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3-09-15马菁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公众群众

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和历史价值。以群众文化建设为依托传承、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对于筑牢文化自信、塑造文化氛围大有裨益。本文简要分析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间的关联性,阐述了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结合实际情况,从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完善场地建设、创新群众文化形式、拓宽传播路径、培育文化人才五大方面阐述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都源于地方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在区域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人们共享、共建、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在时间积淀与时代洗礼中逐步凝练,成为极具地方特色与深刻内涵的传统民俗文化。而群众文化以群众为核心,是最为基础、广泛的文化形式。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间具有极强的内在联系,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大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传播力度,能够提升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并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现代化发展。因此如何在把握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间关联性的前提下探索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的关联性

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群众文化建设是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的基础。群众文化扎根基层,具有受众面广、群众基数大、群众参与度与认同度较高的特点。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也有所提升,在节庆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当地民众自发组织的歌舞等群众文化活动,可见群众文化已经融入公众生活当中。通过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为传统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传播渠道与新的传承方式,公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直观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切实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逐渐爱上传统民俗文化;另一方面,传统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品质大有裨益。群众文化由群众自发组织、自主参与,而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渗透可以提升群众文化的审美水平,引领群众追求更加高尚的文化精神,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不仅如此,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应用可以深化群众文化的内涵,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群众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群众文化广泛传播提供可能。[1]

二、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的意义

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亲和力

虽然传统民俗文化凝练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结构的转变,一部分传统民俗已经逐渐脱离了生活土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以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传播为目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构建群众文化体系,能够让传统文化回归民族土壤、渗透至公众日常生活中,从而让更多公众了解、感受与体验传统民俗文化,增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亲和力。

(二)拓展传统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果,各领域对群众文化本质、形式与意义的研究也愈发深入。高质量的群众文化工作开展能为传统民俗文化传播提供新路径,夯实传统民俗文化的群众基础,以此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稳定、持续发展。

(三)激发群众的自觉性

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在社会内创造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公众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民俗活动,认识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与文化素养,认清传承、传播文化的责任,以此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弘扬。

三、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策略

(一)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提高群众参与度

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都离不开广大群众的认可、支持与主动参与。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相关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区积极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以期吸引公众的参与。但就实践结果而言,大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因缺乏品牌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导致其难以有效融入群众生活当中,群众也缺少渠道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建设不完善、品牌建设缺失,将导致传统民俗文化缺乏传承、传播载体。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將打造群众文化品牌作为传承、传播传统民俗文化的有力抓手。首先要树立服务群众的品牌打造意识,以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石,通过创建、命名文艺村、文艺户等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文艺展演活动,活动内容要紧贴当地风俗习惯、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使群众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并逐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将群众文化活动系列化,找准当地群众的兴趣特点,抓住当地群众的文化诉求,将系列文化活动划分为不同板块,如舞台演出、美术书法摄影展、传统民俗文化展示与“大讲堂”等,让不同需求的群众都能够通过活动获得所需的文化内容,增强公众对群众文化品牌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认同感。最后要坚持“文化惠民”基本原则,通过开展“文艺进校园”、文艺志愿品牌服务活动等方式让传统民俗文化扎根发展,融入人们的真实生活环境与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与熏陶作用,在与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为群众接触、感知传统民俗文化开辟新空间,提高群众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参与度,从而为传统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二)完善活动场地建设,搭建传播平台

若想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建设在传播、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需要加强群众文化场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调动各方主体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社会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并让群众真正获得实惠。其一,群众文化是群众自发组织、自主参与的文化形式,广大公众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需要在广大公众的生活空间内建设文化场地,例如在城市广场、乡村空地等场所搭建舞台。节日庆贺期间,群众文化机构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团体进行展演,也可以组织广大群众发挥自身艺术能力,展现当地富有特色的舞蹈、民歌等表演形式。这类文化场地能够提升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影响力,让广大群众借助平台展示文化风采,将广大群众塑造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者。其二,要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传播、传承传统民俗文化,需要各类文化机构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协同行动,基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都是文化知识“集散地”,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在文化传播与传承中发挥不同功能。因此这些文化机构需要形成合力,围绕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内容以及发展实际情况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图书馆内设置传统民俗文化相关的书籍阅览室,供读者了解民俗文化知识、搜集民俗文化素材;在文化馆内设置民俗文化活动室,可以支持当地群众在活动室内排演、商讨文艺节等活动的策划与开展方案;在博物馆内引入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展示当地传统手工艺、舞蹈服饰、建筑纹样等。通过打造文化场地以营造文化氛围,激发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以此助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3]

(三)创新群众文化形式,渗透民俗文化元素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广大公众对各类文化的形式、内涵等也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民俗文化得以存续,是因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虽然在时间的积淀下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审美追求、精神思想等依然熠熠生辉,但其表现形式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与局限性。若想通过群众文化建设传播、传承传统民俗文化,便需要树立创新意识,秉承与时俱进的思想挖掘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契合点,采用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现阶段我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迅猛,加之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会在文化旅游中花费较多时间、精力与资金,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凭借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契机,在旅游景区内进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需要注意的是,群众文化建设需要走出“同质化问题严重”的误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提炼地方民俗文化元素,在景区景观打造中融入传统纹样、传统手工艺品、传统服饰以及色彩等,为当地群众与游客打造开放、和谐的视觉审美空间。在此基础上丰富、创新群众文化形式,将传统民俗文化要素与旅游项目结合为有机整体,尊重地方风俗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一方面请当地群众、艺术团体等进行非遗民俗文化表演,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传统民俗文化之美,唤醒当地群众的历史记忆,也让游客从民俗文化表演中感受地方风情;另一方面则抓住当代游客的需求,借助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积极打造美食体验游、耕作体验游等特色项目,增強游客代入感、体验感,还可与院校合作,让传统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贴近生活。

(四)拓宽文化传播路径,积极构建宣传矩阵

信息经济时代,文化传播空间更加广泛、渠道更加丰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为文化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不仅如此,媒介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公众接收、处理与发布信息的方式、途径等也发生深刻变革,当代公众乐于在网络内搜索文化相关资讯,也希望从多个角度欣赏、感知各类文化。当下,为满足公众多元化需求,增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便需要拓宽文化传播路径,积极构建宣传矩阵。首先,需要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原本由民众表演、图书记载等形式呈现的传统民俗文化转化为数字资源,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全景式呈现,综合展示传统民俗文化基本形式以及文化生存、发展所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劳作方式等,采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其次,要利用并入驻新媒体,在公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群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的短视频、图文信息等,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突破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依托群众文化建设更广泛地传播传统民俗文化;最后,要高度重视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了解公众文化需求,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或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后及时查看公众评论,通过回复评论、电视扫码等方式与公众互动,积极采纳公众合理化建议以改进传播形式、渠道与方法,以此增强受众黏性,提高公众对群众文化及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4]

(五)积极培育文化人才,赋能民俗文化传承

人才是文化传播、传承的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再局限于让更多人了解、认同文化,或吸引更多公众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有兴趣的群众掌握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传统技艺,通过技能培训等方式拓宽人们的就业空间,并且通过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文化传承队伍。当前公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各样的业余活动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并打造传播平台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人的挖掘、培养与塑造。对此,相关部门与群众文化机构可以开展“展演+海选”活动,鼓励公众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文艺才能,或在美术、艺术创作竞赛中发挥自身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展演为公众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再经过“海选”挖掘民间的文化人才,进而充分发挥专业文化机构的优势。当地文化馆等机构可以为民间艺术团体提供表演场地,由专业人员指导民间艺术团体创编节目、提升技艺,通过结对帮扶的形式全面提升民间艺术团体的文化素养,使其逐渐成长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者。除此之外,要结合非遗保护与传承相关工作,在强化群众文化建设的同时保护非遗传承人,以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社会资本入驻,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民俗文化传承活动,以此实现群众文化建设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5]

四、结语

群众文化建设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之间相互影响、互助互促。为发挥群众文化建设基础扎实、受众面广、群众接受与认可度高的优势,需要以群众文化品牌打造为起点,以场地建设为基础,根据当代公众的文化需求、文化领域发展状况等探寻建设文化传播平台、创新文化形式、培育文化人才的有效方法,通过群众文化建设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蓄势赋能。

参考文献:

[1]李楠洁.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参花(下),2023(01):119-121.

[2]谢锋标.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文化产业,2022(35):151-153.

[3]缑红斌.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以甘肃清水木人摔跤为例[J].三角洲,2022(17):123-125.

[4]郭桂均.群众文化建设中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分析[J].文化产业,2022(19):73-75.

[5]张昊德.基于群众文化建设的传统民俗文化渗透[J].中国文艺家,2022(06):169-171.

(作者简介:马菁,女,本科,宁夏固原市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建设与非遗传承)

(责任编辑 程淼)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公众群众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公众号3月热榜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