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公序良俗教育

2023-10-02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公序良生活教育

金 炜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 江苏 常州 213000)

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而为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与法治》(下称道法)教育便成为不可或缺且任重道远的重要课程。

小学生天真烂漫,纯洁可爱,恰似含苞待放的花朵。由于年龄尚小,心智、思维、认知等各方面尚未成熟,接触的知识和事物都有一种莫名的新鲜感。因此,对他们的道法教育,不能用成年人的概念、理念、方法和内容,只能从最起码的公序良俗起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强化其道德诚信、爱国法治和行为规则等各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其遵纪守法的基础理念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创设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将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给予学生科学指导和启发,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全面发展。

1.公序良俗原则的内涵

“公序良俗”,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并列词组,可以将字面意思拆分来进行理解。公序是指公共秩序,具体来说是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是指善良风俗,是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民法典》之所以将“公序良俗”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是因为凡是民事主体的行为,都应该当遵守公共秩序,并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由此看来,公序良俗由两大方面组成,分别为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对应国家和社会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对应其一般道德。换句话说,公共秩序的落脚点为秩序,人们在井然有序的秩序下生活,能够在一种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持续发展;而善良风俗的落脚点在于道德,正常社会秩序下的人们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善良风俗这一道德观念,难以容忍损害社会利益的道德行为。

2.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公序良俗起步的意义

小学道法教学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联系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规范行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让学生们能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涵义,建立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在此期间,教师在开展道法教学中,应当将公序良俗教育作为起步并贯穿于课堂始终,让学生们能够有意识提升自身责任感,追求善良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交通违章、拥挤插队上车、践踏草坪、树上刻字、破坏座椅、随地乱丢垃圾、在公共场所墙壁上乱贴乱画等一些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对于“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如不及时批评指正,对其思想品质的健康成长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们了解公共秩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讲规则、守秩序,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同时,教师和家长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良风俗,心存感恩,宽以待人,对待父母、师长甚至同学之间都要学会尊重他人、文明礼让,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看似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人,却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属性。人们生活在共同的社会家园中,社会环境的好坏要靠大家的努力和坚持,有强烈的责任感共同维护好生活环境、交通环境、读书环境和工作环境等,因此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的起码道德规范。教师要通过道法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们了解人的社会属性,学会把个体言行纳入社会范畴来认识和思考问题。这就需要首先了解和掌握公序良俗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和把握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从而了解和掌握更多关于思想道德、法治规范的知识内容,并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实践性活动。由此看来,在小学道法教学中,教师将公序良俗教育作为首要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在建立正确的规则观、道德观、法治观、秩序观的基础上,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知法、守法的坚定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3.道法教学中公序良俗教育方式的研究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每天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度过,而课堂则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作为德育教师应当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学生公序良俗的教育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道法意识的基本框架,引导他们在学校的每一天,时刻都要遵守学校教学秩序和规则;放学后走出校门也就是走上了社会,参与到社会公共活动中,就要自觉履行相关规定,做维护公共秩序的小表率。如此逐渐培养良好的公序良俗理念和行为,以保证身心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3.1 以身作则,提升素质

教师的形象就是为人师表。如果说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战场,那么教师就是学生获取知识走上正道的领路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者、指导者、管理者,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各方面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即教师个人的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热度和深度以及整体目标的实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不仅应当对课程标准、课程体系、教材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主体,将道法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实处,更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实践证明,教师的形象与素质优劣,是学生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或者离散力的标尺。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建立在高素质基础上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才会具备号召力。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公序良俗的理念教育,学生才会产生对道法课程的学习兴趣,才会认真听取你的教学,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不能设想,一个自身缺乏公序良俗基本素质的教师,会成为学生的道法榜样和偶像。

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名师的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实践基地,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便利和帮助。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师参与培训讲座,或从社会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如:法官、警官、律师、检察官等来校举办讲座,以增强教师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汲取更多公序良俗和遵纪守法的真实案例,提高教师德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教师的道法素养。

3.2 博采众长,形式多样

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营造一个宽松、活跃、多样、趣味浓厚的课堂环境,引领学生求知欲的自由释放,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学习。实践证明,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着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实际学情来创设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目光和专注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从思想上、精神上达到共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道法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一系列概念、理论、法律条款等严肃性有余、可读性不足的文字表述,很多成年人都难以理解和吃透精神。如果教师依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单纯要求学生们强记、背诵这些内容,是勉为其难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为难情绪,逐渐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状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博采众长、形式多样地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带来眼前一亮的感觉。

容当结合教学实践来介绍和分析五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1)游戏教学法。做游戏是青少年的一种天然爱好,尤其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智、思维、认知等内心需求。所谓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相符的游戏活动,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学的一种方法。通过游戏教学法的引入,可以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全身心沉浸在课堂学习之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吸引力、专注力和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至少有两方面的注意事项。一要强调的是游戏活动的引入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结合所学知识。作为道法教师应当安排好课堂教学的时间、节奏,不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游戏上,只是借助游戏这样的手段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克服为难情绪;二是晋级方面的游戏活动非常受学生们的青睐,还能带动学生的求胜心和上进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希沃白板等,在一节课完成后,带领学生进入复习环节时可以通过晋级游戏来进行知识闯关。这样通过视频、动画来渗透公序良俗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便事半功倍。

(2)循序渐进教学法。在公序良俗教学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应采取循序渐进教学法,使学生的道法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节课时,笔者有意让学生从遵守公序良俗出发,思考怎样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成长为合法公民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们去认真学习《宪法》,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生存于社会的关系。首先,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会分析哪些是合法权益,哪些是非法权益,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如何正确运用和维护合法权益,如何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其次,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本节课内容学习得更加透彻,笔者采用希沃白板,提取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分门别类进行展示。游戏吸引学生积极投入活动,在一些激励语言等内容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使学生们巩固了公序良俗的知识点,而且引导学生们向更高更深的知识点求索,起到了循序渐进道法知识的良好效果。

(3)引入生活教学法。由于人们的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的,因此在道法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地进行教学,是断然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唯有将现实生活引入教学才能奏效。所以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道法教育的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了解学生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融合到课堂之中,通过多种渠道来搜集生活中的有利资源,对生活素材进行整合、筛选、梳理,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研究生活。通过生活中的事物来促进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其三,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在课堂上获取真实体验感,从第三方的角度去观看自己或他人曾经的做事方式,积极投入学习和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学生之间提出质疑,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反思等。最终给出准确的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如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这节课的基本任务是,要带领学生了解法律,感受生活与法律之间的密切关系,弄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对应着什么样的法律,每个人都要依法履行义务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直观和形象,笔者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例举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事物,如:每天上学的路上我们要经过十字路口,等红灯,如果有闯红灯的行人,就违反了交通法规,应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要让学生们知道遵守交通法规,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做一个守法守纪的公民。还有的学生在上学的途中要乘坐公交车,而且处在交通早高峰期间,一定要遵守制度和规则,排队乘车,不推搡、不拥挤、不插队,做一名文明礼让的小公民。这样通过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这些行为所涉及的法律知识,通过游戏活动一步步闯关成功,在循序渐进中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并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维护公共秩序等。

(4)感同身受教学法。以公序良俗起步的学生道法教育,由此及彼、由浅入深,采用设身处地感受进而换位思考的教育法则更加有效。例如,教学《我们受特殊保护》这节课的内容,是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未成年人,怎样正确认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度,提升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意识。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首先使学生感受到法律对他们的具体保护体现在那些方面。这就叫感同身受教学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具体的法律条文和回顾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爱护事例,真切感受到自己受到特殊保护的事实;其次,从生活中引入真实的案例,通过视频为学生播放。学生们通过观看校园霸凌、故意伤害、青少年犯罪等案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增加自己的安全意识和不去伤害他人的守法意识,遵守规则,尊老爱幼;其三,在教学《知法守法,依法维权》这节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知法、学法、懂法、依法,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前就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来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当时在现场,应该怎么办?”,由此深入解读一些法律的核心内容和规章制度等。这样创设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感同身受的学习体验。

(5)主题活动教学法。为了使小学道法教育更加结合实际,丰富多彩,不仅需要教师通过教材挖掘信息和线索以丰富内容,而且要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带领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生活实践之中,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例如在创建“文明班级”的主题活动中,全面渗透贯彻公序良俗教育理念,树立在学校、班级、家庭、小区和社会其他公共场所中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不违反交通法规、不破坏公共绿地和公共财物、不打架骂人、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文明标兵,号召人人都争当“文明使者”,并将这些文明规则纳入“三好学生”的评比条件。通过这些从班级到学校、从家庭到社会一系列结合实际的文明教育活动,以及系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案例教育,让学生们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意识到学习道法课程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策划教学方式,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从公序良俗教育入手,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秩序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行和思想格局,不仅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更加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不断提升德育成长的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应变能力,强化承担公民义务的责任感,对生活、对学习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猜你喜欢

公序良生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民法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研究
浅析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中的适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问题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