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股“高价超募”必须改变 切忌“治标不治本”的比划

2023-09-26中国经济周刊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高价新股投资者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钮文新

视觉中国

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工作部署,证监会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召开3场座谈会,分析当前资本市场形势,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并就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做了交流探讨。

在此次会议公告中,人们会看到一段表述,或是证监会向市场各方主体提出希望:“一是要立足我国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及时倾听广大投资者的心声,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不断完善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资本市场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塑造良好投资文化等方面加强研究,及时就市场关切的重点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共同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三是要准确把握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牢固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行业机构要敢于、善于逆周期布局,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赢得广大投资者信任。”

A股顽疾“高价超募”的成因

立足国情,依托投资,建立特色,把握大势,形成合力,这当然是当下A 股市场急需的能量,但从根本上说,活跃资本市场必须从激励投资者信心入手,而激励投资者信心的长久之计更在于: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彻底改变市场不公的顽疾。

病根何在?A 股市场现行新股发行机制导致的“高价超募”,这同时也是投资者长期诟病的顽疾。

为什么说现行新股发行机制必然导致“高价超募”?逻辑起点:按照现行机制,新股上市第一时间,在新股发行价附近只有需求(买盘),没有供给(卖盘)。比如,10 元购买的新股,上市开盘第一时间,投资者不可能愿意把手中的新股10 元卖掉。于是,就有了以下逻辑延伸。逻辑延伸1:基于严重的供求失衡,新股上市第一时间“价格上跳”,大幅上涨数倍。逻辑延伸2:A 股市场形成“新股不败”的利益机制,并同时导致海量资金(包括杠杆资金)堆积在股票一级市场。逻辑延伸3:一级市场严重供不应求,新股“高价超募”成为常态。

理顺新股发行是A股核心问题

这样的市场机制当然会使新股发行变得异常顺利,但它扭曲了市场公平,并导致严重后果。

第一,引导海量资金堆积股票一级市场,闭眼买新股,多贵都不怕,不仅严重背离价值投资理念,甚至根本谈不上投资,而是“无风险套利”。凭什么市场存在“有需求无供给,以及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机制?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这说明市场机制存在扭曲。

第二,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上市公司不惜以身试法,把股票市场当成“垃圾场”,变成高价套现的工具,进而变成造假丛生的高危领域。

第三,A 股市场从新股发行的第一时间,已经变成了“套利投机者控制”的市场,上市后股价被进一步推高的结果是:所有新股“垃圾化”,根本谈不上是投资工具,而更像是赌场中的赌具,二级市场投资者变成接盘侠,迫使他们不去关注投资价值,而更关心能不能“炒作”,从而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无从确立。

第四,新股上市后连续数年阴跌,直至超跌,而这个过程实际对股价指数构成严重负面影响,科创50 指数1000 点开盘,3 年后的今天仅为900点,为什么易跌难涨?显然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四点都是A 股市场客观存在的问题,逻辑因果最终指向新股发行机制。这是不是说明新股发行机制有待理顺,乃是A 股市场的核心问题?所以,必须改革。这里,首先需要改革监管部门观念,除了重视新股发行数量、直接融资数量,更应将更多资源倾斜于监管,倾斜于市场公平机制的创造,倾斜于秉公执法的力度……

如何建立更加公平的新股发行机制?办法很多。但前提诚如证监会此次座谈会议所确认的那样:第一,要立足我国个人投资者数量众多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第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第三,为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有此三条原则,我们的新股发行机制改革则不该简单模仿什么“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而要依据中国资本市场自身的特点,从市场自身的总体逻辑出发,去构建中国特色的新股发行机制,从根本上纠正“导致全局性扭曲、细微而严重”的市场错误。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股市问题系统梳理》

www.ceweekly.cn

猜你喜欢

高价新股投资者
投资者
高价收青麦作饲料?坚决禁止毁麦!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不妨以平常心来看待新股破发现象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高价草莓背后的供给侧改革
为什么高价总能打败低价?
投资者关注对IPO首日收益率影响几何?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