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路径探析
——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风音乐词作为例

2023-10-06楚懿晨

河北画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弘扬青少年

楚懿晨

(郑州师范学院)

一个民族的血脉维系就是文化,也是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全中国的伟大梦想。文化复兴与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也是密不可分。我国青少年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路径也在寻找多元化传承,中国风流行音乐在传承中有一定影响作用。青少年更是对其最为追捧。将音乐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短时间内传唱程度广,其中后现代歌手周杰伦、许嵩等歌手中国风歌曲经久传唱,其中不乏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推广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风音乐的词作,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

一、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与中国风流行音乐词作传播途径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

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潜意识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好的,对传统文化并不进行辨识与深究其意。父辈不加选择错误的认知,将传统腐旧的封建思想作为家训的辅助言论。青少年耳濡目染就会在内心对传统文化出现偏执和错误定义。中国文化浩瀚如海,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没有一个既定的概念也没有权威的认定。追根溯源只是人们对古文明的盲目崇拜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斑驳。对传统文化思想不能对错一概而论。一个时代的文明积累不一定都是对的,或者说不一定都是符合现代文明认知观的存在,只有树立良好的三观仔细甄别才能将优秀的传统文明传承下去。例如:古代女德中《女论语》中的言论,根据当时的时代制度,女性应当恪守本分,但是过于苛责的条条框框显得并不近人情,如果将其运用到现在将是违背男女平等原则的,不符合新时代女性的定义,其中对女性的不公平对待也被某些人拿来做文章概论。时代迁移,“女德”依旧存在,不过更多的是让女性生活的更好,而非屈从。精华与糟粕都是并存的,这就需要人们在文化传承中去糟粕取精华。

2.信息时代青少年对西方文化盲目地崇拜和追崇,对传统文化的鄙弃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固本守源,在循序渐进中形成文明积淀。人们通过史料手札的记载改编的古装影视的盛行,将遵守礼法的人物性格刻画较为固执死板,所以人们认知里传统就是迂腐不懂得变通,甚至认为传统文化的制度是不通人性的存在。在现代文明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与分化。青少年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难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所在,而外来文化的新奇让青少年有着文化认知中的新鲜感,同时充斥着对外来文化的崇尚热潮,在外界氛围刺激下我国青少年形成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认为本国传统文化腐旧毫无新意,觉得外来文化就是时尚,就是当下的流行趋势。长久以往我国传统文化将出现断层及表面化,悠久的技艺失传、宝贵的文化资料遗失、珍贵的古文明的湮灭。这无疑是一个悲剧,是稳定一个民族根基所不能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艺术美还是家国情怀的延续,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所以在如何将青少年正确引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主传承很重要。

3.传统文化出现传承断层,与当代文化没有有效衔接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传承手段单一,传播途径欠缺,社会参与程度低下。这都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现在文化传承多是地方性承包的面子工程,讲究的就是表面大张旗鼓其实内里对文化内涵的传承并不诸多在意,这就造成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断层,在文化的弘扬中不能将其精粹发扬传承,现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与文化传统结合时过于注意形式化,对信息技术过于倚重和偏僻,传统文化的内容传承并没有与其同步。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时逐渐被冠以商业化,让原本的文化韵律变得过于苍白,让人们几千的智慧结晶被随意践踏。总之,没有底蕴地支持这一切都是空谈。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智慧的结晶,是其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一个民族立国的根基和民族精神支柱。弘扬传统中国文化不是将现代新文明复古,不是对外来优秀文明的排斥,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明产物相结合,将积极有意义的东西进行利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悠久流传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经过人们的创新融合和转化让其焕发新的生机与色彩,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个民族的底气就是我们文化底蕴的所在。

(三)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中的意义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现在华语乐坛新的风尚标,但并不是所有流行音乐加几句古诗词就算是中国风音乐。“中国风”流行音乐有其自己的定义,它是将古典文化在词作中完美融合体现。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是将多元素的融合,还进一步将歌词中修辞手法与民族唱法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中的层次也让歌词更富有文化底蕴。例如:华语歌手周杰伦演唱,方文山作词的《青花瓷》,整首歌就是借助青花瓷器的自美感进行渲染对别离的情感描述,最引人入胜的是将情感与青花瓷器的比拟中融合不显突兀,让思绪随着歌曲的演唱产生离愁的共鸣。歌词中出现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句则是引用了北宋宋徽宗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通过景物对比等换的描写让情感变得细腻惹人回味,在人的脑海中形成了景物与人的场景构建同时又容易将人的思绪代入其中。在不同程度上将中国传统古文化代入其中,更是对中国瓷器文化的另一种宣传。还有周杰伦演唱的《本草纲目》,与李时珍撰写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同名,节奏欢快歌词朗朗上口,但是其中不要过于崇洋媚外教育意义的表达和民族文化的弘扬都具有影响力,有力地抨击了社会不良现象和讲述了社会现状的无奈,歌词中有大量名贵药材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推崇和惋惜。同时在能够在激发中国人爱国的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还有青年歌手张杰所唱《年轻的战场》为莘莘学子助力高考所呐喊、《雪龙吟》“我一声龙啸凌云志,热血燃冬扶摇起”一句歌词将燃烧起心中所有的激情澎湃,壮志凌云爱国情。其中由梁启超、二水作词,许嵩作曲,柒玖编曲的《少年中国说》,歌词简洁概括性极强,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期盼,对青少年的鼓舞与号召,奋发图强为祖国的雄起而读书,让祖国未来建设成为己任,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中国风流行音乐其六大特征概括为“三古三新”,新概念、新唱法、新编曲、古文化、古旋律、古辞赋。将优美与典雅相结合,让文明与流行碰撞,融入传统戏曲文化借助传统乐器伴奏,在节奏和旋律编排上呈现现代流行歌曲的风格。既能让听众感受到音乐中的韵律美,又能通过轻松欢快的旋律让传播度提升。可以说“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利用其多元化推动着音乐事业的进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另一途径。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与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承的策略研究

(一)重视中国风流行音乐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联性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融入传统文化时多以其灵活多变的曲风旋律借助多元化的方法,将音乐作品进行渲染强化其效果。在当下新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的支撑力显而易见,而加强文化交流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而中国风流行音乐则更能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流行音乐的包容性更广,诗词歌赋、人文、史第等等。而中国风的音乐传唱性高但是占比相对较少,虽有流行趋势但还是需要大力扶持鼓励其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以及在其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性,将优良文化进行融合填充,让国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在对其重视程度上应当加强,例如国家在各个活动与各地教育文化传播辅助部门,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时可以选取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做背景曲目,重视中国风流行音乐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联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另一途径做铺垫。

(二)古典与流行的融会贯通让中国文化传统与弘扬与新时代接轨

1.借助多媒体媒介推广中国风音乐词作成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力量

在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各种多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推广空间得到了扩展,甚至出现了蓬勃发展的高频率时代。其传播速度和热度上升趋势都相对提升。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推动上应当充分重视其多媒体媒介的作用和影响。形成流行音乐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的并进模式。为传统文化在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良好传承上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把宏观格局打开,不局限于单一发行方式进行传播,可以借助多媒体短视频中歌曲引用,还有大型教育节目中的开场或结束歌曲的投放,只要是健康向上的节目都可以尝试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使用推广。以大众媒体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上的不竭动力。让传统文化在中国风流行音乐中源源流淌。

2.借助于音乐明星的明星效应及号召力

明星是大众人物自带响应光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集群效应,现在青少年对明星也是大力追捧,因此可以利用明星效应进行国风流行音乐的带动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歌手有周杰伦、许嵩、张杰、伦桑、董真等。其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积极阳光的形象也对文化传统的传承有着正面影响。在中国文化传承事业上明星都应当具有爱国情怀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将良好传统文化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推动为己任,自觉在其歌曲创作中添加融入传统文化的传承思想,以积极阳光的形象出现在大众媒体视野中,带动粉丝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传承事业为己任,让中国文明伟大复兴梦早日实现,让中华民族的文明的崛起加快进程。

3.加强素质教育,将中国风代入课堂

当前国情背景下国民素质教育依旧有待提升,我们在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将中国风流行音乐带入到课堂当中,例如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青花瓷》的考试题目。根据传统文化解析歌词中的青花瓷的特点以及青花瓷的年代来历及主体描述。由此可见中国古风流行音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其底蕴。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古风流行音乐进行拆分讲解,还可以从多维度进行背景分析,让其在学生时期就扩大影响力。还可以在韵律课上进行国风流行音乐的选唱,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让学生们饱含家国情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进一层的新认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而良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证一个民族延续的基本。中国传统文化是前辈们经验总结的传承,是人文艺术的传承,是国家文明进程所需要的保障。在多元文化齐头并进的新时代,借助中国风流行音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扩宽开辟新的传承弘扬途径,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本土化”走向“世界化”,才能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弘扬青少年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青少年发明家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