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敦煌文创的设计美学研究

2023-10-06盛莹莹

河北画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感敦煌文创

盛莹莹

(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敦煌美学”是二十世纪延至本世纪的显学,敦煌,一个曾经的盛市都会,以其灿烂、辉煌的艺术著称于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艺术瑰宝。敦煌美学是中国甚至世界美学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敦煌设计美学是以壁画艺术为主的表达形式,将美学理性思辨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敦煌艺术美学主要包含敦煌文史、敦煌石窟与敦煌遗书三个内容。敦煌美学研究的两个层次是:显层次和隐层次。

一、敦煌美学概述

(一)敦煌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比现实,比历史都真实,不但艺术是真实的,它模仿的对象—现实,也是真实的”,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种模仿方式:第一,依照事物原本的模样进行模仿,从而表现出艺术的真实性;第二,依据人们叙述的事物模样进行模仿;第三,结合事物应该具有的模样进行模仿。理念与现实,概念与实体的统一,达到充满灵性与灵感的真实,达到审美意义上真实的样子。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模仿说的内涵,所要体现的艺术真实性并不是“对象的真实”和“模仿的真实”,所要表达的内涵是“情感的真实”,真为时间,实为空间,以达到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人性双轨制的研究,通过艺术的创新突破,达到自由的外化。

(二)敦煌艺术的审美价值

敦煌美学艺术中华夏艺术中的一部分内容,“飞天”与“反弹琵琶”的乐舞神韵能够有效地表现出华夏艺术对美学热爱和乐舞精神的内涵。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促使敦煌艺术文化别具一格。在包含了多种文化印章的同时更可以凸显出本土性的特点。敦煌艺术表达的自然之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敦煌艺术里不经意流泻出来的原始韵味,完全出自古人的内心迸发,浑朴而天真。“万物有灵”所表达的美感的因素是“移情”把情感映射于事物中,又可以反射于自己内心深处,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三)敦煌美学的美学理念来源

设计之初是将人性作为出发点,利用文创产品发展地方文化,社会在发展的历程中,科技的进步速度简化了产品设计与制作,但是却使得出现产品同质化、盲目化、工业化等多种问题。在将地方文化融入到创产品设计之中时,要重视本地精神内涵的表达,设计方法不能仅仅通过创意来表达,或只是将生活热点进行有限的截取,最主要的是能够表达出感动的深度,最佳的创意能够让人的内心富有感动。

1.敦煌的宗教艺术美学

宗教是人类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之间互为矛盾时的心灵归宿。对艺术美学的方向出发,此种对悲伤的崇尚,能够让观赏者从苦难的悲哀转变为愉悦的接受,再从接受转化为兴奋,最后从悲伤中得到解脱,上升至“涅槃”的境界。观赏者在观看过程中内心感受的转变,是一种修行的表达,借助修行以脱离欲望的束缚,看轻生老病死,从而进入到崇高的境界内。佛教主要倡导的修行方式有六种,其中对涅槃的诠释可以映射出积极的人生观。借助涅槃能够了解到人生的大美。回归实际生活的困境悲伤、富贵荣华都是虚设,只有历经困苦才可以涅槃重生。艺术与宗教都属精神艺术,而艺术的表现是宗教传达理念的主要途径。

2.敦煌艺术中的优雅美学

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化形式,任何艺术都有着被人欣赏的美学,比如,闻名世界的飞天、天女散花等,其中乐舞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舞蹈艺术相结合,表达了人类对天国世界的向往,也能够映射出过去历史中的生活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美完美融合。反弹琵琶的优美舞姿反映出舞蹈艺术的超高技艺的同时,也是对视觉美感的极致表达。飞天中把女性的柔弱之美与男性的阳刚之美进行对比,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裸体表现这种美,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在唐代时,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更加的多样化,衣着炫美,形体曼妙,不仅仅展现出了大唐盛世的景象,也反映出了人类理性的审美情趣 变化。

3.敦煌艺术中的和谐美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设计美学中也有所体现,主要借助“和而不同”的和谐美来进行表达。和谐美在色彩运用和艺术技巧上有完美的体现,在整体构图上也有所表达,从而能够让整幅画面色彩和谐,再借助乐舞和灵动的身体形态,对韵律感进行表达,把音乐与绘画二者进行艺术形式上的结合,从而展现出和谐美。选择宗教题材作为主要的表达内容,但又借助艺术审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从而把信仰和审美融合表达和谐美,作为中华文化艺术的特别存在,是和谐美在艺术领域表达的最佳作品。

二、研究美学的价值

(一)模仿说对于美学研究的依据

通过设计美学的深入研究,揭示其“美”之为美的生成机制和文化根源。敦煌美学的坐标不在边陲,而在中华文化那博大精深的“灵脉”上,它不仅参透了文化强健生长的奥秘,为母体适时输送新鲜的血液,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简单的写实、神话和幻想,实现真正“真实的模仿”,模仿说是间接的一面,表现说是直接的一面。美归根结底是以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观的东西,无论对象是谁,从不同方向进行判断,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说审美与非审美,只与主体的态度有关,不与对象的性质相干。由于审美判断联系于主体,表面上是审物,实际上是审人,由主体的审美感受来确证,它不是认识,不是发现,而是期待。

(二)美学研究的深远意义

美学的对象是美、审美和艺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就是艺术,它的两面是情感与形象,模仿说看见的是形象,表现说看见的是情感。美和艺术只有方式和形态区别,没有本质的区别,达到有意味的形式,不但艺术家喜欢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家也喜欢,“有意味的形式”既突出了艺术的特征,又避免把内容和形式对立起来。可以从艺术的研究入手,去研究美,艺术研究的三个环节本质、功能、特征,美是一种“性质”,艺术是一种“东西”,美的表现形式需要借助“事物”的体现。敦煌艺术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时代的进程中,历经沧海桑田,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合着不同民族、朝代的文化渗透,与不同民族地域艺术的相交汇,从而拥有了一种内涵丰富、接融四方的包容精神,从敦煌艺术中能够发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子,比如,中华文明的理念、西域艺术所特有的写实风格以及佛教表达的宏伟辽阔的题材,形成了一种震撼级审美。游戏的重心是落在开心上,艺术的重心是落在震撼上,审美是无利害的,是超功利的,又是能够带来快感,“无厉害而生愉快”,能得出美感具有普遍性,美和美感又是感性的,这就是“非概念而又有普遍性”。美感是唯一无利害的自由快感,能够产生这样一种超功利愉快的对象就是美。

(三)朱光潜对于美学研究的影响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他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提出美感经验直觉说,美感经验的最高境界是精神关照,达到物我同一的效果,美感经验也就是艺术的创造。从事新旧中国之间的美学研究,打破了以往不是唯物主义就是唯心主义的认知方式,李泽厚提出“美”是主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这是主客观统一的美学理念。美学本身“美的研究”变而为“审美的研究”,因此在文创设计时,要加强“体用”的观点,体也就是结构,用是功能。

三、敦煌美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

敦煌美学通过壁画的形式进行展现,费尔巴哈曾说:“宗教的前提,是意志与能力之间,愿望与获得之间,目的与结果之间,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与矛盾。”从情感出发而言,人生的目标是渴望幸福、美好,可在实际生活中,人生却总是充满了悲伤和苦情。此种梦想与实际情况的矛盾,使得人类借助宗教,能够幻化出一个充满美好的国度,借助于对神灵、天国的尊崇,而化解此矛盾点。敦煌艺术实质内涵是宗教艺术的表达,佛教哲学里包含了“十二因缘”“四谛”“涅槃”等内容。从美学方面出发,崇高的内涵是能够让观赏者由内心深处发出愉悦的心情,由惊赞转化为振奋。

四、敦煌文创的设计美学研究

(一)文创产品在当今社会的背景

在现在,文创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爱,能够为当地的文创产品进行有效的宣传,也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深入了解根植于地域本身的历史特征与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的文化领域的发扬,现阶段文创产品主要消费者,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中产阶级,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而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受他们的青睐,只有文创产品能够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设计具有特色等要求,才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能够让文创产品更加具有年轻化、活力化。

(二)敦煌美学对文创产品的借鉴价值

地域文创它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创意的结合,在现代文化发展中有着很强的地位。在现阶段,国内已经收藏了很多的文创产品,主要以模式化形式为主,这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新颖的内涵和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为了更好地研究分析地方文化如何运用到文创产品之中,在对甘肃敦煌文创进行深入考察,了解地方产品现状,并对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最后针对敦煌进行设计美学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对文创产品设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三)敦煌美学研究的设计思路灵感

设计要尽可能地体现美感,康德“美的分析”,康德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学之父,则是从美感即审美愉快的独特性质入手的,康德提出了两个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和“共通感”。审美是以自身为目的,自然随意,能够感受到愉快,对一件事物美的判断方式,主要是通过看它可不可以给观赏者带来一定的愉悦性,美的判断方式主要借助美感,而美感也是愉快感的一种表现。因此文创设计要能和消费者产生心的共鸣,从而激发出消费者的鉴赏判断。

五、敦煌美学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文献研究法、案例比较分析法以及归纳总结这三种方法分析研究,下文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文献研究法

主要是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来分析研究课题或现象。需要查找许多有关于区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等和本研究内容有关文献内容、图像信息以及多媒体资料,并通过归纳整理,研究各个学者的写作角度,而能够收获各种不同的信息,再分析梳理 总结出对地方文化和文创产设计等有关基础性知识的准确认识。

(二)案例研究法

通过收集有关现阶段的地方文化以及文创产品设计的案例,与研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进行综合性的思考,了解其独有的特点和设计理念等,进而再考察论文的观点,并提出有效的设计方案。

(三)逻辑论证法

借助于文献资料分析推论以及案例调研这两种方式,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分析并进行总结,研究出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设计思路等有关内容。

六、敦煌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为宗教艺术的存在形式,敦煌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人们的信仰和观念,敦煌石窟艺术中包含了建筑、塑像以及壁画等众多的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又借助于服饰、器物、图案、纹饰等实用艺术形态进行独特的表达,是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文化精髓。宝相花是敦煌的吉祥纹样之一,借助宝相花的原型为设计基础,通过古法珐琅工艺手法,使得花瓣可以多层次地进行排列,使得纹饰富有雍容华丽的美感,应用特别的透光及半透明珐琅,使得釉料的光泽更加的靓丽,更加绽放出流光溢彩,有着祝福佩戴者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含义。

七、结语

通过设计美学的学习和研究,好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消费者的使用感受,以便建立合理的方案,文创设计能对一个城市起到良好得宣传作用。本研究希望能够以此启发设计者在进行地方文创产品时,要跟上时代,技术更理性注重经验技巧,艺术更情感注重表达创造。将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结合,放到更大的格局里。可以借助本地区域的特点作为出发点,深化地方文化的内涵,利用地方的资源条件,把握地方文化脉络,设计美学的思路回归到对地方文化的范畴上,贴合风土人情的地域设计。而那种如飞地般所谓得“欧陆小镇”“英伦小镇”热闹一阵后便成为一座空城。文创和文化一样,需要不断地滋养,营造出敦煌神秘的意境,提升产品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感受,使产品更具新生与活力。

猜你喜欢

美感敦煌文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陶溪川文创街区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