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课程教改探析

2023-09-16袁桐

新闻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研究方法

袁桐

【摘   要】量化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量化研究方法的课程教改为对象,探讨了课程教改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量化研究方法的课程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学习评价可采用分析自制问卷和分析既有數据两种方式。希望本文的讨论能给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研究方法;科学精神;课程教改

一、引言

在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研究中,量化研究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此,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教学也通常将量化研究方法纳为必修课程。从国内的新闻传播教育来看,早期的量化研究方法往往只在博士课程中开设,因为博士生的主要学习目的是开展学术研究。但随着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普遍提升,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量化研究方法设为硕士生的必修课程,甚至还有不少高校已将其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显然,不同学历层次的量化研究方法课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同时,量化研究方法与质化研究方法虽同属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但二者的哲学基础,尤其是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却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两种方法无论是在学习、运用还是教学上都存在明显区别。

上述种种原因给量化研究的教学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例如,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习基础或学科背景的学生对量化研究方法的认识与诉求也各不相同,在这些背景下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果成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考虑到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的量化研究教学中,研究生已成为重要的授课对象,其课程内容的难度也较为适中,基本覆盖了量化研究方法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同时结合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本文将着重讨论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量化研究方法课程教改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量化研究的科学精神、课程内容和学习评价。

二、量化研究的科学精神

量化研究虽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但其内涵并不仅仅停留于方法论层面,它还有深厚而重要的哲学基础。无论是在一些经典的方法论书籍,还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量化研究的哲学基础都是重要内容。但这些哲学论述常常并不受到学生的重视,又或在学习过程中被逐渐遗忘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实际研究中,我们既不会去深入地探讨这些哲学基础,也不会把它们成文于研究论文里,甚至有时候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正如纽曼所言,无论研究者是否承认这些哲学基础,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建立在特定的哲学假设或原则之上。对于研究者而言,不仅需要理解这些哲学假设,更重要的是去反思这些假设,并在反思的过程中让科学研究变得更为清晰。[1]在量化研究方法的课程教学中,理想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首先领悟这些哲学假设,然后再去反思这些假设。

量化研究的哲学假设或哲学传统来自于实证主义。早期的社会科学研究者认为,对社会世界的研究也可以像对自然世界的研究一样,采取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或范式。[2]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正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认为,世间存在客观的规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系统地收集一系列数据,并对其展开逻辑严密地分析,最终发现这些规律。量化研究方法传承了这种哲学假设,认为社会中也存在如自然世界一般的规律或定律,等待研究者去发现。由此可见,量化研究方法天然带有强烈的科学立场和科学精神。上述内容主要关注本体论和认识论,事实上在具体的方法论层面,量化研究的科学特征同样明显。所谓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材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在量化研究中,无论是材料的收集方法还是分析方法都有浓厚的自然科学色彩。就收集方法而言,量化研究基本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同时在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层面,量化研究也尽可能地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研究的可重复性。而在分析方法上,量化研究则基本依靠的是统计分析,凭借最为科学和客观的数理逻辑来揭示数据内在的特征、规律和关系。由此可见,学习量化研究方法并不仅仅是学习一系列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科学精神。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领悟这类科学精神。原因有很多,例如一些学生长期以文科学习为主,比较缺乏自然科学的思维训练,还有一些学生对量化研究有畏难情绪,又或是缺少学习兴趣等。但量化研究对于研究生整个研究方法的训练非常重要,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或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在哲学层面,对比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不同,让学生从两者的差异之中把握量化研究的脉络与精神。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哲学基础是课程最初的内容,但却又是量化研究想要获得更高突破需要思考的“终极”问题。因此哲学基础应当成为学生以及老师不断反思的对象,需要贯穿学术研究之始终。其次,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从材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中深刻领悟量化研究的逻辑特征,例如不同于质化研究主要依靠的是归纳逻辑,量化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演绎逻辑。最后,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量化研究成果,尤其是一些人文学科中运用量化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王国燕等学者利用计算艺术学的方法对中国山水画的留白面积和比例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了唐代以来中国山水画在留白上的变化规律。[3]这种类型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发现,科学方法和人文艺术并非完全没有交集,通过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学生或许能更好地接纳量化研究中的科学精神。

三、量化研究的课程内容

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范式之一,其内部又包括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法,问卷调查,大数据计算分析等。而且,量化研究在不同学科中还对应诸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并不断变化。在新闻传播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内容分析和计算传播等。此外,在材料的分析上,量化研究方法的内容就更多了。例如,在统计分析的范畴下,就包括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4]在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量化研究课程中,选择哪些内容进行讲授,既需考虑到学科特点也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实验法、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内容分析和计算传播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但限于课时安排,内容需要有所侧重。如果从方法训练的角度来看,问卷调查与分析或许应该成为占比最大的内容。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已不必赘述。在问卷调查方面,原因有二:其一是问卷调查的历史悠久,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其二,问卷调查包括抽样、概念化、操作化、信效度检验等环节,这些丰富的内容有利于初学者进行基础而全面的量化方法学习。在问卷调查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问卷设计和抽样,前者致力于训练学生的概念化和操作化能力,后者要求学生尽可能收集到有代表性的数据。在数据分析上(通常使用SPSS进行分析),考虑到研究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时间,数据分析或许只能讲到多元线性回归这一环节,其中包括不同回归模型的建构,以及简单的中介变量的分析等。上述内容基本占据了量化研究课程的大部分课时。当然,近年来结构方程模型在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其难度也更大,需要用很多的课时来讲授,因此只能在基础的量化研究课程中做一些介绍,如需详尽讲解,或需单独开设课程。

与问卷调查及分析相比,内容分析、实验法和计算传播所占的课时则要少得多。内容分析占比少是因为比起另外几种方法,其知识点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类目建构和编码。当然,在编码过程中,如何依据恰当概念和理论进行类目建构也是一大难点。在内容分析中,内容并不是自始至终摆在那里的客观对象,而是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解释。[5]这就涉及前文所述的,研究者需要去反思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最后,实验法与计算传播也值得花费一定的课时进行介绍。这两种方法所占课时不多,并非它们不重要,更不是因其知识简单。恰恰相反,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两种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其难度也很大。实验法的逻辑非常严谨,因此对研究流程和研究对象的要求都很高,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知识。计算传播的难度则主要在于如何收集到尽可能多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大数据分析。这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和统计学知识。正是因为两种方法的内容多、难度大,所以只能作一些简单介绍。在实际教学中,实验法需要补充大量课时,或开设专门的相关课程。计算传播除了开设专门的课程之外,还可以采用课程群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可在量化课程之外开设数据挖掘和编程课程等。

四、量化研究的学习评价

量化研究方法的学习不仅需要课堂讲授,还有赖于运用与实践。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加熟练地掌握研究方法。因此,使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特定的研究不仅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在这个环节中,常常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利用既有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研究议题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一种方法,其数据往往来源于一些公开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例如中国的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就包含了大量与新闻传播相关的调查问题与变量,还有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也有许多与新闻传播相关的数据。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学生不需要自己去进行问卷调查,出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原因,学生自己做的问卷调查很难获得高质量的数据,而既有数据则在质量上更有保障。事实上,在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也有许多研究是根据上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这种方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包括多种复杂的量化分析方法的运用等。当然,这种方法也就相应的缺少了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的训练。因此,第二种方法则补充了问卷调查方面的考察。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提出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除了分析数据之外,需要自己进行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学习概念化和操作化知识,同时还需要设计出有足够代表性的抽样方案,这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抽样方法。显然,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时间要求更多,因此一般都需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而第一种方法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负责一项研究。

由此可见,两种方法有同有异,各有千秋。相同之处是,除了包括统计分析之外,两种方法都要求学生熟悉既有文献,这有助于学生提出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不同之处则是,一种方法在于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分析;一种方法注重广,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采纳何种方法更多是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课程时间而定,对于初学者,或许更适合第二种方法,而对于已有一定量化基础的学生,则可以采纳第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难度较大的数据分析方法。

五、结语

研究方法因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位置而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对研究生而言,在迫切需要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关键时期,研究方法的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量化研究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两大基本方法之一,通常开设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第一学年。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则是即便学生毕业工作之后,这些方法训练也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

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结合笔者有限的教学经验和量化研究知识,探讨了量化研究方法课程教改的一些基本问题。本文认为,量化研究方法的教学不只包含具体的方法论知识,还应该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多重角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科學精神。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考虑到学科特色、学习时长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可以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与内容分析作为主要内容,同时辅以实验法和计算传播的一些入门知识。在学习评价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具体的研究去学习和掌握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课时量等情况,教师可选择分析自制问卷或分析既有数据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体而言,打好基础,培养一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在实际研究中去体悟和运用方法始终是量化学习的重要方式。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量的数据生产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量化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这方面来看,量化研究成为新闻传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出于学科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然,限于篇幅,本文所讨论的量化研究方法的课程教改还远不够充分。尤其是在更为具体的教学资料的选择,教学技巧上的设置,以及课堂模式的创新等,都有赖于未来的相关研究继续推进。

注释:

[1]Neuman W L.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J]. 2013.P93.

[2]Babbie E R.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M].Cengage learning,2020.

[3]Wang G, Shen J, Yue M, et al. 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Empty Space Ratios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618-2011[J]. Leonardo, 2022,55(1):43-47.

[4]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Krippendorff K.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M]. Sage publications, 2018.

(作者: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博士)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研究方法
试论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