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 *

2023-09-27王贤良赵志强毕颖斐侯雅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住院医师内科规范化

王贤良 葛 昭,2 赵志强 毕颖斐 侯雅竹 王 帅 唐 娥

(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科,天津 300381;2.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训医师由医学生向临床医师转变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培训医师临床诊疗能力的重要环节。中医心血管内科,即中医心病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心系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理法方药的学科。中医心血管内科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质量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密切相关。基于此,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住院医师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培养,更要提升其现代医学诊疗思维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基于此,如何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培养中医思维、提升临床诊疗能力,是当前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旨在培养及激发研究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水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结合笔者在临床实践和实际教学中的体会,得出结论,在新时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改革背景下,在当前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拓展临床教学思路,可充分调动医师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和综合素质。

1 团队合作学习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

团队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随机分组,通过团队合作达到完成课程目标的教学方式[2]。该教学法除可培养医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在提高医师团队合作能力方面亦具有独特优势。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临床实际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方法的教学方式[3]。

TBL 联合PBL 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相关病案,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团队协作并最终以小组形式完成课堂汇报。TBL 联合PBL 教学法可使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主动、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专业知识,在扩宽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该种教学模式能将抽象的中医心病学知识具体化,更能培养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综合能力。

TBL 联合PBL 教学法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中实施时间不长,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应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1)教师应选取临床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案例。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在临床实践中,尽可能增加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与患者接触交流的机会。(2)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中,TBL 联合PBL 教学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授课部分,如在概论部分,仍应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让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对中医心病学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3)教师要注重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查找到的临床证据的来源。在查阅资料、获取相关证据的过程中,问题的解答要获取相对权威的证据支持。同时,在临床实际诊疗中,督促医师养成查阅相关临床指南的习惯,进一步培养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诊疗思维。

2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又名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即经临床标准化培训后,可准确表现出特定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翻转课堂是指由传统的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4]。相关研究[5]数据显示,基于SP的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医师临床诊疗思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基于SP的PBL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实施方案如下:(1)问诊。选择中医心病学章节中临床典型病案,由SP扮演患者,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以主管医师的身份对其进行详细、系统问诊。(2)书写病历。结合问诊信息,由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独立撰写患者的病历,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3)分析病历,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诊疗方案。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进行组内讨论,讨论内容包括该名患者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等。各小组讨论结束后,由一名代表以PPT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4)教师总结与答疑。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病历资料以PPT 的形式进行讲授,鼓励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对照病历进行查漏补缺,同时鼓励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提出问题,对讨论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详细答疑。(5)课后总结。教师根据基于SP的PBL结合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以便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基于SP的PBL 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中医心病学教学,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尽量确保各组的每位医师都发言,针对临床实际问题对医师进行引导和点评。(2)在整个课堂中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个体化诊断与治疗。

3 中医特色教学培养

心血管科患者病情复杂,如何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医心病学在临床的应用十分广泛,故而,笔者认为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更需注重中医特色教学。

(1)注重中医诊疗思维的培养。近年来研究[6]发现中医药以其多成分和多靶点调控作用的特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临床研究[7]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医师的中医诊疗思维,对患者进行中医诊疗,分析阐述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理法方药,根据疾病性质、病情发展等确定应用中药的时机,注重培养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诊疗模式相结合的能力。

(2)注重中医经典的实践。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便对“冠心病”有了系统的认识和记载,古籍针对其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对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因病机、常见临床表现、治疗用药及预后转归均有详细记载。例如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专篇讨论,将胸痹核心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阳微阴弦,记录“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典型临床表现,并创制瓜蒌薤白系列方沿用至今。因此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开展诵读中医经典、利用新媒体平台交流背诵经典心得和体会等,强化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对于中医经典的理解及掌握。

(3)基于循证医学推动中医诊疗模式标准化。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指导其关注国内外心血管病诊疗前沿进展、不断更新诊疗知识的同时,更要依托临床共识及指南,逐步培养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循证思维及能力。

4 小结

据统计[8],我国心血管患病人数约3.3亿,心血管科患者病情复杂,如何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应用,相关研究[9]结果显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较单纯使用西药显示出一定优势。基于此,在高等中医教育体系改革的背景下,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于标准化、专科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完成临床教学任务的同时,最大化地激发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地将中医心血管内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综上,在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运用TBL 联合PBL 教学法、基于SP 的PBL 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中医特色教学培养,有利于激发医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培训医师间的相互协作及师生间的良好交流[10]。该种多元化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中医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也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其他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住院医师内科规范化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基于病例学习模式查房对住院医师培养的实践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