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技术助力电网基建提速换挡

2023-09-18张帆

中国商人 2023年9期
关键词:协同工作可视化电网

张帆

长久以来,电网基建工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复杂性、独特性和分散性。图纸和文档属于信息交换及协同工作、工程实施的基础,然而由于不同专业软件及参与方可能出现的“信息孤岛”的情况,导致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信息断层,进而造成信息录入重复和丢失以及人力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集成协作平台和可视化程度不高,导致电网高质量、高效率建设要求无法实现。因此,在电网基建中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创建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模式,是后续电网基建发展的方向。

数字化技术赋能电网基建

在电网基建设计阶段,基于二维设计图纸利用Autodesk的Revit建模工具,由工程初始阶段开始,实施土建及电气工程专业三维设计建模,最终按照行业标准IFC(工业基础类)格式上交设计成果,并将其传送到数字化管理平台,以备后续业务开展。

施工进度管理。三维模型中不同对象对应的是施工建设实体,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自动关联工作任务和三维模型元素,自动检测工序合理性,从而实现基于时间轴的工程施工动态进度成果展示,管理人员也能随时掌控施工进度及效果。

施工进度款管理。数字三维模型中各对象所对应的施工建设实体,可利用数字化平台上传工程款项相关信息,并与任务进度关联,再通过任务进度及模型元素关联,使模型和款项有效连接,三维模型各参与方均能查看进度款项信息,为相关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安全质量报告及可视化管理。电网基建工程建设涉及安全检查点、检查结果、质量检查点、改进结果等数据,将这些数据录入数字化平台,可实现三维可视化展示,同时附带数据及照片等,三维数字模型更加丰富,管理人员决策基础更加坚实。

数字化技术赋能电网基建的效果及展望

由传统CAD(一款绘图软件)二维图纸发展到三维数字建模,由传统点对点管理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由原本的“信息孤岛”式系统转变为集中统一协同工作平台,对于电网基建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三维设计成果,开展电网基建工程数字化管理,能带来显著正向回报。

从技术层面看,相较于以传统二维图纸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三维数字模型解决方案更具优势。首先,服务模式得以完善和优化,服务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有效过滤无关信息,有助于提升用户专注度及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以三维数字模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坚持数据为中心的理念,通过集成方案促进电网系统可持续发展。利用电网企业相对稳定的数据作为系统基础,能够区别于特定应用和技术,促使应用间的解耦得以实现,弱化应用关联度,一方面,能够提升数据自动化处理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性也得以强化。

此外,三维模型驱动的协同工作模式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数字化背景下,三维模型驱动协同工作模式更符合电网基建实际工作模式,这是由于三维模型能够将平面图纸通過3D可视化模型展现出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各项信息,有助于建筑空间关系分析及完善位置布局。模型驱动协同模式下,项目成员对于基建业务的认知更为统一,强化了系统与人员及业务间的融合,提升了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从经济层面来看,电网基建数字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用户端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可以提升用户专注度,有效节省工作时间。通过数字化技术系统能够自动完成相关分析,提升工作效率,项目成果及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维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纸张打印及耗材,减少交流需求,项目成本显著下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能提升项目收益。随着项目团队工作效率的提升,团队时间成本随之下降,电网基建项目可提前完成并投运,使得项目盈利等待时间缩短,总体利益提升。

从社会层面分析,电网基建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升个人价值和企业形象,同时创建新型管理模式。以个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其个人价值也得到强化,员工满意度随之提升。相较于传统业主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而言,数据为中心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将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均体现于数据之上,实现共享共用,透明程度较高,协调沟通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具备较大信息量基础,使项目管控更加有效,减缓业主工作压力。

电网基建数字化转型需要不断尝试,探究更加匹配的模式和道路,后续电网基建工程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

首先相关企业和个人要深化数字化应用及管理。当前,电网基建数字化转型重点在施工阶段,数字化应用及管理还有待完善和深化,可逐步将数字化应用扩展到电网基建其他阶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其次,由可视化发展为智能化。电网基建工程应用数字化技术之后,数据量增多,相关案例及经验也愈加丰富,能够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理论及实践基础,同时也助力可视化向智能化转变,提升电网基建工程管理深度及维度,实现电网基建工程智能计划以及变电站仿真等智能化管理及服务。最后,实现万物互联下的大运维。电网基建工程运维工作中的数字化应用能够突破各种限制,促使物理基础设施经由物联网实现管控,并实现设备、现场及维护可视化,使不同人员间的交流沟通得以实现,同时还能强化物联协同,促使电网基建工程运维更加高效、安全和智能。

数字化转型是各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电网基建工程通过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据模型,创建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应用平台,可实现电网基建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并通过大数据强化电网基建工程建设。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单位间的协同工作需求,还能提升跨专业、跨部门的协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实现电网基建工程项目建设目标,促进电网基建业务数字化及智能化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工作可视化电网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穿越电网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电网也有春天
EVA业绩评价模式下业财融合协同工作模式对企业价值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地理信息系统与勘探开发协同工作平台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