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人星光

2023-09-14王萌繁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拐杖小人物习作

王萌繁

文题亮相

2023年,社区文化宣传栏目推出社区公众号“凡人星光”,号召社区中的少年来写一写身边熟悉的小人物(可以是保姆、商贩、快递员、外卖员……),去发现他们的亮点,以表达你对他们的理解、尊重、赞美……

阅读上面的文字,联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50分)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写作步骤

一、明确写作对象

本题的写作对象是身边熟悉的小人物——最好是有过深入了解的小人物,对他(她)的情感可以是理解、尊重、赞美等,要尽量塑造出立体、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避免人物模式化、扁平化。

二、明确意图,形成思路

写作时,要先确定你想要描绘的小人物的特点有哪些,想要突出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或需要使用哪些写作方法凸显人物特征,力求表现出人物的整体精神风貌,将人物写“活”。

三、组织素材,抓住细节

选取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安排,尽量做到详略得当。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的细微具体的刻画。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等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写作本文题,要对最能突出人物品格的事件进行详细描绘,选取以小见大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加以刻画,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尽可能同时满足真实、典型、生动的要求,做到聚焦传神。

作文展示

最结实的拐杖

刘国翔

要不是亲身经历,我可能也不大相信,一个年过八旬的抗战老兵,用一根六十多年的老拐杖守小区大门,一守就是十年。这守护一方平安的耐性和执着也只有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才能有吧。

满头白发的王爷爷年事已高,却是我们小区最忠实的守护者。他平时话不多,但总面带微笑,无论何时何地见到他都拄着拐杖。那拐杖跟他一样老,正面刻着六个大字——“致最可爱的人”。虽木已朽、字已糊,但王爷爷仍然夜以继日地精心呵护着它。他跟我说:“孩子,这拐杖是我的连长亲手雕刻好送给我的,说老了之后有大用。你别看它已经老了,还结实得很嘞。”当时我还半信半疑,直到它救了我一命之后,我就对它另眼相看了。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一天放学回家,刚进小区大门,忽然听到几声犬吠,转头一看,是三楼杨大爷养的那几条大狗之一,没有拴绳。那狗与我有些距离,我正转身要跑,它却如旋风般朝我扑来。我见势不妙,准备将计就计低头捡石子吓唬它,可却不小心打了个趔趄,心想,这回完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一旁伸出一根老拐杖,大狗“咔嚓”一口咬住了这根拐杖。紧接着一个老人的身影挡在了我跟狗之间,挥舞着右手大喊道:“去!去!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牛肉干在狗面前晃了晃,然后扔出去老远,大狗立马飞奔过去吃起牛肉干来。这时,狗主人杨大爷也终于赶到了,将狗拴住,并狠狠责骂起来。

我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才发现为我挡住狗的原来是王爷爷。看着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样子,我感激不已,“王爷爷,太谢谢您了!”王爷爷却摆摆手,举起自己的老拐杖说:“要谢就谢它吧。”拐杖上有一排清晰的狗牙印,要不是它,这牙印此时已经在我的腿上了。

这次,我可算见识到了这根老拐杖的厉害了。它有着像王爷爷年轻时,以及与王爷爷一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千千万万战士们一样的钢铁般顽强的意志。

这时,小区里的居民们聚拢过来,通过他们的谈论,我才知道,王爷爷以前还用拐杖拦过俯冲下来的滑板,将垂下来的电线挑到安全的地方,真是见义勇为的好榜样!难怪王爷爷会获得“最美小区工作者”称号。

后来我还得知,王爷爷当年在攻占上甘岭高地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可与此同时,也被炮弹震聋了右耳,左腿中弹,落下了残疾,这或许也是连长送给他拐杖的原因吧。

这拐杖是最结实的,它像王爷爷一样坦坦荡荡、坚贞不屈。

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王爷爷也是我见过的“最可爱”且最可敬的人。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模拟评分:46分

得分理由:习作以“拐杖”这一线索贯串始终,讲述了参与朝鲜战争的志愿军战士王爷爷老有所为,用一根拐杖帮助大家的温暖故事。内容上详略安排得当,小作者熟练地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得非常细致,并在故事结尾揭秘拐杖的由来,将情节推至高潮。习作借物喻人,用结实的拐杖赞颂了王爷爷坚毅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读来耐人寻味。

失分理由:习作前面对拐杖的描述过于细致,悬念设置不足,可将这部分更多地放到最后再揭晓,习作将更具可读性。

关于“打工人”

李思玙

北京,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它容纳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之中,有精明老练的商人,也有兢兢業业的白领,还有许许多多的“打工人”——虽然奔波辛苦,却始终以一颗炽热的心,爱着自己的工作。

我曾在电梯里遇到过一个外卖员叔叔,他皮肤黝黑,脸上脏兮兮的,头发都花白了,手上布满了老茧和伤痕,然而他眼中却充满了光亮。即使再劳累,他也依然认真仔细地送好每一份外卖。

第一次“偶遇”他,是他在电梯里问我,“4号房往哪边走?”“出电梯门右转,左手边第二户。”我回答道。他一边对我连声道谢,一边用手揩去额头上的汗珠,又将外套拉链拉开,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T恤。零下十几度的天,他穿着已经被汗液全部浸湿了的T恤衫,担心的却是“超时可不好,别让人家等”。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没再见过他。直到某一天在电梯,我又遇见了手拎四五个袋子、满头大汗的他。他焦急地盯着手机屏幕自言自语道:“别不接电话啊,送不到可就麻烦了。”听到他说这话,我奇怪地问道:“客户不接电话也会扣钱吗?”他转过身来冲我嘿嘿一笑,“客户三次不接电话会扣钱的,今儿送了好几单都这样,也是没办法的事……”通过他眼角细密的鱼尾纹,我似乎看到了他在阳光下骑着外卖车飞一般的在城市中来回穿梭的身影,看到了他因客户不接电话送餐超时而被罚款时眼神中的焦急和无奈。

后来有一次,我下楼扔垃圾时,还遇到过刚送完餐的他。正好赶上他在跟家人视频:“妈,您身体好些了吗?”“好多了,你上次回家,给我带的膏药我用着呢。现在医生都夸我恢复得特别好……”他憨厚地笑了。“你这天天送外卖跑来跑去的,累不累啊?”“没事!我在这边儿啊,可好了!”说罢,他对着镜头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好像一切的不顺心都能被这大大的笑容赶走似的。

这时,电话响起,他急忙结束和母亲的通话,骑上车离开了。看着他匆匆远去的背影,我一时有些感慨。这样普通的“打工人”能在如此辛苦的生活中找到“好”的理由,我为他高兴,也为之感动。

打工实不易,奋斗永不息。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模拟评分:45分

得分理由:与快递员叔叔的几次偶遇,给小作者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也带来了不同的情感体验。小作者抓住典型事例,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神态描写将快递员叔叔吃苦耐劳、朴实憨厚、“报喜不报忧”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也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此外,小作者善用联想,“脑补”了外卖员叔叔在城市中来回穿梭的画面,虚实结合,给习作增色不少。

失分理由:文中虽展现出了“打工人”的不容易,但小作者本人在整个事件中参与度不高,如果能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给读者的体会想必会更深刻,表达的内容也会更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拐杖小人物习作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爷爷的多功能“拐杖”
不倒拐杖,让老人出行更方便
多功能运动拐杖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