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策略

2023-09-15周颖乐

参花(下) 2023年9期
关键词:图书智慧图书馆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应用,一方面其为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向信息化与智慧化转型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在国内起步相对较晚,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有进一步发挥指导性作用的空间,因而需要切实地关注与重视,从而为具体的建设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撑。智慧图书馆建设不同于以往的图书馆发展理念,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切实地把握其具体内涵,在既有的管理发展理念体系中进行优化,为实际的建设发展进程铺平道路。

此外,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还需切实依据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崭新发展方向做出调整和优化。当前,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已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同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全国图书馆的图书服务当中。当然,也有部分图书馆受限于多方面要素影响,在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还需相关工作人员保持关注与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如何深入理解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内涵,促进符合预期的智慧建设发展成果的实现,逐渐成为图书馆更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综述

(一)智慧图书馆概述

智慧图书馆概念的出现和成形,旨在围绕用户的图书服务需求,为其提供各种不受限制的检索与应用服务。因此可以明确,智慧图书馆建设是以用户需求为实际驱动,其服务与管理依托于互联网,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并且可以同步实现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和促进绿色图书馆建设发展。当前,智慧图书馆在物联网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可以通过人与物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图书服务体验。

(二)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向

1.以推动图书馆管理精细化发展为导向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入普及应用的社会环境下,以社会公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图书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图书服务需求,图书馆在进行智慧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切实地围绕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的精细化与标准化发展进行,以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图书服务体验。与此同时,社会公众越发分众化和差异化的图书服务需求也为图书馆发展建设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更需要图书馆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需求,切实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服务管理精细化及标准化的变化和发展,以便适应社会公众图书服务需求的变化。

2.确保文献服务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建设

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图书服务中的基础性服务。在智慧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应当切实推动文献服务实现更加符合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效能表现。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从文献服务相关的信息化设施建设着手,确保文献服务可以在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撑下,高效服务于社会公众文献服务使用需求的满足过程。同时,要充分考虑智慧化的建设发展目标,从智慧化转型角度出发,促进文献服务形式不断转变,与智慧化图书馆相契合,以确保在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文献服务可以满足社会公众新的需求。

3.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机构和公众性机构,其服务宗旨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极为重视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彰显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服务价值的落实程度,并且会直观地影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效率和效果,在推动智慧图书馆实现有效建设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全面考量,从更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角度出发,确保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能够加快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在有效引入智慧化技术的同时,将满足社会公众图书服务需求和扩大社会影响力视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抓手。

三、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中的问题

(一)图书馆自动化服务水平未达预期

当前,很多智慧图书馆已经在自动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实现了借还书服务的自动化与自助化运行,在图书服务效能表现方面得到稳步的提升和发展。而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图书馆受制于多方面要素影响,未能在自动化服务水平方面取得发展,仍需要使用人工图书服务作为辅助,这便对社会公众的智慧图书馆利用体验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人工图书服务与智慧图书馆的新型服务模式有所冲突,会为馆员带来较为沉重的工作负担,进而影响馆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智慧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体系建设尚需完善

当前,智慧图书馆发展建设理念已经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在图书服务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而国内在智慧图书馆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仍未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难以为具体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性的有力支撑。因此,需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针对智慧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效的健全和完善,以便从理论研究层面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促使其发展更加顺畅。

(三)信息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应当得到保障

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图书馆一方面在图书服务的实际提供过程中得到了诸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也需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数据隐私安全问题,需要切实提供有力的保障。而当前,很多图书馆在实际建设、发展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未对信息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这难免会为使用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公众带来一定的困扰,可能会造成浏览记录甚至是个人信息的泄露。对此,图书馆需要提高对信息数据隐私安全問题的重视,加强数据安全方面的建设和维护。

(四)智慧图书馆人才数量及素养表现较不足

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而言,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直接影响智慧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落实和建设发展的质量。基于此,图书馆管理层要切实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当前,很多智慧图书馆在实际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人才数量不足,对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有序进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引起重视。

四、智慧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从顶层设计的宏观角度出发进行统筹与规划

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规划落实智慧化建设发展时,需要综合性地涵盖人员素养、读者需求和人文关怀三大服务要素。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进行宏观统筹与规划,使图书馆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保持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的发展态势。图书馆管理层应当优先针对既有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理念与方式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和思考,针对其中不利于进一步实现智慧化发展的部分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便确保创新性的科学发展理念,为图书馆的智慧化建设发展过程铺平道路。

(二)围绕资源整合为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建设赋能

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通常来说,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在分布上大多较为分散,不同类别的馆藏资源甚至可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储存和查阅服务。各种馆藏资源之间独立运行,以服务不同读者的图书服务需求。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馆藏资源的存储空间,也不利于其保护和使用。基于此,对馆藏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更进一步地发挥馆藏资源的作用,并促进智慧图书馆资源互联互通的实现。同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对资源整合需要形成系统的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馆藏资源、用户之间的深度联系,并将其整体性地纳入智慧图书馆资源管理体系当中。

(三)引入互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化发展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本就诞生在互联网普及的基础上,因此其建设发展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图书馆相关的互联网新技术和新成果保持关注和学习,并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予以引入和应用,从而快速适应智慧图书馆的运行模式,有效地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也要加强互联网设备的建设,并从馆员和读者两个维度考虑,促进其使用观念的形成,从而为自动化图书服务提供支撑。

(四)切实维护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在智慧图书馆中,信息数据的流通更加便捷也更加开放,一方面为用户的图书服务利用体验提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用户信息数据的隐私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因此,为确保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稳定,维护公众的信息安全,图书馆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出发,有效建设安全防护体系,为用户信息数据的隐私安全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生产建设,对数据存储设备和互联网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避免因硬件设备故障发生数据泄漏;另一方面,要健全建设网络防火墙和相关的安全防护软件,保护好网络存储数据和云存储数据。双管齐下,不断提升智慧图书馆信息安全防护水平。

(五)围绕智慧化建设发展,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从多种渠道出发,加强对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既有馆员的培养,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智慧化发展过程中具备与之相对应的素养和能力。一方面,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定期面向馆员进行专业化图书服务素养培训和信息化培训,推进其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也要发挥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以线上招聘、线上培训拓展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形式和渠道,并与其他图书馆开展线上交流与合作。要通过多种形式,着力建设出一支能适应时代发展,满足智慧化图书馆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五、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广泛且深入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圖书馆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崭新抓手。基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深入把握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具体内涵,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方向出发,以推动图书馆管理精细化发展为导向,确保文献服务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建设,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从多方面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保持跟进和重视,并及时发现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诸如图书馆自动化服务水平及质量未达预期、智慧图书馆相关的理论体系建设尚需完善、信息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未得到保障、智慧图书馆人才数量不足,等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确保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质量。最后,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从顶层设计的宏观角度出发进行统筹与规划,围绕资源整合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赋能,引入新型互联网信息技术助力智慧化发展,保障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强化馆员队伍建设力度,多途径进行实践策略的探索和尝试,以确保智慧图书馆可以得到有效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佟彤,叶鹰.AI 2.0时代智慧图书馆的GPT技术驱动创新[J].图书馆杂志,2023,42(05):4-8.

[2]胡娟,柯平.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中的图书馆总分馆智慧化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67(05):69-77.

[3]高丽娟.“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研究——以T市图书馆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3,42(04):151-153.

[4]郭亚军,郭一若,李帅,等.ChatGPT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特征、场景与路径[J].图书馆建设,2023(02):30-39+78.

[5]秦顺,戴柏清,高旭,等.“数字中国”整体布局下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图景[J].图书馆论坛,2023,43(06):5-17.

[6]王静.智慧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究[J].参花(上),2022(06):95-97.

[7]林翠萍.数据赋能的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的实践与探索——以深圳市龙岗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3(01):81-85.

[8]蔡子凡,蔚海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演进历程及其图书馆智慧服务应用场景[J].图书馆杂志,2023,42(04):34-43+135-136.

[9]刘琳琳.智慧图书馆的业务重组与数据管理——《智慧图书馆探索与实践》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46(07):202.

(作者简介:周颖乐,女,硕士研究生,中共江西省委党校,馆员,研究方向:红色文化传播与阅读推广)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图书智慧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有智慧的羊
去图书馆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