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研究

2023-10-02

今天 2023年15期
关键词:责任感责任意识

罗 俊

(六盘水市水城区发耳镇第二中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俗话说:“责任就是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种热爱”。可见,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特殊时期,一大批中学生在家上网课,没有老师的监管,这就体现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但是,中学生对责任担当这一问题的认识显然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重视这类问题,学生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内容对学生展开引导,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忠诚、诚实、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高素养知识人才。

1.中学生责任担当的现状

在当前初中教学中,中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中学教育应该是当前学生人生观开始构建和完善,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正在逐步树立和培育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得以充分培养和逐步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无疑对未来学生的价值观、思想道德的成长和发展形成重大影响。随着当今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善,很多学生的家庭相对富裕、优越。同时,他们从小就受到家人、老师和朋友的爱护,养成在学校做事时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习惯,缺乏责任意识和主动的担当意识,导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1]。

2.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大部分家长都忽视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很多时候,家长还是只看重学生平时的学业成绩,将学生的成绩视为学生发展的标准,忽视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家长们会认为,只要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足够好,其他核心素养和一些责任感等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懂。殊不知,学生身上的这种责任感和风险担当,应该从小抓起,才能在他日后漫漫求学和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将教学精力放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导致语文教学的价值得不到发挥。

3.中学生责任担当培育的策略

3.1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精神内核,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担当

学生个体良好的终身发展行为和自我发展所逐步形成的良好社会生态适应,完全构建在坚实深厚的社会核心社会之上。核心素养就是将这些知识和文化基础逐步分解和提升为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核心科学精神。坚持科学人文精神,巩固最适合学生自身学习、发展和生活模式特点的文化思想,这是新世纪初中语文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最根本的教育研究任务和重点目标之一。如果课堂上的教学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整体塑造,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就更难说如何真正塑造和体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好的科学教育应该是一种责任感,一种对科学负责的教育意识。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接受语文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人文层面的教育也处于黄金发展的阶段,因为学生自身的社会知识资源储备、生活阅历、思维能力发展等诸多因素较为局限,初中阶段语文基础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初中生现在逐渐具备了自己相应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思维水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时期和社会文化的基本认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巩固和综合提升。初中生普遍在知识、能力、思想、精神情感等方面逐渐发展成熟,进入初中也是决定其正确人生观、信念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第一个重要成长阶段。对现阶段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学校语文基础知识教育和文学审美能力教育中,一定要学会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人文精神品质的培养[2]。

孔子曾说:“诗三百首,思无邪”。《诗经》《楚辞》等文学经典创造了新的民族文学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确立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品格和文学审美追求。当代中国很多人的人文精神和发展,更得益于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文学。所以,也难怪曹丕要说:“创作文章,国之大业,国之不朽”。这是一件盛事。生命有时会疲惫不堪,荣耀和幸福也仅限于身体。两者必经久不衰,文章不限。”因此,中国教育有义务担当起传承中华民族“核心素养”的重任。人文经典的积淀,崇高的人文情怀和艺术审美情趣的教育使命。

初中语文知识学习体系使初中生系统、深入地了解各学科的大量基本文化、思想、知识和方法体系以及涉及多部经典著作的各种学术思想和优秀学术成果、国内外人文领域的思想。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大量优秀的文章内容,从这些经典文章中以及作者所表达的各种真实思想及其变迁中,真正体会到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不同文化的独特思想。得以全方位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各种教育人文思想成果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的基本规律,以及意识规律和学习方法的特点,丰富教育和实践研究的工作经验,是在教育人文知识积累系列课程中应该具备的题海内涵。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都是世界文学名著。如果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及时、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阅读,得以充分学习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的内在情感思想知识和思想审美精神,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责任担当,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奠定基础[3]。

3.2 充分理解语文知识内涵,从文化使命感认知角度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文学作品充分表达了现代人强烈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一个人如何处理和处理与他人的自然问题的复杂态度变化和相互关系,旨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生存意识,促进社会意识、尊重个人,维护个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价值和伦理,把保护自我生存和个人发展、促进达成幸福和道德超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任务。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生于忧,死于安》的内容,结合范仲淹的《岳阳楼》一节,会突然发现,可以结合文化内容的深层次思想,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从某种角度看来,这对于学生初中语文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引导与促进。孟子的使命感恰恰体现在这种责任感上,无论是孟子所提到的紧迫感,还是范仲淹所提到的“忧天下”等,都是启迪人心的一些重要思想。如果仍然只分享介绍历史教学参考书中的汉语发音、词义演变等知识性内容,就会失去所选择的两篇教学文章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因为阅读这两篇文章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一点学习文章就是要给每个学生一个模范的精神教育,即培养他们应有的国家历史使命观念和民族情怀。

3.3 充分理解领会文学作品特有的笔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担当

有些语文文章需要深入细读才能够理解文章的含义,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尤其是一些文章运用了大量比喻手法的文章,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够理解其中的深意。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和卞之琳的《断章》,诗词中表达了作者多样、紧张的思想情感,同时又包含抒情之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理解才能够感知到。如《雨巷》中的丁香花、红纸伞、少女等意象,构成了诗人笔下的情感之河。在这些意象中,既有传统古典诗歌的典故,也有西方浪漫主义的典故,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些意象中,蕴含着作者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纠葛。如果说这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联系不大,那么戴望舒的《我用我的断手》就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最好范例。因此,能够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这些作品的深刻含义。

语文学习教育一直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教育课题。在整个教育体系的框架下,语文教育无疑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言修养、智慧和灵性的关键,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要责任目标和时代使命。培养学生真正的责任感,需要依托语文教学这一孕育民族灵魂智慧的知识载体,因为它是每个学生真正获得文化道德滋养的一块基石和人格精神修养。因此,语文的教育应秉持以人文精神为本的学习教育理念,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予以真正有力的思想支持和引导[4]。

3.4 教师要始终面向全体意识,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

随着全方位素质教育改革的全方位实施,新教育课程教材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化进程加速和全方位深入,教师当代先进课程教育理念和“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过程评价教学理念的内容潜移默化影响着当代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核心素养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求每一位一线教师真正尊重每一代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方位客观、系统地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结合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和心理状况,教师对当前课堂教学问题的重点知识水平,对各类课堂问题进行分类设置,采用有层次、有针对性、科学化、合理的方式,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循序渐进,高效开展各类优质特色课堂教学。竭尽所能,充分调动身边每一位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在自身成长中的最大潜能。内在价值潜能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快乐发展予以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和支持,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心里时刻感受到学校的老师的关怀,得到理解、尊重和关爱。这样,才能真正唤起每个学生心中独特的发展思维以及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的综合品质,为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3.5 加强课堂上的交流与合作

在新课程理念的框架下,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改革和完善中。要求全校教师从被动传授课堂教学文化知识和任务信息,转变为师生互动,以互动的方式发现课堂教学知识、获取文化知识信息的任务以及借助情感交流等方式获得的情感与教育的交互过程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要增强师资平等、开放的校际教学合作与交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书籍之间,特别是教师要学会密切关注贯穿每一堂课内容的具体知识点,课堂上的头脑风暴与应用训练和自我情绪表达的引导,这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5]。强化学生的认知人格特质、自身知识学习经历的认知特征,以及个人的自我审美和价值观,积极有效地理解、吸收和认同这些新知识,并最终以此转化这种新知识并内化这些原有的旧知识形式由自己独立创造并包含学习者自身个性特征的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教育文化的整体学习活动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地逐渐变得越来越有趣、有活力、有生命力。因此,知识文化中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文化,最终都会有一个范畴,得以走得更远,甚至超越人类普遍认知和文化知识的基本认知,并能进一步扩展,深入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内心生活的几乎所有情感、思想和行为以及更广泛的文化整体人格活动领域。只有以此为基础,每一个学生及其自身的教育,才能以最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最经济、合理、有效的方式,逐步开展自我持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发展水平的进步和全方位的进一步提升,进而才能逐渐获得一定的社会满足感和一定的高度自信心,同时,自然会进一步帮助增强语文教育,达到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目的。

3.6 教师要注意活化知识,做好知识的载体

教科书表面分享介绍的知识大多数情况只是一些硬概念、“死知识”。在实践中,学生很难对所学的东西保持长期持续的兴趣。因此,教师自身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以知性智慧、生活实践经验的知识、丰富的生活体验来创造和激活这类知识,使教科书表面引入“死”概念的抽象知识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知识,让课堂充满活力。“活”的概念性知识是指知识创造出新鲜有趣、富有教师个性特征的教育知识。这种充满教师情感色彩和鲜活生命力的教学知识,大多数情况会对学生进一步形成更大影响的教育刺激,从而更适合那些摆脱传统课堂生活束缚的当代学生。小组学习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和充分渗透新的课堂活动环境,从而培养了这些学生群体的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3.7 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机制,是顺利做到课堂和教学发展目标,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得以充分懂得如何放下身为教师的架子,将自己充分渗透到全体学生的发展中,与学生、朋友一起共同创设学习课堂情境,体验整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这样,学生内心积极的自我意识、挑战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也会相应增强,进而部分学生会逐渐自觉地积极参加实践课堂过程,愿意主动积极主动深入探索,在主动探究的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己,在探索和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6]。

3.8 跨学科教育,渗透爱国使命责任感

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时,语文教师能够开展跨学科教育,借助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历史责任感,向学生灌输爱国文化情怀,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意识的责任。在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保存着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许多杰出的历史文化先贤为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这些都是深入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资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深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需要采取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采取使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传授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责任感有效。栽培。但是,教师也应当需要充分关注深入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能够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在教材中展示相关内容。出来帮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历史知识,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语文教学是要在短时间内圆满顺利地完成学校既定的工作目标,那么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理论知识教育,但教师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责任感和学习自信。在此理念的前提下,教师要努力树立全员教育的整体意识,大力推动增强课堂间的师生交流和学习合作,合理适度地内化学习和去激活这种知识,构建一个良好、稳定、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利用文章内容,强化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理解,重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进而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学习责任担当的重要性,推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责任感责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