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3-09-15王丽平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图书

现阶段,时代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趋势,在此形势下,公众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效率较低,图书资源相对匮乏,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基于此,文章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综合高校师生阅读需求,阐述图书管理工作的职能,并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具体探讨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发展及优化的措施,以期为推进高校图书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职能

图书馆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了解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职能和作用,在准确定位图书管理工作职能的基础上,对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创新和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效果。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图书管理工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具有管理职能。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其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要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还要确保图书馆图书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能够发挥图书资源的使用价值,同时也需要对高校学生的阅读行为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比如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综合掌握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能够对图书资源的管理进行进一步优化,做好图书资源的补充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分类管理,从而提升图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二,具有服务职能。服务职能是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其主要是为高校师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比如在新生入学时,由于刚进入大学,对大学图书馆的运营模式以及图书资料的借阅模式还没有准确地掌握,这时就需要图书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服务职能,帮助与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检索知识,能够运用检索系统快速地完成对书籍或者信息的检索,从而快速地从大量的书籍资源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信息。另外,图书管理工作还需要为师生提供有特色的阅读服务,比如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学生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喜好进行分析,通过给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材料,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这样的服务工作,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图书资源匮乏

现阶段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专业类型不断丰富,科研力度不断加大,对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建设与开发的情況看,一方面,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数量存在不足,比如部分高校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主要是以纸质图书为主,而纸质藏书的数量相对有限,电子图书资源更是匮乏,总的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数量未能达到新形势下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对图书馆图书资源数量制定的标准,这需要高校在加强图书管理工作时对提高图书资源数量方面给予重视。另一方面,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质量也存在不足,图书资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率,质量较差的图书依旧存在于图书馆中,不但无法解决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更无法发挥图书应有的使用价值,这也造成了图书资源在原本数量不足的基础上,质量方面也存在不足。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现阶段的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关注度较低的情况,也就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图书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没有正确认识到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能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不仅没有安排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在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也未能给予重视,部分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制度体系形式化严重,并未能在具体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给予相关工作人员科学的指导,也未能保障图书管理工作顺利地实施与开展,影响了该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实施与开展的质量和效果。在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创新与改革发展中,相关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对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保障图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应将该项工作作为高校内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项目之一,同时也要结合具体工作需求制定健全可行的管理制度。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化、网络化是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在高校图书馆的运营及发展中也是如此,对各项工作的创新及改革要以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为核心目标和方向。但是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在信息化建设水平上还存在不足,未能构建科学完善的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在管理系统上的功能建设也不够完善,高校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也存在不足,未能有科学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作为支撑,这也是影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发展以及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结合新形势的特点及要求,高校要加大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通过资金和设备投入,保障图书管理工作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良好的设施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高校图书馆的运营及发展中,公众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在以往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由于公众对图书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较低,工作相关的设施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有限,工作内容也相对较少,因此高校并未配备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导致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未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另外图书管理人员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对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不足,这些也会影响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顺利进行。高校应该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引进与培训等工作,通过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不断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三、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优化与创新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图书资源

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相对匮乏,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满足高校自身运营与健康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需要重视图书资源的不断丰富,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其一,提高图书馆藏量。高校图书馆要保障图书馆藏量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能够根据高校的规模以及学生的阅读需求,不断丰富馆内图书资源,一方面要注重纸质图书的采购,虽然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对信息以及图书的阅读方式逐渐转变为电子阅读,但是图书馆作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增加纸质图书的馆藏仍然十分重要,纸质图书这种传统的阅读形式依然是大部分学生的现实需求,图书管理人员结合高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明确纸质图书采购的类型和数量,并按照规范的采购流程完成纸质图书的采购。另一方面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要注重对电子图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与其他图书馆进行资源库的关联与共享,不断实现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的有效扩充。其二,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源的质量。相关管理人员要做好馆内图书资源的定期梳理,对于一些年份久远、内容落后且已经不具备阅读价值的图书资源要进行清理,减少空间资源的浪费,还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不断引进新的图书资源,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要加大对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视度,将图书管理工作作为校内重要的核心管理工作进行开展,并根据新形势下图书管理工作改进与优化的相关需求,构建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给予图书管理工作科学的指导,实现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保障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在进行图书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其一,要加强对图书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是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标准以及工作职责进行明确,是对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科学指导,可以对图书管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比如在图书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制度中明确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图书资源借阅情况的记录、对现有图书资源的核查与统计、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对学生喜欢的阅读内容进行系统性整理等等,通过细节化地规定图书管理工作的内容及职责,能够更好地提升图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其二,要加强对图书借阅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在以往的图书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科学及安全的图书借阅管理制度,导致图书借阅行为不规范,经常出现图书逾期未归还或者图书资源丢失、破损等问题。通过完善图书借阅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图书借阅流程,明确说明逾期未归还图书应受到怎样的处罚,或者图书损坏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赔偿等,这样的管理制度建设不仅能够让图书管理人員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约束图书借阅行为,减少图书馆图书损坏以及丢失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图书管理工作职能作用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使得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并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高校图书馆加大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优化,能够根据当前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优化及改革发展的相关需求,建设专门的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在该平台中实现对图书馆中的所有书籍资源的管理,做好对馆内图书资源的登记和分类管理,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馆内资源的情况一目了然。此外,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功能的开发与应用,比如对一些常规化的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转型与创新,如利用信息化系统功能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对学生的阅读信息进行记录,这样方便图书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偏好。在功能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来更加科学地实现对学生阅读档案信息的深度分析,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及阅读内容喜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此外要做好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安全运营管理,由于系统平台中收录了大量的电子图书资源,而且系统功能模块也在不断地开发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保障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帮助。

(四)加强人才培训

新形势下,高校在落实图书管理工作优化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图书资源的补充与优化的同时,还要注重组建一支专业、高水平、高素养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要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负责图书管理工作,要对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职业素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并实时对工作进行考核与评价,从而保障图书管理工作人才队伍的质量。此外,要注重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训,由于以往缺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部分高校图书馆并未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无法在工作过程中持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也就无法实现新形势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持续创新,因此,加强人才培训是提升人才能力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发挥着服务高校师生学习与教研工作的作用,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并且能对师生的阅读行为进行科学的管理,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基于现阶段高校师生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高校图书馆要做好对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及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技术不断丰富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构建科学健康的图书管理制度,同时借助提升信息化建设以及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展硕.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2(03):81-82.

[2]田卫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38(02):97-98.

(作者简介:王丽平,女,本科,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图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