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2023-09-12史然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学生辅导员

史然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途径,主要分为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个部分。高校以育人为本,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根本使命,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优化学生管理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力地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高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析,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结合,达到两者共同发展的目的。

1 为什么要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许多当代青年人生规划的阶段性要求。高校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象牙塔,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管理,在正确的思想政治引领下,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也在变化,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不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就可以完成的。例如,郑州歌舞剧院舞蹈作品《唐宫夜宴》被大众所喜爱,成功打造了这一IP(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品牌),之后推出的唐宫夜宴主题街区也十分火爆。这说明民族文化需要以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传播与传承。学生与教师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主体,民族音乐文化也是高校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新鲜血液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能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新鲜血液。高校传承具有社会传承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优质的教学资源、广大的传播范围、浓厚的集体学习氛围等。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义务,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样需要优秀人才,而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热情、有担当,有为国家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是全校的学生,比起仅依靠课程传承来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而言,其覆盖到的学生范围更广。

1.2 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教育引领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想学生真正地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灌输式的教育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效果,甚至有可能会引发学生逆反情绪和心理。将民族音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1]。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里也就包含了许多民族音乐文化。早在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时期,优秀的革命歌曲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中国传统音乐存在大量反映中国近代红色革命文化的优秀作品,如西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客家山歌《十送红军》、京剧《智取威虎山》等,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内涵,以及饱含红色基因的民族精神,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辅导员可通过组织相关主题班会,让学生体会民族音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从而坚定学生的理想和信念。高校中的学生可通过参与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文艺活动,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以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优秀文化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有利于促進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

例如,自1953年鄂伦春族人下山定居以来,生产和生活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鄂伦春族人民从原始社会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中国共产党结束了鄂伦春族人的山区生活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生产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在这一时期,鄂伦春族人思想更加开放,鄂伦春族的音乐内容和主题也变得更加丰富。音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饱满,充满了新的活力,创作了许多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例如《站在高山上歌颂共产党》《兴安岭高又高》《站在阳坡上唱我们的好时光》等。鄂伦春族学生在练习和表演本民族红色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有效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教育和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精神,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时代旋律、热爱民族音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学生的主要思想引导者是辅导员。辅导员主要工作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学生在大学期间与辅导员接触最多,辅导员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想学生所想,与学生共同成长。于学生而言,高校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有助于学生重新审视艺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将艺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课程和活动拓宽对艺术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与热情,提升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同时,音乐还可以排解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压力、生活压力等负能量,提供情绪出口。于辅导员而言,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自身修养与美学素养,拓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知识,拓宽学习红色革命精神的途径[2]。在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辅导员以文体娱乐为媒介,有助于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时刻掌握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动态,做好学校安全稳定的保障的同时,成为指导学生人生方向的引路人。

2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承理念,为学生创造优质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具体有两个方向:一是学校应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确保高校学生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有较高的满意度;其次,学校应以美育来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把握学生心理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特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1 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内容之一,大学生初入大学对校园中的社团和活动抱有很大的期待和热情。学生管理人员应准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通过社团建设和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音乐活动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民族音乐文化社团建设、民族音乐文化展演、少数民族音乐汇演等。基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辅导员应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对学生的选择进行引导和把控,防止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因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选择或传播消极的信息。在学生工作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并以此来挖掘学生的优势,了解其兴趣爱好。在举办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满足自己爱好和追求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3]。

2.2 以美育来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袭

现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数不胜数,抵制学生受到不良思想侵袭的根本方法应是使学生自觉抵制。笔者所在学院为工科学院,学院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高校学生工作仍然适用。笔者组织学生参与学院举办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主题”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比较多样,旨在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来达到重引导、轻灌输的目的,活动分为座谈、实践两个部分。在座谈中,辅导员作为主持人,学生轮流担任主讲人,交流内容是学生本民族或所在家乡的音乐文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家乡音乐的记忆以及从本土人民的角度如何看待家乡的音乐文化。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加大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交流分享的形式又能拉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关系,辅导员了解学生所想也有利于学生工作的推进。辅导员可在座谈会中宣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内涵精神,例如爱国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在自我实践方面,笔者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定期带领学生排练红色歌曲,录制视频,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院举办的活动。在此過程中获得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是:在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自发地在操场唱红歌,在唱歌的过程中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让音乐成为学生情绪的出口,以红色歌曲激发正能量。

除上述路径外,高校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辅导员对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红色精神的学习;拓宽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平台。总而言之,加强民族音乐传承与校园的联系,拓宽学生实践演出渠道,将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 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无论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都需要发展和优化。传播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需要年轻人的力量。来自不同地区的年轻人通过社团活动、艺术活动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进行相关学习,毕业后可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播至各个地区,这种春风化雨、遍地开花、口口相传的方式是民族音乐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传播的方式。

以民族音乐文化为创新路径,优化学生管理工作,能便于学生管理工作,同时使得民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好的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色发展,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在成就着民族音乐文化。

引用

[1] 雷志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3.

[2] 陈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职学生工作能力培养[J].财富时代,2021(9):164-165.

[3] 李宏.浅谈如何以高校学生工作品牌建设促进教育品牌的外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1(1):24-25.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高校学生辅导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