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14高燕秋

全科护理 2023年25期
关键词:育儿学历条目

高燕秋

分娩是每位母亲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母亲分娩后通常经过复杂的生理、心理变化,不仅要忍受分娩带来的身体创伤,更需要向母亲角色转变,学习育儿知识和技能[1]。婴儿母亲常具有不同程度的育儿焦虑感和育儿困难感,影响养育质量及母婴健康[2]。而婴儿期通常被认为是“育儿困难高峰期”,此期婴儿处于动作和神经发育的重要阶段,其身心发育是否健全与照护者的养育质量息息相关[3]。给予婴儿母亲及时的育儿支持,缓解其焦虑感和困难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现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产科临床医务人员制订针对性的育儿健康宣教和照护方案提供依据,促进产褥期母亲的身心健康及婴儿的生长发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6月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医院分娩的130名产妇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婴儿健康且母婴同室;2)知情同意;3)有一定的中文读写能力。排除标准:1)母婴分室;2)产前及产后诊断为焦虑或抑郁状态;3)填写问卷中断或未认真填写问卷者。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学历、月收入、工作情况、家庭结构、分娩方式、孕期检查是否异常、婴儿性别、产次、配偶情况等资料。

1.2.2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问卷

采用由夏幸阁等[4]翻译的中文版婴儿母亲育儿支持问卷,中文版问卷修订后包括育儿困难(7个条目)、家庭支持(18个条目)、自身情况(13个条目)、丈夫情况(9个条目)及婴儿情况(10个条目)5个维度共57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不符合”到“符合”依次计1~4分,反向条目采用反向计分,根据每个维度实际条目总分与维度理论总分的比值计算每个维度的标准分(1~5分),比值≤0.05计1分,0.06~0.30计2分,0.31~0.69计3分,0.70~0.94计4分,≥0.95计5分。标准分越高说明婴儿母亲越消极,育儿困难维度标准分为5分或5个维度标准分均≥4分提示应及时给予婴儿母亲育儿方面的支持。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54,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3~0.925,均大于0.800。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问卷填写采用匿名方式,对符合标准的产妇,由责任护士征求其同意后,向其解释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要求,并按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填写,通过设置每题必答的形式保证问卷调查的完整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现状

共发放1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98.48%。参与本研究调查的130名婴儿母亲的育儿支持问卷总分为(12.90±1.47)分。其中育儿困难维度得分为(2.78±0.47)分;家庭支持维度得分为(2.55±0.50)分;自身情况维度得分为(2.62±0.49)分;丈夫情况维度得分为(2.35±0.48)分;婴儿情况维度得分为(2.61±0.49)分。见表1。

表1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问卷得分(n=130) 单位:分

2.2 影响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月收入、工作情况、孕期检查是否异常婴儿母亲育儿支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影响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3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婴儿母亲育儿支持问卷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3)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P<0.05),表明月收入、学历、工作情况是影响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的重要因素。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4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现状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显示,婴儿母亲育儿支持总分为(12.90±1.47)分,育儿困难、家庭支持、自身情况、丈夫情况、婴儿情况5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与张冰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产后婴儿母亲育儿支持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科医护人员在婴儿母亲育儿过程中应多与其沟通,评估其育儿信心、育儿行为及育儿水平,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婴儿母亲及亲属进行育儿指导和宣教,以促进婴儿母亲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建立家庭支持系统,共同做好育儿工作。

3.2 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学历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越低的婴儿母亲,育儿方面越消极,越有必要为其提供及时的育儿支持。分析原因:一方面,学历越高的婴儿母亲孕前及孕期获得育儿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和方法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科学育儿理念和早期教育的方法,分娩后更能得心应手,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低[6]。另一方面,学历越高的婴儿母亲更加自信,遇到问题解决的态度更端正、方式更合理,因此对待分娩后角色转换的特殊时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善于利用较多的社会资源为自身寻求帮助,比如通过现场咨询及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和困难,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低[7]。反之,学历越低的母亲,自身积累的早教经验越薄弱,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基本需求,而专注于育儿的参与感欠缺[8],不能很好进行情感与精神方面的亲子交流,加之其他方面需求不能满足而产生压力感,当现有资源和能力不足以处理母亲角色转变及其需求时,她将感受到更多的育儿困惑和压力,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高[9]。因此,产科护士针对此类人群应进行基础育儿知识和经验的分享,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鼓励其袒露内心疑虑和困难,给予个性化指导,增强育儿信心,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10]。

3.2.2 月收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月收入是婴儿母亲育儿支持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显示,育儿压力感和困难感与婴儿母亲社会经济地位有显著关系,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婴儿母亲,育儿压力和困难感越高,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婴儿母亲的育儿焦虑感越低,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低[11]。收入越高的家庭来自物质方面的压力就越小,婴儿母亲及家属就有耐心专注于育儿的参与感[12]。在提供基本吃、穿、用的基础上,更着重于长远的考虑,如教育及兴趣特长的培养,这些都基于金钱的支持。而收入较低的家庭,婴儿母亲的需求和期望与现实情况相冲突,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母亲角色的胜任感及效能感降低[13],对育儿支持方面的需求越高。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母亲角色达成呈正相关,加强产褥期产妇的社会支持,如政府给予生育保险及津贴等,可促进婴儿母亲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给予婴儿更好的照顾。育儿支持是初产妇克服产后诸多困难的有效资源,充分的育儿支持有助于初产妇获得知识,提高自信,缓解育儿压力以及减轻负担[14]。

3.2.3 工作情况

本研究中全职工作的母亲比暂不工作的母亲需要更多的育儿支持,与景雪冰等[15]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全职工作的母亲在平衡工作与育儿时感到困难,婴儿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着较多的育儿重任,丧偶式育儿的现象比比皆是,加重了婴儿母亲的育儿压力[16]。护理人员应鼓励配偶、亲属等积极与产妇探讨育儿方面的问题,为婴儿母亲提供育儿支持,使其能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支持,缓解育儿压力。护士在给予专业育儿支持时要注意帮助改善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分工结构,鼓励家属参与婴儿照护工作,减轻婴儿母亲的育儿压力[17]。

4 小结

婴儿母亲缺乏育儿知识和技能,在育儿方面存在困惑,可导致婴儿母亲的育儿信心减弱,不安和困难感随之上升[18]。学历越低、收入越少、全职工作的婴儿母亲,育儿困难感越强烈,对育儿支持的需求越高。因此,产科临床护士应充分了解婴儿母亲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心理护理和支持[19];针对婴儿母亲想要了解或所欠缺的育儿知识和理念,给予详细讲解;对受教育程度低及接受能力差的婴儿母亲及其家属,应手把手进行护理操作演示,使育儿技能更直观、更易让人接受。鼓励婴儿母亲向他人寻求帮助,促进积极的情感分享和交流,同时鼓励配偶及亲属参与育儿过程,并给予婴儿母亲精神和实际行动上的支持与帮助,使其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减少不良情绪影响,促进婴儿和母亲身心健康[6]。本研究的不足在于为横断面研究,样本量较小,调查对象均来自同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以后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育儿学历条目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偷偷摸摸育儿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知识无力感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