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自信:现实基础、多维面相及其当代展开

2023-09-27岑朝阳付浩亮

重庆行政 2023年1期
关键词:征程中国共产党特色

岑朝阳 付浩亮

历史自信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实践性表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场域内的现代化叙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树立历史自信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的生动彰显。坚定历史自觉、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不仅具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价值,更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意义。

历史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实践的伟大历史成就与宝贵历史经验,并表征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历史觉悟与崇高思想境界,相应地,其话语展陈、现实形态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与内在联系。历史自信,以道路自信作为路径导向、以理论自信作为内涵指向、以制度自信作为支撑方向、以文化自信作为思想路向。树立历史自信,既是坚定发展道路的应时之举,又是创新发展理论的破题之举;既是巩固发展制度的务实之举,又是赓续发展文化的固本之举。正是在此意义上,历史自信,在其现实层面始终蕴含着具象性、联系性与发展性的本质属性与基础特征,并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与抽象、孤立、停滞的历史态度、历史视角相区别。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探寻历史自信的现实基础,解读其当代展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论应然与实践必然。

一、历史自信的现实基础及其多重向度

(一)道路自信:历史自信的路径导向

于斗争中探索,于探索中前行。在探索与寻找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通过观察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仅挽救了中国革命,还实现了中国的政治解放与思想解放,实现了面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转向。现实证明,唯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兴旺发达。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道路自信,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结论、实践答案与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将在党和国家的历史涵养下永葆青春,接续发展。继续坚持以道路自信作为历史自信的路径导向,应当发挥好斗争精神,注意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可逆转性,在其现实性上与意志薄弱、思想动摇的不良风气及煽动对立、崇虚忘实的颠覆企图做坚决而彻底的斗争,做到去腐生肌、刮骨疗毒,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理论自信:历史自信的内涵指向

于实践中发展,于发展中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道路自信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果断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也回击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与无用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成为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科学理论,都是经过集思广益、系统总结所淬炼而成的,且在现实中经历实践互动、互变、互促,已经被证明是兼备进步性与开创性、兼具现实性与前瞻性、兼有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科学的系统理论。因而,信仰并维护这些理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1],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深刻认同、始终不渝地维护理论的指向性与发展性,显得尤为重要。显著提升理论自信、扎实推进理论创新、着力形成话语风格,也应当成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工作者的理论自觉与历史责任。

(三)制度自信:历史自信的支撑方向

于困苦中奋斗,于变局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起着根本性作用,其不仅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有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制度张力。在探索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确犯过一些错误,同时也吸取了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但党一次又一次从泥沼中重新屹立、昂扬奋进,论其原因,便是富有现实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项系统性制度,具有一体推进、一体创新、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在内容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领域、各层面。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又是一项渐进性工程,它依托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在符合历史伦理、社会伦理与发展伦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着修正、调整与完善。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最终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应当看到,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凝结成了具有历史特点、鲜明品格、显著标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四)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的思想路向

于守正中传承,于传承中创新。历史自信要保持青春、充满活力,离不开文化涵育。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执政理念并贯穿于党成立至今的全部历史。中华民族所创造出的优秀文化,使得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熠熠生辉,也成为了当下中国人民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的来源。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沉而厚重的思想特征与精神积淀。正是在此意义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顺应历史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堪当文明责任,就不能没有文化积淀、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同时,“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3]。在历史流转、文明演进、时代转换的时间长河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卓越成就不仅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还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真实性与优越性。思想光耀征程,共襄千秋伟业。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紧密相连,蕴含着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的不朽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学术生长点、现实发展点与思想突破点,才能正确回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文化发展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历史自信的多维面相及其多维内涵

(一)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历史自信耦合于“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

历史自信,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既是一个认知推论,也是一个概念整体,其耦合于“四个自信”的理论内蕴,彰显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担当。从认知层面与理论层面上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的历史智慧与历史经验被诠定在了历史自信之中,使得历史自信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独创性与集成性。首创、奋斗、传承、奉献成为了历史自信的关键词,新路子、新作为、新步伐、新担当成为了历史自信的价值追求。历史自信作为一个深刻概念,也将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融合于自身的体系之中。从概念到判断,从范畴到理论,历史自信全方位、开创性地体现了追求民族复兴的远大追求,多角度、全局性地推动了接续发展的现实目标,深层次、根本性地回答了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良性互动的问题。历史自信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全面准确、逻辑严谨、清新朴实、凝练生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真挚情怀。新时代,要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必须树立历史自信,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用好历史经验与历史智慧,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及时正视错误、发现问题、补正缺点,始终衷心拥护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树立理想信念,永不使之蒙尘褪色。

(二)作为一套实践理论,历史自信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自信,不仅是一个整体概念,还是一套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实践理论,既富有历史内涵,也具有理论意义,还含有实践价值。历史并非出自凌空蹈虚的建构,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进程。出现于历史事实、历史事件之中的具体价值与历史认知、历史发展、历史图景形成一种真实无妄的逻辑链条与实践论证时,历史自信才能得以产生。历史自信的绽出,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绽出。它改变了以往在理论营建与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较少虑及历史事实的局面,并最终在接脉并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叙事。新思路、新内涵、新论断、新理念均被囊括于新时代的历史自信之中,并通过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创变而表现出来。作为一套实践理论的历史自信,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历史的时代纵论,其两方面性质也在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间形成了有效的内在互动。复兴道路逶迤辽远,复兴前程波澜壮阔,唯有通过坚定实干信念,树立实干人格,方能彰显历史自信中实践立德与实干立身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意志、协调行动,在思想上激浊扬清、防微杜渐,用新时代的历史自信涵养理论,指导实践,开展工作。

(三)作为一种时代品格,历史自信彰显于中国建设与发展的伟大实践

历史自信,不仅是一套实践理论,还是一种体现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的时代品格。坚定历史自信,使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既能观测时代风云,也能把握时代脉搏,更能引领时代潮流。历史自信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相生相成、共性同行,要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更离不开历史自信。不同于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自信发展于党的成长史与新中国发展与建设史之中。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历史自信既是前行的力量,也是前进的旗帜,而历史自信因其时代性、标识性与融通性,更具有心怀天下的眼界胸怀以及接续发展的历史担当,因而具有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开创性意义。走好新时代的发展之路,必须坚守历史自信,站位坚定、超拔高远,以民族复兴为远大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为实践指向,按照现实要求躬身践行、矢志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谋根本、谋长远、谋全局、谋大利。

三、历史自信的当代展开及其未来发展

(一)坚定历史自信是坚定发展道路的应时之举

用科学而正确的历史观点、历史方法坚定站位、开辟道路,离不开历史自信与道路自信相结合。在此意义上,树立历史自信,便成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应时之举。反思历史自信的时代出场,究其本质原因,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自觉、历史经验、历史主动、历史精神的现实需要。因此,为探寻历史自信在当下乃至于未来的表征形态,我们就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于过去的经验,而应当剖析历史自信本身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各个层面相互勾连的共在结构,以历史经验为支撑走向当下的现实、追寻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发展规律与发展真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承载历史使命、肩负时代责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当辨明历史方位、把准历史脉动,以辩证的历史思维、科学的历史观点、实践的历史方法砥砺奋进、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篇章。“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4]在探索与寻找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挽救了中国革命,还实现了中国的政治解放与思想解放,发现了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间存在着本质关联。中国要发展,就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与资本主义相异的路。历史和现实已然证明,唯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才能兴旺发达。开创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历史自信的现实指向与内在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基础上对历史之问、文明之问与世界之问的中国回应与中国解答。

(二)坚定历史自信是创新发展理论的破题之举

用科学而正确的历史观点、历史方法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离不开历史自信与理论自信相衔接。在此意义上,树立历史自信,便成为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破题之举。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叙事与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观的现实语境,历史自信不仅是理论创新的历史基础,也是实践创新的时代场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发展史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史看,理论从思想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演进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过程。“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史进程,也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的理论演进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应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必须性与必然性也随之显现。理论阐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大历史观、大实践观,以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不断深入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与理解,并不断从理论维度、战略维度、实践维度接续推进并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巩固了历史自信在新时代的现实基础,开辟了历史自信在新征程上的崭新境界。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创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顾并凝练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而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所做出的深邃洞察与科学总结,是在坚持历史自信的前提下进行理论创新的代表性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也成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指引与思想指南。

(三)坚定历史自信是巩固发展制度的务实之举

用科学而正确的历史观点、历史方法反映现实、巩固制度,离不开历史自信与制度自信相协调。在此意义上,树立历史自信,便成为了巩固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务实之举。其中,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国家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正是这一过程在制度层面的现实体现。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现实进行深刻思辨的政策部署,也是关乎根本、关系当下、关涉未来的重要方面。如何将坚定历史自觉、树立历史自信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制度要求相结合?如何建立适应当前发展现状与历史方位的发展制度体系,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这都是历史自信与制度自信相结合过程中所必须回答好的现实问题、实践命题与时代课题。将历史的眼光投向历史本身,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形成了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系统集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制度符合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适应了中国国情,更在其现实性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历史自信的相互协调构设了基本框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历史自信为战略基点,增强忧患意识、坚守底线思维,用辩证思维与系统观念提升制度建设质量与制度运转效能,并以国家制度体系为战略支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时刻准备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问题考验,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不断调整、变革与改良现有制度,“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1],提升党和国家制度体系完善程度,确保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始至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性、支撑性保障。历史自信始终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与主线之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的制度体系构建正臻于成熟,唯有汲取前人经验,树立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继续深化改革,拨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纷繁复杂的认知迷雾与实践迷思,我们才能阐释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

(四)坚定历史自信是赓续发展文化的固本之举

用科学而正确的历史观点、历史方法观照当下、启迪未来,离不开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相融通。在此意义上,树立历史自信,便成为了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固本之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5]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了若干历史性转折、历史性转变、历史性突破与历史性跨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革命勇气谱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最终使得民族复兴大业进入了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历史自信要保持青春、充满活力,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涵育。文化既是历史精神在时间长河中的漂流与积淀,也是历史品格在文明历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极其危难之时,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磨砺中历久弥坚、越挫越勇,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依靠自身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智慧,已然成为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强大主体力量。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实践已然使得党获得了宝贵而厚重的历史经验。持守历史自觉、树立历史自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始终是党和人民在乱流奔涌、急浪湍行的斗争实践中屹立不倒、迎难而上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也在其现实性上成为了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的接榫点。“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8]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精神文化发展程度的相互协调、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的相互结合、如何实现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的相互统一,并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经验应用于指导当下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在思想文化层面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都是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应然与实然相互交织的现实性问题。知史鉴今,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是接续发展、与时俱进、与史协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发展的实现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文化产生规律、文化演进规律、文化传播规律进行细致、深刻、科学地总结与深入、系统、透彻地阐释,建设有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中华文明广泛传播。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历史与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共同成为了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思想源泉。历史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航程中的灯塔与旗帜,象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历史感知与历史思维。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坚定历史自信,有利于点燃时代星火,赓续奋斗基因,使得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实现人民群众现实需求、现代化建设现实路径、社会主义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9]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立志千秋、风华正茂、臻于成熟,是秉承历史自信、掌舵发展航船的光荣政党;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勤于奋斗,是持守历史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的改革先锋;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续写历史,是坚定历史自信、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定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历史之问、现实之问与时代之问,更是未来之问、文明之问与真理之问。唯有回望历史征程,方能总结历史经验;唯有坚定历史自觉,方能彰显历史智慧;唯有秉持历史自信,方能把握历史主动。凝聚国家发展伟力、锻造民族复兴航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离不开历史自信。行百里者半九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坚定新时代的历史自信,夯基固本、培根浚源,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用唯物史观凝练与总结党和国家历史中的内容叙事,用唯物史观建构好历史事件与历史认知中的历史经验,用接续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恢弘气象,以此传承好内含历史自信的信仰基因,培育好富有历史自信的理想信念,在外在表象、社会现象与时代气象中探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流变中探索与检视历史恒常,锐意进取、开创未来,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篇章与时代荣光。

猜你喜欢

征程中国共产党特色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特色种植促增收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