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LISA实验中微量加样量对检测丙肝抗体的影响评价

2023-09-13陈文花南昌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南昌330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丙肝抗原标本

陈文花(南昌市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丙肝是常见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主要经过输血、针刺等渠道传播,呈现出全球性流行趋势,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肝硬化等,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丙肝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早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对于及早干预治疗丙型肝炎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选择ELISA方法进行测定,而很多医疗机构在实验中仍然使用手工加样方法处理。手工加样会影响加样量的标准性,加样量不规范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因此需要重视加样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加强对加样量的控制和校正,积极防范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本文于本中心2021年3月-2022年10月的血液样本中随机抽取5份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年3月-2022年10月检测的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中随机抽取5份作为样本,均使用北京万泰HCV-AB检测试剂盒。使用MK3酶标仪、finnpipette加样枪、水浴箱实验。

1.2 方法 在反应板上排板5×6共30孔,按照S/CO浓度从低向高进行编号,并添加100μL丙肝抗体稀释液。1排为1号标本,5孔分别取样6μL、8μL、10μL、12μL、14μL。2排为2号标本,5孔分别取样6μL、8μL、10μL、12μL、14μL。3排为3号标本,5孔分别取样6μL、8μL、10μL、12μL、14μL。4排为4号标本,5孔分别取样6μL、8μL、10μL、12μL、14μL。5排为5号标本,5孔分别取样6μL、8μL、10μL、12μL、14μL。6排为对照组,5孔分别为空白对照、阴性、阳性、阳性、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S/CO值结果:1号和5号样本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结果变化不大,即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变化不存在线性关系。2号、3号和4号样本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也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即随着样本加样量增加,S/CO值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在3号样本中,加样量不足(≤8μL)时,S/CO值<1,为阴性。当S/CO值在加样量<6μL和>14μL时,加样量变化对于S/CO结果无明显影响。详见表1。

表1 各组S/CO值结果

3 讨论

丙肝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根据数据统计,全球发病率约为3%,每年新发患者达到3.5万例之多,是威胁人们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疾病[2]。HCV感染后,通过免疫介导或者直接损伤,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可出现肝细胞坏死以及淋巴细胞浸润表现,形成纤维组织增生。患者患病后随着病程发展,可能会出现肝纤维化以及慢性炎症,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以及肝硬化。近年来,丙肝患者死亡率持续升高,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主要通过丙肝病毒抗体进行检查。及早筛查则能早期展开干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规避不良结局有着重要意义。

HCV作为有包膜结构的病毒,其基因组由线性单股正链RNA构成,由于HCV复制主要受到RNA聚合酶所影响,但RNA聚合酶由于缺乏校正活性,极容易出现突变,形成免疫逃逸,基因组各个变异程度不同。感染HCV病毒后,人体免疫应答并不会立刻发生反应,因此急性感染症状轻微。一般在感染1周后会出现较高病毒滴度,但之后便会出现减缓,滴度峰值低于乙肝病毒感染[3]。在感染8-12周后,患者一般可以检测出HCV特异性抗体,病毒滴度降低。大部分患者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慢性丙肝,病毒滴度相对稳定,只有少部分患者感染后可以恢复健康,在检测中无法检测出HCV RNA。即使已经经过治疗的HCV患者,其丙肝特异性抗体仍然无法消失,可能持续至10年以后。在临床检测中主要使用ELISA方法进行监测,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操作快速、简便,是免疫学检查中最常见的方法,目前乙肝五项、丙肝以及HIV等病毒抗体检测均通过ELISA方法进行实验。

ELISA检测方法能够利用包被抗原以及夹心抗原的方式进行检测,有效提高了检测特异性。该方法可以对IgG抗体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检测IgM抗体,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窗口期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灵敏程度。首先,固相载体吸附抗原可以结合特异性抗体,在固相载体上发生抗体反应,可以检出特异性抗体。酶标抗原主要经过免疫反应以及化学反应让抗原和酶形成结合物。改良过碘酸钠法可以标记HRP(过氧化物酶),作为一种糖蛋白,过碘酸钠将无关多糖羟基进行氧化反应,形成醛基,醛基活性高,结合抗原游离氨基,可以得到HRP-CH2-NH-IgG[4]。抗体和酶发生结合反应后,添加硼氢化钠进行还原反应,可以得到酶标记物。该方法可以提高酶标记物的产率,是常见的标记抗体使用方法。戊二醛交联标记法是利用交联剂结合抗原和酶,抗原分子以及酶分子分别结合。两种标记方法都依赖于氨基、抗原分子和酶的结合。丙肝抗原的B细胞位点是HCV衣壳蛋白,属于强碱性蛋白,有着丰富的碱性氨基酸。如果直接标记抗原,将会造成位点抗原表位受到封闭,进而对检测敏感度产生影响。因此,ELISA检测方法重组连接硫氧还蛋白(TRX)以及HCV抗原,通过TRXmAb和桥蛋白TRX的反应,促进HCV抗原蛋白通过酶标记物形成复合物,可以对HCV抗原标记,进行检测。

目前ELISA方法作为丙肝病毒最常见的检测和诊断方法,也用于评估临床治疗效果,但ELISA检测结果受到实验操作的影响,其中加样量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加样量的多少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若减少加样量,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若加样量增加,则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可能造成临床误诊的情况,加样量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仍然采取手工加样方式进行检测,人工目测和操作很难准确控制加样量,这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加样量变化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展开研究,于我中心的采集样本中随机选取5份样本,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样本量进行对比实验。经过本文统计,1号和5号样本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结果变化不大,即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变化不存在线性关系。2号、3号和4号样本随着加样量增加,S/CO值也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即随着样本加样量增加,S/CO值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在3号样本中,加样量不足(≤8μL)时,S/CO值<1,为阴性。当S/CO值在加样量<6μL和>14μL时,加样量变化对于S/CO结果无明显影响。证实当标本S/CO值在加样量<6μL和>14μL时,加样量变化并未对测定结果产生明显影响。但当标本S/CO值为0.3-7时,随着样本量增加,S/CO值也明显提高,受到加样量多少的影响,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ELISA实验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加样枪校正控制,加强对加样量操作的管理,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高质量意识,能够严格控制加样量,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ELISA检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采集样本。一般情况下检验以血清为样本,采集血清样本要注意避免发生溶血反应,由于红细胞在溶解时可能会释放过氧化物酶,在ELISA测定中,溶血标本可能会异常显色,血清标本检测时如果受到污染,也可能会表现出假阳性反应。若血样标本存放时间过长,造成IgG聚合为多聚体,测定中则易造成假阳性反应。一般情况下,5d内采集的血样应保存于4℃环境下,若血样采集时间超过1周,则需要在低温环境下保存。②准备试剂。根据试剂盒说明,准备相关试剂。ELISA方法中主要使用去离子水或者蒸馏水,取出试剂后,放置在室温环境下备用,其余试剂均放置于冰箱中冷藏管理。③加样量。ELISA方法需要重复3次加样处理,包括添加标本、添加底物以及添加酶结合物。在加样过程中需要在板孔底部加样,避免在孔壁上加物,注意避免样本产生气泡或者溅出。使用微量加样器添加标本,按照实验规定量加样处理,每次添加标本都需要更换吸嘴,预防交叉污染的出现。稀释血清需要提前进行稀释,在试管内进行稀释后再加样。板孔应添加稀释液,再添加血清,使用振荡器进行震荡处理,确保充分混合。④保温。一般情况下包括两次抗体反应,添加标本以及添加酶结合物后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只存在于固相表面。抗体包被夹心方法将样本加入板孔之中,抗原没有同等机会结合固相抗体,贴近于孔壁位置的抗原可以和抗体结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扩散反应后才能达到平衡。使用37℃水浴反应,将ELISA板放置于水浴箱中,让温度作用,使其达到快速平衡。为了避免受热蒸发,要使用封板条将反应孔封住处理。若使用保温箱设备,则将ELISA反应板放置于湿纱布之上,经过水浴或者湿盒温育,反应板都不能叠放,保证反应板温度可以达到平衡,并注意温育时间以及温度按照规定设计。⑤洗涤。ELISA方法通过洗涤作用促进酶标记物的分离以及结合,在洗涤处理后,将板孔中的残留清除掉,以吸附干扰物质,并在洗涤过程中将蛋白质吸附洗涤下来。洗涤在实验过程中十分关键,若洗涤操作质量不佳,也可能引起假阳性的问题。如血液凝固不全,存在纤维吸附的问题,洗板不充分,造成非固相酶残留,引起非特异性显色的问题,而显色过深可能会显示出假阳性的结果。在洗板后要注意观察板孔内是否存在残留问题,避免出现假阳性。使用的洗液均需要现配置,否则储存时间过长也容易引起混浊或者形成絮状物,容易出现堵孔的问题。按照说明书要求保证洗涤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洗涤时间,可以避免假阳性的问题。⑥比色。显色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色,以酶标仪测定结果,不能根据目测结果判定。并注意观察各孔比色液体积是否一致,否则可能产生误差。如果比色液体积过少,液面低可能和孔内壁形成折光,造成吸光度的提高。因此测定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显色剂的添加剂量。

因此,在ELISA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质量,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准确,对丙肝检测结果负责,降低假阳性率。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ELISA方法测定丙肝抗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技术要求,使用稳定试剂以及先进设备,更需要保证加样量的准确值,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加样处理,避免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结果。

猜你喜欢

丙肝抗原标本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