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劳动教育渗透

2023-09-16顾婷婷

文理导航 2023年2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策略劳动教育

顾婷婷

【摘  要】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学习中已经不单单是接受文化课理论知识和生活技能那么单调的学习经历了,同样还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其中的“劳”主要指的是劳动教育。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既可以说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育教学提出的一项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教育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渗透劳动教育理念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展开了介绍与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劳动教育;渗透策略

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历史学习,不仅能够使同学们开拓基础的学习知识,还能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反映到日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0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从高中历史学科中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内容和文明成果都是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所获得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些作为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意义分析

(一)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不仅包含了过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同时还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里面。在“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中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强调了“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仅要做好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从这一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历史这门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立足于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历史这门学科独特的教育价值,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将其教育功能和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重点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劳动教育便是其中的一项重点要素,同时也是学科中的教育内容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对于历史学科教育價值的提升和发挥能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二)推进学生的健康与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下,精准地指出:“学生的发展不能只是局限于学习成绩,而是需要体现在多个方面上。”在上述我们已经提到,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所以学生在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具备较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推动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间接地体现出了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找到其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将其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劳动意识。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学生只有先具备劳动意识,才能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以外,还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劳动潜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将劳动精神深入骨髓,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教育渗透的策略分析

(一)深入钻研政策,明确劳动教育要求

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整个过程需要坚持一定的正确思想理论和原则,并不是随意渗透的。为此,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了解并深入钻研相关政策,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内涵,然后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地 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

为了促进劳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有一个更好的渗透,国家和教育部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并颁发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的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为劳动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正确指导思想和方向。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俗话说:“说教人者要先受教”。所以,要想将劳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历史教学当中,那么则要求历史教师需要领悟到政策要求,并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之后在实际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去渗透劳动教育。除此之外,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同样还需要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要求教师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等都要全面了解及掌握。然后在此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历史学科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融入劳动教育思想,进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引导学生感悟劳动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劳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历史观。

(二)结合史实论证,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从原始角度来看,要想活着就离不开劳动,所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劳动,而劳动又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从这种相互关系中可以看到,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新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为例,先介绍了劳动在早期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正是劳动的体现。无论是早期打制石器的制作,还是新时期磨制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从早期农业的出现到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劳动依然在提供着核心力量支持,从这一点可以说人是劳动的产物。站在历史这一角度来分析,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社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发展到高级。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其核心动力便是劳动工具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举个简单例子说明: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发展历程中,其核心动力为“铁犁牛耕”;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发展历程中,其核心动力为大机器模式下的生产劳动,推动社会发生了转型。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上,例如,封建社会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以此证明,可以说劳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也可以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支持。在这样的一种唯物史观的引导下,可以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一个更深入的认知,最后,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事迹来论证,深化学生的认知,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供条件。

(三)深入挖掘教材,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劳动教育课堂

就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来说,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性和人文性特点,适合渗透劳动教育。所以,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角色,首先老师要钻研历史教材,为学生在课堂上引入劳动教育的思想做出引导,使同学们更容易掌握和理解劳动的重要性,进而打造出有积极性的劳动思想课堂氛围。

在新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会涉及到中国古代史这一单元教学,通过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各时期的伟大工程有所了解和感悟,包括隋朝时期的大运河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工程以及北宋的汴京城和秦朝时期的长城等,通过这些伟大工程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智慧和劳动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作为劳动教育的素材,将古代与现代时代背景有效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感悟到通过劳动可以创造奇迹的这一真理。在学习“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阶段”时,在这一时期发展中也是困难重重,我们通过努力并克服困难,最后也是颇有收获,最为显著的成就便是大庆油田的发现与建设,而这一成就离不开“铁人”王进喜等劳动者的辛苦付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素材。再如:在对学生教学世界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部分内容时,最具有代表的发明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机,这项发明直接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进程。瓦特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利用自己的劳动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功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逐渐步入到“蒸汽时代”。通过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起“工匠精神”。

(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劳动价值

基于新课改背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丰富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历史的变迁,进而热爱历史课堂、热爱劳动、热爱学习。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借助多样化教学活动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以新部编版高中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除此之外,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内容也都彰显了劳动的价值。如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制造、南方经济开发时期曲辕犁的发明等,从这些创造成果可以直接反映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另外,中国古代在农学、数学和天文学等方面也有着显著成效,如《黄帝内经》《九章算术》以及《授时历》和《夏小正》等这些经典著作的撰写,这些成果大部分来源于生活和农业生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们逐一列举出来。

要想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和感受历史劳动教育,教师需要开展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以图片或视频、音频等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对学生教学“隋朝赵州桥的建造”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赵州桥建造前和建造后的图片视频进行播放展示,通过对比建造前和建设后,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身上所具备的“工匠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参观过程中为学生融入历史知识,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历史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劳动创造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确地指出劳动教育在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既是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新时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将劳动教育积极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使历史这门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还可以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这些,包括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等都要有所了解,然后在实际教学中立足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研读历史教材,深入挖掘出其中的劳动教育素材,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将劳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收获更多感悟。

【参考文献】

[1]汪良文.劳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科学咨询,2021(26):165.

[2]马进霞.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初探[J].学周刊,2022,5(5):139-140.

[3]杨波.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初探[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1):47-49.

[4]关燕.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若干建议[J].文渊(高中版),2021(1):555-556.

[5]穆志睿.勞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4):8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策略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