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3-09-13刘婧婕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30011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克雷伯艾滋病病原菌

刘婧婕(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 30011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1-2]。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患者的菌群分布和不敏感非常复杂。如果病毒感染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3]。为了更好地了解艾滋病传播的菌群分布情况以及它们对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收集整理相应资料,主要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导管留置情况、病原菌信息、药物敏感等数据。共收集病例268例,男性163例,女性105例,年龄为18-83岁,之后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52例,年龄为18-82岁,平均(47.15±8.27)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53例,年龄为19-83岁,平均(47.86±8.45)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 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国际通用的法国梅里埃VITEK2-compact细胞鉴定仪,并采用了原装的药敏卡。对于一些特殊菌株,则采用了手工生化实验来鉴别。这些菌株都是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常规选用的。

本研究采用MIC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且使用相同的试验方式来确保结论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此外,我们在同一个诊所收集的各种标本也使用了相同的方法,以确保各种标本和诊断的一致性。血液培养则使用了法国梅里埃集团制造的BacT/ALERT3D。

通用多重耐药菌定义是指当一种菌株对多种药物具有不敏感性,包含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且对这些药物都具有抗药性时才被认定为多重耐药菌。

1.3 观察指标 观察2019年-2020年期间我院艾滋病分布情况,探讨本研究选取标本的来源情况、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和计算所有信息,以χ2检验计数数据。当统计分析结论P<0.05时,认为这些数据分析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菌株分布情况 本研究2019年-2020年期间共培养出阳性结果3264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254株,位居前三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5 6 8 株(45.30%)、大肠埃希菌276株(22.01%)、肺炎克雷伯菌231株(18.4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株(11.32%)、鲍曼复合群不动杆菌6株(0.48%)、阴沟肠杆菌和粘质沙雷菌均为3株(0.24%)、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1.83%)、鹑鸡肠球菌2株(0.16%),具体见表1。

表1 2019年-2020年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

2.2 标本来源分布 本研究共分离出1254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主要来源于痰液培养,共1127株,占比为89.87%,之后是尿液培养,共63株,占比为5.02%,分泌物培养22株,占比为1.75%,血液培养16株,占比1.28%,腹水培养10株,占比为0.8%,脑脊液培养9株,占比为0.72%,最后是胸水培养,共7株,占比为0.56%,具体见表2。

表2 标本来源分布情况

2.3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分离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最为多见,共568株,占全部菌株45.30%,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81.87%,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57.57%,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79.93%,除此之外,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曲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具体见表3。

2.4 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共分离大肠埃希菌276株,占全部菌株22.01%,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66.3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7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17.39%,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80.07%,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9.86%,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83.70%,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81.88%,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3.70%,具体见表4。

表4 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

2.5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42株,占全部菌株11.32%,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64.79%,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3.38%,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52.82%,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00.00%,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73.24%,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0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1.97%,具体见表5。

表5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

2.6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231株,占全部菌株18.42%,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49.78%,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35%,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9.52%,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84.85%,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66.67%,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67.97%,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87.02%,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29.00%,具体见表6。

表6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2.7 金黄色葡萄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占全部菌株1.83%,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73.91%,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5.22%,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4.35%,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60.87%,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73.91%,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34.78%,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17.39%,具体见表7。

表7 金黄色葡萄菌耐药情况

3 讨论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类机会性病毒感染的影响,一旦进入艾滋病期,可能会出现多种病原菌的传播,而这些病原菌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4],其中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的比例高达35%,这一比例或许会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危胁。

艾滋病机会性传染包括新式隐球菌脑膜炎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其中新式隐球菌脑膜炎的确诊必须从脑脊液中检出,而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确诊则必须从血浆、骨髓及一些无菌人体组织中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而这两种病原体的来源基本一致[5-6],即脑脊液标本中的70%来自于新式隐球菌,而血液标本中的50个/pL则是其中的主要来源。由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显著降低,深部菌类成为一种潜在的致病菌,艾滋病患者的危重状态可能会导致侵袭性真菌感染,这种感染可能会影响肺部、颅脑和血流,甚至影响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因此,需要更高效地检测深部真菌[7-8],以防止机会性传染的发生。结果表明,鸟分枝杆菌在分枝杆菌中的比例接近20%,而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则较低。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中,鸟分枝杆菌病毒感染的症状与活动性结核病有相似之处,但其更为普遍,可能会影响多个器官[9]。

在艾滋病患者中,除去典型的肠道杆菌和葡萄球菌外,还检测到来自环境或哺乳动物的较少见致病菌[10],这些细菌的抗药性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结果与国内报道的情况相当一致。结果显示,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氨苄西林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国内报道的耐药率[11-12],这表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肠黏膜也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侵害,从而引发消化道传染病。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社会和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它们可能引发各种病症,如肺病、肝脓肿、腹腔感染和血液传染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被认为是抵御这些病症的最佳选择,因为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随着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日益增多[13],长期暴露于医疗环境、抗菌药物治疗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都会加大艾滋病患者感染的危险性。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及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风险,应该适时检测病原菌的变化,适时开展病原菌培养,以便及早发现碳青霉烯类耐药病原因感染,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容易患上各类机会性感染病,因此,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尤为重要。为此,应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以引导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抗生素,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病。

猜你喜欢

克雷伯艾滋病病原菌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