些广告相关文章予以排除初选样本之外后,根据预设的类目建构进行分析,之所以选取该时间段是因为9月并非是一个特殊的月份,能够更恰当地反映出《长江日报》对武汉城市形象呈现度。

此次类目建构是依据夏倩芳、张明新的建构模式进行分析[6],该类目建构模式相对完整且层次清晰,对于媒体类内容分析具有很强的指引性。

(二)类目建构

通过对文本的整理分析,并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本文对样本信息的具体类目建构如下:

1.媒体属性:国际性媒体、国家级媒体、地方性媒体

2.议题内容:政治、经济、医疗卫生、社会、文化、科技、体育、其他

3.报道类型:消息、专题、评论、深度报道、其他

4.消息来源:政府、专家及学者、记者、评论员、普通公民、其他人员

5.“话语被引述者”,这里指的是报道中观点、意见被直接或间接引述的相关人员,包括: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社会精英人士(如各类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等)、普通公民、其他人员

6.“意见多元程度”,反映的是多方意见被引述时,观点是否存在冲突,或者是否与主题存在冲突。本文将其细化为:无多元意见被引述;意见引述一致;意见引述不一致但不冲突;意见引述不一致且有冲突

7.武汉城市形象建构:主观视角下施动者的城市形象建构;被动视角下的城市形象

8.报道的基本框架:疫情之中,武汉为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牺牲;疫情之下,武汉人民发扬坚韧不拔的战疫精神;疫情之后,武汉复产复工,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英雄城市武汉聚焦科技创新,致力高质量发展;武汉城市积极谱写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优先发展

9.报道框架的叙事模式:概述模式、数据模式、细节/案例模式

二、研究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消息式的内容占比较大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日报》某一具体时间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样本共有744篇报道。由图1可以看出,在塑造武汉城市形象的方式上,以消息为主,占83.6%,利用这种短而快的报道方式,突出了武汉的快速发展变化,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碎片化阅读也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加入充足背景信息的专题方式为主的报道占8.20%;深度报道和其他类型相对较少,总占比6.32%;评论最少,仅为1.88%。由此可见,《长江日报》在报道类型上不断迎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但消息类报道可能更多地让读者停留在对一座城市的浅显层面,而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一座城市仍需要深度报道等更能体现城市文化背景的报道去展现。

图1:报道中有关建构城市形象的报道类型

图2:报道中有关建构城市形象的议题内容

(二)对社会层面的关注度高

媒体从社会层面引入,为公众提供议题,可引导受众直接参与城市形象建设。《长江日报》对武汉城市形象的塑造上,着重强调社会因素。武汉城市形象社会因素的报道约占三分之二,达到62.64%,其次是有关城市建设的政治、科技、文化和经济类议题基本持平,分别占9.15%、8.01%、7.62%和6.22%,并且多以正面报道的形式出现。城市形象方面有关医疗卫生和体育的议题占比相对较少。由此可见,《长江日报》自身的性质以及城市形象本身的侧重点决定了其报道议题有意偏向社会民生的新闻报道,这也恰恰反映了其定位是链接民众的纽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报道内容更贴近人民生活,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联。

(三)精英阶层内容权重较高

媒体需要承担起弘扬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正确引导舆论,把握前进的方向,构建和传播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7],同样也是对媒介工作者的要求。22.85%的报道内容有着相对明显的政府行为参与,虽然无明显政府行为报道多于有明显政府行为的报道,但在一些无明显政府行为的报道中,仍有一部分报道间接性地体现着政府行为作用。相对于政府来说,对武汉城市形象表现做出最多的贡献的仍然是记者,占比72.58%,可见记者无论是对媒体来说还是对城市来说,其对一座城市形象的彰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负着对城市形象建设的责任。但记者在本报新闻报道中占据着极强的话语权,可能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和城市形象建构的全面性。

(四)注重对基层意见的呈现

媒体能够不断进行“议程设置”,将基层社会议题展现给管理者,不断优化和提升城市形象。通常来讲,媒体在报道中引述的话语可以表现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从而丰富新闻报道内容。《长江日报》在新闻报道中有关话语引述者方面,以普通公民为主,占72.18%, 可见该报更多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听取普通群众的声音和意见,从基层角度对武汉城市形象的呈现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党政机关政府人员被引述内容占比22.04%,说明本报对政府的动向也是给予一定的关注度,紧盯政府的动向和态势,对政府的政策及其工作及时传达,让公众更清晰地了解政府的走向;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或社会精英领域的引述较少,仅为5.78%。由图3可知,在新闻报道中的意见多元程度方面,无多元意见被引述的占比93.54%,另外三个总占比为6.46%,由此可见,该报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单一意见偏向,多方意见内容的文章较少。

图3:报道中建构武汉城市形象的意见多元程度

(五)侧重于经济的恢复建设

样本选择是通过抽样选取的新冠疫情后恢复时期的一个月,由图4可知,《长江日报》的新闻报道类型中的基本框架主要是疫情后的复工新局面,占比85.22%,可以看出,该时期武汉整体的发展重心放在复工复产上,以社会的经济发展为主,其次是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生态方面的关注,而对抗疫精神的和疫情防控的报道呈现较少,大多数报道都是对于疫情期间社会层面居民出行的安全提醒和防控的举措等。由此可见,该时期媒体对武汉城市形象的塑造在呈现方面更侧重于社会生产领域,即武汉疫情后的有序恢复等,这有利于公众对武汉疫情后的恢复状态有所了解,能够展现武汉向上发展的新局面。

图4:报道中建构武汉城市形象的基本框架

(六)报道具有较强的倾向性

媒体传播活动是根据其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活动,所以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上也会有所导向性。《长江日报》有关武汉报道中在塑造武汉城市形象方面呈现出的倾向性十分明显,96.91%的新闻报道都以正面报道的方式出现。而唯一的1篇负面报道《公共通风管道怎么装到我店里了》[8]讲述了公共区域的通风管道装到了个体经营户的商铺里面,但事件最后经协调,物业公司也承诺予以解决。这件事情严格意义来说,仍是展现出的城市的正面形象。其次,中性不偏不倚的报道也只占2.96%。在表1所显示的数据模式上,概述模式占最大比例为9 1.4%,数据和案例模式总占比8.6%,可见《长江日报》在叙述模式上有巨大的差异,可更多地用数据和案例去表现新闻内容,更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表1:报道中关于建构武汉城市形象的叙事模式

三、城市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形象从功能上划分来看,可划分为环境形象、经济形象和政府形象[9]。环境形象是城市形象的物质层面,是公众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最直观的感受;经济形象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多以城市的产业结构来体现以及较直观地反映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形象则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策划者,其规划往往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10]。媒体只有充分关注自身所处的媒介生态环境,认清自己的关系网络和所处位置,才有可能恰当地进行城市形象的建构[11]。

(一)深度新闻报道相对较少

根据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长江日报》主要是以消息为主,而评论等更具深度的新闻内容较少,造成了报道体裁失衡的状态。消息通讯等类型的新闻报道主要是凭借短而快的形式,仅停留在发生了什么,而公众想要了解更真实而全面的城市形象,往往需要从深度报道以及评论中获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媒体更应该在报道内容的深度上下功夫,更多地致力于事件更深层次的报道,追寻事件背后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二)报道议题内容有所失衡

报道内容以社会性新闻为主,此类新闻报道更能清晰和准确地反映出整体的市民风貌和社会风貌,了解社会基层所反映出来的城市形象,但对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议题相对报道较少,而这些议题也往往是一座城市良好形象和软实力的体现。城市形象由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共同支撑,多层次、多角度地报道一所城市,才能更丰富地展现出一座城市全面而真实的城市形象。

(三)官方话语多及倾向性明显

数据显示,有超7成的报道来源都是《长江日报》的记者,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于记者报道占大比例是正常的现象,但不够丰富的新闻报道局面可能会给受众带来社会真实性的质疑。因此,媒体在消息来源上应更注重加入多方意见,例如,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等,从基层和多方角度出发去展现一座城市的形象。同样,媒体的倾向性过于明显,有关负面的报道内容较少,缺乏一定的客观性,这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上有着不利的影响。没有完美的城市,任何城市都会有其缺点,回避了缺点,反而不利于城市的真实性的展现,同样也影响着城市形象完整性的塑造。

四、城市形象塑造中问题的对策

(一)报道议题多元化展现

媒体对一座城市在报道议题上的倾向性,往往会有片面性问题存在。城市的形象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等议题的支撑,科技与文化等软实力也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展现出的才是一座城市的内涵所在。《长江日报》在议题报道的设置上,需更多地向文化与科技等方面倾斜,增强议题的平衡性,才能更完整地呈现出城市形象。

(二)增加媒体报道深度性

媒体对一个事件所进行的深度报道,正是其文化背景的一个挖掘的过程,也是城市形象更深层次的反映,而公众也正是通过阅读这些报道来获取更深层次的信息,了解一座真实的城市与其彰显出的城市形象。《长江日报》关于深度报道的系列文章较少,进而并非能反映深层次的城市形象,因而需要更多地注重深度报道,更深层次地展示出武汉城市形象。

(三)多层面塑造城市形象

基层群众的意愿是最有说服力的,媒体的报道应该充分地表达出普通群众的意见。同样,媒体报道也应站在客观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数据显示,从《长江日报》新闻报道及其媒体倾向度来看,呈现出失衡状态,缺少对社会基层多角度地展现以及客观和全面性的显露。市民的精神面貌、行为素质等对城市形象建设有较大影响[12]。因而,应提升基层群众的报道来源比重,积极地进行引导,让群众主动参与城市建设,把社会更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有助于完整地塑造城市形象。

结语

纸媒等传统媒体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其对城市形象的宣传更能令人信服,因此,地方性媒体《长江日报》对武汉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其中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总的来说,对于武汉这座城市形象的塑造,其无时无刻都在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展示出武汉这座城市最美好的一面。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报把社会发展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其在议题内容选择上以偏向社会民生的报道,以及在话语引述上也是更多地偏向和贴近普通群众,这恰恰反映出该报侧重于从基层社会层面去塑造武汉城市形象。通过消息为主的短平快的新闻报道去讲述武汉疫情后的快速恢复状态,以及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方面加以侧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武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不断地塑造着一个经济加速发展且兼顾绿色发展的武汉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城市形象议题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地方媒体参与国家叙事大有可为——长江日报讲中国故事力作频出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