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措施

2023-09-19吕惠卿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吕惠卿

摘 要: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不仅包括理论上的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对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经验,提高阅读量与写作量。虽然每名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但是教师要因材施教,牢牢把握每个环节,抓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6-0024-03

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很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如何发展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展开了深入持续的研究,但是从目前一线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说,部分教师的工作其实是本末倒置的。他们一头扎进策略的研究中,却没有弄清楚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构成要素,导致策略停留在表面,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缺少针对性,显得空泛。本文将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构成要素以及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特点入手,谈谈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1.提升学生語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能力从行为上讲是要完成某个活动所必需的技能或方法,从心理学上讲是完成某种活动必需的心理特征。不管是从行为上还是心理上,都强调了“必需”一词,体现了其对人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要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理解汉语和汉字的含义及特性,然后尝试在某个场景中进行运用。语言文字的运用一般发生在两者以上的互动,说话者要根据目的、具体情境以及听者的情况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听者则要结合情境及发生的联系,尝试理解说话者的目的并及时地进行反馈。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阶段,也是良好交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关键期。语文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所以教师在开展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数字”进行打分,而是要看一个学生在某个情境下的反应。当一位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他的理解能力应该还是不错的,这样他就可以自主阅读、开阔眼界,自主阅读的过程是学生通过收集信息继续发展理解能力,形成良性向上循环。同时,成功的交往能让学生越来越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欲望,也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开朗的性格,树立自信心,学生的思想态度会更加的积极向上,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是学生共情能力、反思能力等发展的基础,只有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才能让生活中的误会、矛盾等及时解除,这也有利于学生身边的人,教师或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情和观点,进行正确的引导。

2.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构成要素

第一,记忆与加工。要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储备,而这些内容是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或者书本的阅读等进行记忆的。关于“加工”,教师可以结合皮亚杰的认识论进行理解。“加工”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同化,将相同记忆结构的内容放在一起,一种是顺应,结合新学到的认识或意义,调整原先的记忆结构,比如说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等。除了记忆的时候需要加工,学生再运用“记忆”的时候,也需要结合当下的情境进行加工,不断记忆和加工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丰富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这能让学生把原来“纸面知识”真正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第二,表达与获取,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说话者”与“倾听者”两个角色。“表达”就像工厂生产一样,通过记忆与加工可以获得原材料,然后需要将原材料继续加工,调整语言或文字的内容、格式、长短等,然后再进行表达,而获取则需要倾听者将获得的声音及声音以外的信息有选择地进行筛选与组合,比如同样是说裙子好看,可以进一步观察说话者的语气、神态,从而分析说话者的真实性及说话者的意图,也就是元素感知和理解。感知能力是对识别获取的语言文字的进一步分析与理解,比如在学习古诗时,一般会先整体感受整首古诗,然后再聚焦单个词汇。如《望庐山瀑布》中,虽然望只是动作,但能从文字中感受到瀑布的壮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微观进行感知。以上的各种元素一般不会独立存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交叉进行。其中组织和表达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核心能力。

3.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特点

要总结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特点,就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其认知能力及表达运用能力的发展是不同于其他时间段的,有其独特性,所以教师在思考具体策略时也要结合这一点进行分析。首先,在感知觉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发展是很快的,感知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也在不断增强,感知由笼统性向精确性发展。其次,小学生的注意力依然以无意注意为主,这一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尤其明显,但是这一点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改善。他们一般更能关注到具体、直观的材料。从记忆特点来说,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注意为主,从机械记忆为主转变为意义记忆为主,从具体形象记忆为主转变为抽象逻辑记忆为主。最后,在想象发展特点方面,小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会不断增强,有意想象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正因为小学生的这些能力发展特点,所以导致小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时在上述提到的元素时会有“不完全性”的特点,而且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不一定会遵循特定的顺序,顺序是可以调换。比如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先对整个文章进行感知,然后说说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最后再进行记忆和背诵。能力元素的使用也不一定在固定的单元时间内全部发生,比如学生在学习生词时,他可能只是进行了记忆,但是在课后他再通过字典等理解了生词的含义,存在“继时性”的特点。学生能力元素的使用还受当下的情境及学生本身能力发展特点的影响。同样学习一篇文章,有的学生能很快跟上教师的节奏,理解不同段落词汇的含义并产生自己的想法,但有的学生可能仅仅掌握了一部分的内容。另外,教师允许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对于同一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4.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现状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仍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这样的方式似乎效果是直接且明显的,但是却会严重打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部分教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仍然不是非常关注,把教学的重点依然落在纸面的知识。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记忆与加工”能力的培养,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写作能力画等号,让学生麻木地背诵抄写“好词好句”,忽略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发展,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工作的效率。另外,部分教师很少关注学生是否会使用语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缺少对学生运用能力的重点训练,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写作或交流时断章取义,存在对词语理解错误的情况。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虽然在校园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均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是由祖辈照看的,而爷爷奶奶的“乡音”“方言”等情况会比较严重,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生的正规朗读会出现很多问题。现在大部分学生生活的地方都是独门独户,学生与人交流,锻炼口语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甚至部分学生存在吐字不清晰、口语化表达比较严重的情况,部分学生还是依赖于单个词汇的表达,在组织长句时,就会出现语言不流畅,用词不准备的情况。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可获得信息的渠道及来源也是非常多的,而小学生对信息的判断与筛选能力又较弱,这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小学生因为被网络用语洗脑,在日常交流,甚至是写作中也运用网络用语。但其实很多网络用语的营养价值是很低的,存在破坏词句组织结构等情况,学生记错字词,错误应用,会严重阻碍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5.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措施

(1)立足教材,积累语言经验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学生需要累积认识并且会书写的常用汉字数量是有要求的,除了记忆,还需要学生对这些汉字的意义有一定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将识字、写字的工作灵活贯穿在整个语文课堂中。比如,在阅读课堂,不能生硬地进行认识生词,可以把词语教学放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进行,将重点词语的解析和文本的分析结合起来,如认识“蜿蜒”这个生词,就可以结合“长城”的文章进行解读,还可以播放一些长城的图片,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蜿蜒”就是指“路弯弯曲曲的样子”。积累了词汇后,教师可以请学生通过适量的诵读、背诵积累语言,同时要关注学生诵读的状态,请学生带着感情进行诵读,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词句组织在一起的不同含义,语感、理解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仿写、迁移与补白中积累语用经验,让学生立足于课文,举一反三,这也是积累语言运用经验的过程。

(2)拓宽视野,扎实语言文字

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学习。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好书,并通过“漂流书屋”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字经验。除了阅读,还要利用“读书沙龙”等活动帮助学生将书本中获得的知识进行内化,打造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全链条阅读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请学生用照相机等设备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在班级中形成“回忆墙”,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交流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比如,在讲解古诗时,可以适当地补充诗人的背景朝代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

(3)語言实践,提升语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只有真实地运用才能为学生提供灵活的环境,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打破“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窘境,在互动的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但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说”了什么,也要关注学生的倾听状态,要提醒学生先“听”再“说”,通过“听”获得并整理信息,通过“听”学会筛选观点、逻辑,要尝试让自己后续的发言更有说服力,这也是反思能力发展的过程。比如,在一年级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中,教师可以请学生说说小兔子是怎么把南瓜搬回家的。学生在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表达的过程中,会有“合理”“不合理”产生,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并说出自己评价的理由,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运用语言的过程,学生参与的兴趣也会很高。

(4)文字创作,形成个人语言风格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学生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目前每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多,教师要通过对话互动了解每个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情况是比较难的,这个时候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介入方式。而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不同,以及每位学生对主题的经验与感知不同,在文字创作时的特点也是不同的。教师不用规定学生一定要按照什么样的格式进行创作,可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语言特点,或细腻,或明快,或普通,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并为学生创造各种表达的机会。

6.结语

总之,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语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文化、培养读写习惯的过程,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师,要积极配合家长,把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课堂发展到课外,从校内联系到家里,把单位时间的课堂变成日常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教师应利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努力扩大自己的教育辐射面,时刻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J].小学生,2022(12).

[2]贾小莲.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措施[J].试题与研究,2022(22).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提高小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ZX22-42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