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的研究

2023-09-13孙琳琳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因性灵性人性化

孙琳琳(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占据首位[1-2]。化疗是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其能通过杀灭癌细胞来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但化疗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伤性事件,无论从躯体的疼痛还是心理的打击,都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使其出现明显的癌因性疲乏,降低其生存质量[3-4]。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是一种侧重于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的照护模式,其能以爱心关怀、专业知识和积极态度为癌症患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层面的帮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5]。但从现阶段研究来看,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尚浅,故本次研究将该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并发现该干预模式对癌因性疲乏有积极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7月本院接收的15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75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共同诊断为肺癌;患者均为首次化疗,且化疗次数大于2次;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意识清醒,具备正常理解交流能力。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精神障碍;研究依从性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试验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33-64岁,平均(50.12±11.18)岁;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25例,Ⅲ期28例,Ⅳ期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3例,初中18例,高中或中专19例,大专及以上15例。对照组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31-63岁,平均(50.39±11.21)岁;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26例,Ⅲ期30例,Ⅳ期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5例,初中20例,高中或中专17例,大专及以上1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在患者化疗期间,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对方法等。同时,加强用药指导,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饮食管理,并耐心为患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由肺癌化疗科主任、主管医师、护士、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组成一体化人性干预小组,召开小组会议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全方面评估,通过讨论、分析后制定相关干预措施。相关措施如下:①身体护理: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的身体不适。化疗前,护士对患者进行恶心呕吐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上报于医师,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止吐方案,护士则遵医嘱予以用药,以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若患者出现骨髓抑制,则需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若骨髓抑制严重,则必须停止化疗,并予以保护性隔离。②心理护理:定期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由心理医师对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患者在感受到不良心理状况时也可自行求助心理医师。对存在明显负性情绪患者,心理医师可通过中心疗法加强与患者交流,以改善其心理状况。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掌握患者积极关注的事物,并结合其积极关注事物进行针对性沟通,帮助患者舒缓情绪。③社会/家庭干预:护士与患者家属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同时,向患者开展同伴教育,让抗癌俱乐部的志愿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经验分享等,分享自身乐观积极面对生活、疾病的态度。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团体活动,以放松患者身心,并帮助患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提高社会支持度。④灵性护理:对每一位患者进行1次/周的灵性交流,每次交流时间为30min,主要聆听患者讲述自身的经历、顾虑、生活日常、内心状况及精神信仰等,根据患者的讲述情况帮助患者深入、客观地看待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1.3.1 癌因性疲乏 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6]评估,该表包括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三个维度,共1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4分评分法,总分为60分,分值越高说明癌因性疲乏越严重。

1.3.2 生存质量 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7]进行评估,内容包括5个功能子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为了使各领域得分可相互比较,采用极差化方法机械能线性交换,将粗积分转化为0-100分标准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3.3 希望水平 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8]评估,该表包括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行为三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4分评分法,总分48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希望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癌因性疲乏 干预前,两组的CFS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试验组的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癌因性疲乏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癌因性疲乏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n=75)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对照组12.39±2.0910.18±1.87*11.85±2.0310.25±1.89*20.58±4.8718.25±4.26*试验组12.12±2.019.36±1.75*11.63±2.019.32±1.78*20.73±4.9216.03±4.11*t 0.8062.7730.6673.1020.1893.248 P 0.4210.0060.5060.0020.8510.001

2.2 对比两组的生存质量 干预前,两组的QLQ-C30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试验组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存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生存质量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n=75)QLQ-C30干预前干预3个月对照组63.28±5.4465.82±5.67*试验组62.81±5.3269.15±5.89*t 0.5353.527 P 0.5940.001

2.3 对比两组的希望水平 干预前,两组的Herth希望量表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3个月,试验组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希望水平比较(±s分)

表3 两组的希望水平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P<0.05。

组别(n=75)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行为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干预前干预3个月对照组7.54±2.158.73±2.23*8.25±2.279.83±2.38*8.05±2.219.03±2.21*试验组7.83±2.1810.05±2.45*8.41±2.2911.14±2.51*7.93±2.1810.22±2.27*t 0.8203.4510.4303.2800.3353.253 P 0.4130.0010.6680.0010.7380.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经化疗后肺癌患者的生存周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而在治疗和康复期间,患者依旧长期遭受疾病症状、化疗副作用、医疗费用、感到生存无望等困扰,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癌因性疲乏[9-10]。姚利[11]等学者研究表明,肺癌首次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44.9%-50.4%。可见,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较高。

当肺癌化疗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时,其灵性健康也会出现一定问题。灵性健康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示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需要得到全面的照护,以达到身-心-社-灵的和谐统一[12-13]。故本次研究在肺癌化疗患者中提出了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结果表明,干预3个月,试验组的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能有效减轻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与化疗副作用、负性情绪、医疗费用等影响密切相关。而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主要从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四个层面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身体层面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化疗副作用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心理层面护理能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在化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且心理医师的参与能为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14]。社会/家庭层面干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家庭精神支持,还能帮助患者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使其社会利用度提高,通过病友交流来改变自身消极态度。每一位患者对灵性的需求程度和形式各不相同,对患者每周开展1次灵性交流,能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的灵性健康状况。通过身、心、社、灵四个层面的全方位照护,能让患者达到身-心-社-灵的和谐统一,从而利于减轻其癌因性疲乏。此外,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存质量、希望水平等。汤雅洁[15]等学者指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越严重,表示其生存质量越差。吴林珂[16]等学者研究发现,肺癌化疗期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是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其生存质量、希望水平的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癌因性疲乏程度[17-19]。经本次研究干预3个月后发现,试验组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能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希望水平,这主要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减轻有关。

综上所述,身、心、社、灵四位一体人性化干预模式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中,能通过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来提高其生存质量和希望水平。但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少,价值样本选取是否合理还有待商讨,后续还需纳入更多样本以保证研究样本多样性,从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因性灵性人性化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