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查房师资培训微课制作探讨 *

2023-09-27王琛琛梁景景唐东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师资指导老师微课

孟 娜 王琛琛 谢 鹏 梁景景 严 雪 唐东昕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危难之际,各界人士纷纷请战疫区,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在这场不平凡的战役中,中医药的疗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务院办公厅在2021年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指出了加快中医药发展关键在于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和进行科技创新。中医学人才的高校培养主要分为2 个阶段,即前期高校理论教学及后期临床教学。而后期临床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有效衔接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因此以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再适用。而临床教学查房是以实际的临床病例为素材,由学生自主进行信息采集、互动讨论并归纳总结,指导老师从旁指导并作点评分析的临床教学活动,这既是后期临床教学中重要的方法[1],也是帮助医学生从学生向医生角色转换的主要手段。

1 教学查房在临床教学中的意义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点。作为最基本的后期临床教学活动之一,临床教学查房既是后期临床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中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学查房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和提升实习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既区别于日常医疗查房,也不同于示范教学、教学病例讨论和临床小讲座,以真实的临床住院患者为教学内容,指导老师、学生、患者应该作为参与教学查房的3 个主体独立存在,同时建立起指导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指导老师与患者、学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2]。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教学查房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直面患者,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自主分析讨论,将前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临床实践融会贯通[3],逐步培养出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从而增强后期临床教学效果,推动中医学生逐步适应实际的临床工作,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因此,教学查房在广大临床指导老师及医学生中接受度较高,作为后期临床教学的常规活动之一,如何更好地开展这一活动,充分发挥教学查房的作用,对切实提升学生临床实践水平、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师资对教学查房效果的影响

在临床教学查房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同时注重“以教师为导向”。指导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病例汇报后,指导老师针对所汇报的临床问题和处理方案等内容进行启发式提问,并就汇报者的答辩进行点评补充,积极鼓励现场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学生提问,解决学生在讨论中产生的疑问或分歧等;同时在查房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临床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要做到层次化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则[4],将前期所学理论知识具体化,达到将基础理论与实践衔接的目的。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查房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经常会演变成为“以指导老师为中心”的床旁传统教学,即首先是学生汇报病例,接下来便是指导老师的全程授课,只是偶尔穿插少量课本知识性的提问,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2)指导老师在查房过程中重复课本知识,没有与具体的病例结合,使得教学查房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指导老师常常会将教学查房与临床查房混为一谈,查房过程中仅仅履行了作为临床医生的职责,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调整治疗方案,忽视了对学生的锻炼和指导。

分析原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师资水平不足。由于临床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查房的制度、规范等不熟悉,查房前准备不充分、病例选择不恰当等,造成了教学查房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目前的医学教育大环境下,高等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院必须维持经济效益,无一不是在增加临床医生的工作压力,导致临床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而精力有限引起的教学能力欠缺、教学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各实践教学基地中普遍存在,这都是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不利因素。在附属医院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管理部门会举办相应的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但临床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量大、时间冲突等因素,往往培训出勤率较差,或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培训中也是一心二用,使得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作为教学管理部门,扎实提升教师教学查房的能力水平,分层次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培养,切实提高临床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完成的课题。

3 微课的意义

目前,“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然成为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的新背景也为教育行业带来更多机遇,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教学发展,促进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及其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已成为教育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微课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正逐步渗透人们的学习生活,面对网络时代微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医学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积极应对,更好地发挥微课的教学价值[7]。

微课,又被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8,9],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如急性左心衰的处理、高血压病药物的选择等)或教学环节(如教学查房、教学病案讨论等)而设计开发的情景化、多样化、人性化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在教学查房的专项师资培训中,可以此为载体,完整记录指导老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教学查房全过程。基于此,教学查房师资培训微课从基本功、课程设计和研究以及组织开展为切入点,以微课为教学载体,以教学查房中的重点、难点为根本,结合目前教学查房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较好地将教学查房各个关键环节具体形象地展现,以此开展临床教师教学查房指导能力的专项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查房能力水平,最终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4 微课的优势

4.1 时间短少“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主要特性[10],视频时间一般比较短,多在5~10 min,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都充分体现“微”的特性;同时由于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5~10 min,而传统的一个学时45~50 min 的教学录像学生通常难以持续保证注意力集中,因此以知识点为单位的微课,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够让人保持注意力完成学习,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深受广大学习者的喜爱[11]。

4.2 内容精简微课的内容虽然短小,但却充分阐释了“精悍”这个特点,其内容的选择和制作首先考虑的是以培训对象为中心[11],通常是以1 个或2 个知识点为主题,多以重点或难点为目标,且内容完整,目标明确,易被培训对象所接受,教学效果好。

4.3 学习自由微课是借助视频载体,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融合呈现,通过平台与培训对象交流、互动,为其解惑答疑,充分体现微课学习的自由性,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自主学习,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对于师资培训而言更具人性化,更利于培训对象自由选择学习时间、独立思考、自我消化,对于需要反复揣摩的地方也可随时重播乃至反复播放,直到学习内容内化成为自身的知识储备[7]。

4.4 弥补不足目前存在师资培训的教材欠缺问题。在微课这种新的授课形式中,尚无针对教师培训微课制作的研究,而微课独有的直观、精炼、实用且自由的碎片化学习方法,同样适用于教师的培训,可弥补师资培训教材缺乏的不足,这也是开展师资培训微课制作尤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5 微课制作经验浅析

依托于学校的统筹安排和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自2018 年起开始制作并应用各类师资培训微课,在师资整体水平提升上初见成效。从“课程思政”系列培训到“教学查房”专项师资培训,在从零到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一路走来,对微课制作的要求也略有体会,大致总结如下。

5.1 选题恰当微课最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将微课变成搬上屏幕的黑板教学[9],这会大大降低微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在选题上尤其要注意其内容适合多媒体表达,方能使阐述形象化、具有感染力,加深观看者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

5.2 设计合理微课需针对教学对象进行设计,对于师资培训的微课而言,所面对的培训对象均为临床带教老师,其对于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足够的掌握,重点应放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做好教学查房的备课、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才是教学查房师资培训中应该重点阐述的内容。

5.3 逻辑严谨对于微课的制作,前面已经反复阐述了其“微”的特点,这就要求内容必须精炼,多余的内容要删掉,每一个镜头均应围绕主题阐述。一个问题可能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设计必须逻辑严谨、条理清楚,这样才能达到微课的效果[9],切忌因其“微”而丧失科学性和逻辑性。

2018 年,由笔者团队拍摄制作的“泌尿外科教学查房示范课程”微课获国家级三等奖。该课程应用于学院内部的师资培训中,教师可利用自身工作及生活的碎片时间来学习,可结合科室和学科个性化特点对某些环节反复揣摩、研究。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在工作午休的闲暇时刻,也可以在周末宅家的私人时光中学习,切实解决师资培训中时间和空间局限的问题,也大大提升了教学查房师资培训的参与度和实用性。

6 总结和展望

中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在于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而临床教学查房则是帮助医学生将课堂知识有效转化成为临床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目前的教学工作中,临床教学查房已经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及本科实习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根据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科室每月至少要开展教学查房、教学病案讨论、教学小讲座各2 次,由教学管理部门随机督导。在督导中我们发现,虽然后期临床教学活动都已经能够如期开展,但其内涵却尚待加强,主要原因在于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而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使用便捷”等特性,较传统师资培训课程更能发挥培训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微课最大程度满足了培训者时间和空间等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利于学习者探究、发现等高级认知活动的展开[10]。

2022 年初,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特别指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这对于微课的发展来说,将会是全新的机遇,也为我们医学教育者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师资指导老师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就差半分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