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课堂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

2023-09-20范雨花

文理导航 2023年2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初中化学德育

范雨花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教育工作者不再仅仅重视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关键的影响。在初中化学课程当中,我们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社会责任;德育;课堂教学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这是任何学科教育都应当遵循的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成为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德育工作。道德教育的渗透,应当融入于每一节课的细节之中。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泛,很多内容都能够当作培养社会责任素养的素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践。

一、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感受

(一)结合化学史创设情境,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现如今,学生们所学到的系统的化学知识,都是由科学家们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凝结而来的。科学家们在研究化学时,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脑力,甚至还经历了常人所无法经历的痛苦,为科学事业献出了血和泪。化学史,不仅仅是历史,也是时代变革的写照。利用化学史来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化学知识背后的故事,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分子和原子》这一课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科学家阿伏伽德罗的故事来创设情境,1860年的卡尔斯鲁厄会议上,众多科学家在原子和分子的概念上仍无法达成共识。此时远在意大利的阿伏伽德罗却注意到了盖·吕萨克和道尔顿争吵的矛盾点,于是他在杂志上提出假设,简单解释了关于二位科学家各自坚持的学说,也就是后来的阿伏伽德罗定律。但是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复数原子组合的观点,并不被科学界认同。直至50年后,科学家们才发现阿伏伽德罗的假设是合理的。由此,教师向学生渗透,并不是大众坚持的态度就一定是正确的态度,相信一个理论时,必须要佐以实验去验证,保持怀疑,验证怀疑,才能拥有正确的答案。講完阿伏伽德罗的故事,教师导入新课,带领学生进入分子和原子的探究之中。

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家们研究化学知识的故事更容易吸引他们。利用化学史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无畏精神。在长期坚持熏陶下,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也会越来越强。

(二)结合生活创设情境,润物无声

初步接触化学,学生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和现象都与化学知识有关。所以,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就能以生活为素材,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众所周知,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教师可以挖掘出生活当中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与化学之间的关系,来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素养,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热爱健康的学生。

在《水的净化》这一课上,教师用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课前,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几个生活中的问题:(1)在河边洗衣服,为什么放了不少的洗衣粉仍洗不干净衣服?(2)硬水是什么?(3)生活中哪些水是硬水,硬水对生活有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教师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如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等。学完这些知识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段影片,影片介绍了生活中自来水是如何产生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影片并寻找其中净化水的方法有哪些。之后,教师又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经过情境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知晓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明白了水净化的不容易。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上交流分享,列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小妙方,并鼓励学生从实际做起,珍惜水资源。

初中化学知识难度较低,而且大多数都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有关,在教学过程当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更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素养。

二、巧用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态度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材当中,囊括了许多基础的实验。做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他们不仅能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也能够收获有趣的学习体验。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实验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并在合适的时间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好实验的方案,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适时点拨,收尾环节要做好总结工作。

在《制取氧气》这一课上,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参与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个实验。随后进入到检验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这一课时中。课上,教师向学生示范了验证氧气性质这一实验。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教师操作木炭和铁丝,使其在氧气中燃烧。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教师讲解碳和氧气与铁和氧气之间的反应。接着,教师又展示了一组对比实验,将碳和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显然,在空气中燃烧的碳和氧气反应没有前面的实验中那么剧烈,由此学生意识到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烧,如果遇到小的明火,可以通过隔绝氧气的方法使其被扑灭。同时教师教育学生,生活中应当爱护环境,保护自身安全,不玩火,不接近火。

实验本就是化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验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组织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观察教师的示范实验等,不仅能够让学生看到有趣的化学现象,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验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直白来说,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践。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实践、去验证、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参与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能够在知识方面对学生产生引导作用,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素养。所以,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实践活动,结合社会问题组织学生参加,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开展《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检验蔬菜水果当中维生素C的实践活动。活动的流程是这样的:活动之前,学生从家里任意拿一样水果和蔬菜;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操作,先在烧杯当中放入少量淀粉,并兑入开水均匀搅拌成淀粉溶液,接着在溶液当中滴两三滴碘酒,这个时候溶液的颜色就会变成蓝紫色。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水果和蔬菜,将其榨出汁水,然后把汁水一点点滴入到烧杯里,并均匀地搅拌。这时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就可以发现原来蓝紫色的溶液又变成了乳白色。这就证明这一种水果或蔬菜当中含有维生素C。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我们身边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化学奥秘。由此教师教育学生应当均衡饮食,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定期组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获得一些新奇的体验和新鲜的知识。再加上教师有意地引导,渗透德育教育,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可以逐渐提升。

三、挖掘教材,在授课时提升学生的素养

(一)以课本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课本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工具。在课本当中,不仅包含各种各样的知识点,同时也有一些与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的案例。对化学课本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课本当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素材。由此可见,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可以首先从课本着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备课时精心研究课本,挖掘课本当中可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点开展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既增长了知识,也形成了积极的、健康的社会责任素养。

以《空气》这一课为例,教材为学生介绍了空气的组成,说明了保护空气的重要性。以教材为基础,教师向学生渗透社会责任教育:我国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这使得我国的经济水平一再提升。但与此同时,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空气的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比如,前几年广受关注的雾霾问题,就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由此教师教育学生,保护空气,人人有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尽可能地环保出行,减少尾气排放,不随地吐痰等等,这些都是保护空气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心中有了保护空气、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材中有很多现成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素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抓住合适的时机,结合教材来向学生渗透素质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长期熏陶下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自然会越来越高。

(二)在课本基础上延伸渗透社会责任教育

关于化学课本,一方面可以直接利用课本当中的内容来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通过结合社会实事来渗透社会责任教育。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先在课本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然后根据这个切入点进行延伸,将思路延伸到社会当中的实际问题上,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和启发,让学生从实际案例当中领悟应当负起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素养。

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向学生讲述了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当二氧化碳的含量超标时,人的身体会感到不舒适,甚至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反应乃至死亡;但二氧化碳又有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可以保持地球的温度、确保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等。由此教师向学生拓展,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活或者生产当中,有双面的影响,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人类。看待社会上任何事物的态度也应当如此,凡事应当从全面来看,既要考虑好的一面,也要考虑不好的一面。从整体上看事物,才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

德育教育的渗透和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并没有固定的方式或内容,反而是非常自由的。我们可以找到课本当中恰当的某一个点,然后引领学生去发散思维,去结合实际来思考,就能够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所以,我们还是应当努力钻研教材,合理延伸,渗透教育。

总而言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去适应这个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就成了教育当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化学学科教学当中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途径有很多种,无论选择哪一种途径,都应当朝着积极的、健康的、正能量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煌,张贤金,杨晓聪.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9(10):25-27.

[2]林蓓霞.初中化学教学中培育社会责任素养例谈[J].考试周刊,2021(35):117-118.

[3]丁晓健.初中化学课程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1(47):64-66.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初中化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