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23-10-02何淑兰张志

今天 2023年1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课程

何淑兰 张志䶮

(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学校 甘肃 张掖 734100)

小学是义务教育起始阶段,也是培根铸魂的关键时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立德树人重要使命,提高教学有效性迫在眉睫。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偏于理性,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认知需求,通过多样性教育资源的融入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渗透,赋予道德与法制课程趣味化、实践性的感性色彩,是构建高效课堂,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善于链接实际生活,充分把握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以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学习的知行合一。

1.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概念解读与构建必要

1.1 高效课堂概念解读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无效性和低效性而言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指在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高效整合教学时间,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扩大学生学习收获。就高效课堂内涵而言,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并进,教师通过科学架构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革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的每个时间段都有事情可为,并且能够基于深度理解的把握课堂知识要点,突破认知难点,增长关键能力,并最终内化为自我已有经验,灵活的迁移到新的场景当中。高效课堂并不是通过加重知识传递量和训练量而构建生成的,其核心概念更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去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每一堂课都可以让学生过得心情舒畅,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观。

1.2 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以小看大”是中国经典谚语,指的是能够通过观察个体小时候的品行推断出其长大后的作为,若是个体小时候品行树立不端,长大后很难再进行改变,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应从小养成,这也决定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偏于理论,而很多教师又习惯依参而教,试图通过理性教育去影响学生的感性思维,这无疑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得不到良好的贯彻落实。在此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必要,首先,于教而言,构建高效课堂是革新教师执教理念、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磨炼过程,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依参而教的教学思路和以知识点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认真立足学生认知和兴趣触点,多样性挖掘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融入到自我课堂教学当中,以开放、多元、灵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彰显道德与法治课程魅力,让学生切实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其次,于学而言,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不再是被动接受的态势,自主合作探究贯穿学习始终,“课堂主人”的身份定位,促使学生爆发更大学习潜力,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呈现分析、评价、创造高阶特征,并能够自主将之内化为已有经验,迁移至新的生活情境中,于生活舞台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法制观,这显然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美好愿景。总之,构建高效课堂可有效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性色彩,赋予其生动特征,对于优化教师的教和强化学生的学皆有裨益。

2.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必定遵循一定原则,脱离原则的教学容易导致内容和目标的分离、课堂结构的混乱以及教学过程的低效。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是首要教学原则,高效课堂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检验课堂高效性的标准是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高低,所以无论是整合教学内容还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都需要围绕“学生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展开,通过一堂课堂的教学,学生应该知道哪些知识,应该树立何种道德信念,习得什么关键技能等,这应是教师设计课程的初衷,也是高效课堂的构建根基。其次,多样性原则,高效课堂构建需教师革新滞后的教学观念,跳脱依参而教的课本化教学思维,从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维度等多样性的课堂架构角度,带给学生饱满刺激的学习体验,以深化学生感官体验为前提,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动性。再次,主体性原则,构建高效课堂需明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课堂逻辑定位,秉持主体自主发展的原则,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其以“主人翁”的学习态度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强化技能。最后,生活化原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源于生活案例,教师在执教时也需秉持生活化的原则,借生活之“力”实现对学生的现实化教育,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道德法制观念。

3.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路径

3.1 善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3.1.1 弘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育人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朽,历经风雨磨砺而不褪色,是悠悠历史长河的智慧瑰宝,是天然优质的德育材料,对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自豪,激发其家国情怀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彰显课程魅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而信息技术赋予了传统文化进课堂更多的可能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实现文化育人,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例如,执教《探访古代文明》一课时,为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尽多可能的搜集一些中国传统图片、视频史料,如“古代四大发明”、“中国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九章算法”、“明清故宫”等等,并利用信息技术将之进行整合排版,打造一个网络化的文化遗产“观摩基地”,带领学生浏览其中,享受其美,见证我们泱泱祖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涵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其文化自信与自豪,并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在课后延伸作业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文化探索”任务,让学生在网上自主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带到课堂呈现讲述,评选最佳“文化小达人”。

3.1.2 借助影视资源,实现环境育人

小学生目前以感性思维发展为主,生动多彩的感官画面是聚焦其眼球的良好载体,中国影视发展历经百年已愈发成熟,当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质影视资源多不胜数,将之挖掘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形式,丰富知识呈现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喜闻乐见的认知环境,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借助影视人物榜样形象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到环境育人、榜样育人的教学目的。例如,执教《我们是公民》相关单元知识时,教师可以从《人民的名义》、《公民良心》等经典电视剧中择取相关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公民”一词的现实化理解。再如,执教《我们爱和平》一课,教师可选取《钢琴家》、《战争与和平》、《蓝色防线》等经典电影片段,在观赏中抛出“和平”的定义,展示战争的危害,坚定学生和平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和维护的信念。为提高影视资源的育人能效,教师可以把影视片段插入到教学前或教学后,其导入和总结的作用,升华课堂教学整体意境。

3.2 善铸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

3.2.1 创设合作情境,引发思维碰撞

情境陶冶教学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活泼生动的具体情境,更易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基于此,为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实现生生思维的激情碰撞,让课堂迸溅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组织学生搭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融思、融情,深化学习体验。例如,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首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保证组内成员思维互补,组间探究水平趋于平衡,以此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效。然后,教师根据教材知识点设置自主探究任务,其一、说一说我们在家中、学校、社会所享有哪些权利;其二、探讨为什么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其三、总结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其四、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我们应享受的合法权利,还能找到哪些应享权利。任务驱动下,各组成员集思广益探索任务答案,分享自我见解,生成任务报表,让各个小组代表一一阐述。最后,教师给予各组公正评价,总结共性问题,师生一起探讨研究,深化学习成果。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不再是“孤军奋战”,趋于平行的思维碰撞,激发了学生表现欲和荣誉感,学习效果自然得以提升。

3.2.2 创设扮演情境,深化学习理解

扮演情境是一种基于动作语言表演的学习情境,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性格特征,在说与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表达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学习方式更为有趣、有深度。例如,执教《执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后,学生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共鸣,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利益。但是对于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维权的做法有哪一种,力度和效力有何不同,哪类不触及法律的边缘等此类问题的认知还不深刻,基于此,教师设置表演情境“广场舞的矛盾”,布置舞台,分配演员,一些学生扮演“广场舞大妈”,一些学生扮演“维权民众”,一些学生扮演“旁观者”,让学生融入感情的饰演角色,把广场舞大妈与维权民众的纠纷场景生动演绎出来,灵活应变的展开思行辩论,旁观者举牌对各方行为表示支持或反对。最后,演绎结束后,教师把学生采取的维权方式一一写到黑板上,组织学生一起进行点评,分析各类维权方式的利弊,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收获,坚定学生合法、智慧、有效维权的信念。

3.3 善于链接生活,践行知行合一

3.3.1 挖掘生活素材,生成真实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生活为模型,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基础性学科,教材从内容设定和排版都充分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但是教材中的案例或是时间久远,或是不在身边,单单依托教材无疑不易引发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情感共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总结发生在学生身上、身边的各类事迹,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分析和总结,并最终内化为有效经验,践行知行合一。仍以《我们生活中的法律》教学为例,每位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成长至今所见所闻多不胜数,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素材征集”活动,让学生把成长中见到、听到的自认为发生在自身或是他人身上不公平、公正的事迹写在纸条上,为保护学生隐私,可让学生匿名投递。教师收交后一一念出来,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围绕素材案例进行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否违法,存在哪些不道德的行为,或是应享受哪些权利,有哪些维权方法等等,都可以拿来讨论。通过身边的人物事生成教学案例,渗透教学知识点,师生共参共讨,这不仅能够有效拉近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彰显课程学习价值,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丰富学习体验。

3.3.2 开展生活实践,践行知行合一

生活实践是学生普遍较为倾心的学习活动,也是拉近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距离的有效路径,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迁移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程内容中挖掘能够让学生展开真实实践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技能落地于实际活动中,从而丰富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其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例如,执教《应对自然灾害》一课,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感知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意义,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学会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策略。比如,以地震自然灾害为探究源头,根据汶川地震原型故事,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若是你身处于汶川地区,为应对可怕的地震危害,请你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有效的应对方案,包括预防和应激。又如,根据自然灾害类型,小组一起制定环保措施,为保护人类美好家园贡献微薄之力。在学生完成方案设计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展开方案测评,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分析各类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以此过程深化学生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践行知行合一。

3.4 善构开放课堂,塑造关键能力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教师明确师生主体定位,采取张弛有度的教学方式,构建开放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具有启发性的指导活动,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塑造知识,淬炼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例如,执教《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时,教师以任务为导向,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首先,构建学习共同体。小学生的同伴意识较强,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积极互动,提升思维活跃度。教师综合考虑学生道德与法治认知基础、学习需求以及性格特征、爱好、优势等因素,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学生小组。促使小组成员建立互赖、共学关系,为后续的深度合作探究奠定基础。其次,布置探讨任务,组织合作学习。任务一,找一找100 元人民币上藏着哪几种文字,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文字,相互说一说并汇总我国文字类别。任务二,观看纪录片结合课本内容,绘制汉字演变的时间轴,概括不同文字的特征与意义,探寻汉字的起源。任务三,认真观察汉字,感受其优美的形体与深刻的精神意蕴,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借助指向性的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线,并采取先学后教的原则,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探究时间。最后,组织结论阐述,提供精准点拨。让各小组轮流派出代表分享得出的结论以及探讨过程,教师从中捕捉学生的认知盲点,待学生完成阐述之后,进行错误修正、疑难讲解以及知识深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层次,感受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通过构建开放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和谐互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我国教育根本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任务落实中肩负不可推卸的重任。然而在新课改深度推进过程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普遍暴露出低效问题,构建高效课堂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教师需认真解读高效课堂核心构建概念,明确构建意义,遵循科学的架构原则,从信息化、情境化、生活化等维度寻找高效教学着力点,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着眼于多元化、开放化、趣味化、实践化教学模式的生成,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新样态,推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