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2023-09-11梁艳毛锦华

中国商论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用数上云数字化转型

梁艳 毛锦华

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实融合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目前,中小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比例较低,不同类型的企业转型需求有所差异,存在管理者思维局限、转型战略模糊、业务场景与数字融合不深入、技术基础薄弱、资金匮乏、人才不足、数字化生态不健全等问题,可以通过提高管理者数字化意识、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联合专业化服务商力量、单点突破降低试错成本、政府政策引导、外引内培数字化人才、完善数字生态协作系统等策略,实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期为数字中国的腾飞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云;用数;赋智

本文索引:梁艳,毛锦华.<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7):-159.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9(a)--04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提高创新发展能力;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提出13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2021年,工信部等19个部门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加强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有关工作的顶层设计;2022年,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财政支持措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即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0%, 在缴纳税收、创造GDP贡献、开展技术创新、解决城镇劳动人口就业诸多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方面占比都超过50%。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推进数实融合,其中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关键。

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指在人员、资产和经营规模上都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我国中小企业根据从业人员规模、营业收入数额、资产总额等指标的差异,可以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但不同行业标准不同。例如,工业指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零售业则指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本文的研究对象涵盖以上三种类型的企业。

1.2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目前业界尚未形成统一共识。Hess.T等(2016)从组织结构视角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企业的产品和组织结构及流程变革的过程。VIAL.G(2019)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多种通信技术的组合改变实体,推进实体变革的过程。Fischer等(2020)指出,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业务改进、效率提高及价值创造方式重塑的过程。华为、IDC、埃森哲等都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在开拓市场和服务客户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智能化技术及数字化能力,推进需求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推广、渠道建设、客户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变革过程。肖静华(2020)认为,数字化转型是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升级业务,使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数字化转型的概念具有普适性,主要是针对所有企业共性的描述,关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没有专门的界定。当下,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总结、成功个案、区域调查、国际经验等方面。李舒沁 (2020)梳理了欧盟各国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政策,提出中国应从中小企业“痛点”问题入手制定政策,在打造对中小企业友好的营商环境、降低投资风险及创新融资形式等方面进行支持。刘然(2020)指出,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从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帮助走出融资困境、防止出现“数字鸿沟”、树立转型标杆及加快数字化人才队伍培养五方面入手寻求破解之道。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以数据为驱动要素,对上下游生产要素、组织协作关系进行数字化分析和重塑,完成全链路资源优化、实现管理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目的是实现降本增效和价值增值。

1.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政策红利、技术进步、消费升级、商业模式变革等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巨大,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抓手。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政府不断出台政策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引导其解放思想,进行数字管理创新;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了产品个性化生产;互联网发展带动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带来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更加注重消费体验的个性化和互动化、消费路径的多元化和全域化;技术迭代和创新改变了传统产业运行模式,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

从内部来讲,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中小企业以抗击疫情为契机,借助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了危机下企业的管理及运营效率,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这一举措再次证明,当外部环境潜藏不确定性风险时,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最佳的应对良策。

2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現状

2.1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水平较低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为探索阶段、践行阶段、深度应用三个阶段。探索阶段企业开始设计核心业务环节,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初步规划和简单实践;践行阶段企业数字化改造核心装备、流程及业务,实现全过程数据采集、分析及可视化;深度应用阶段企业将数字技术和业务紧密融合,数据驱动提升科学决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只有不到10%的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阶段,其余大部分企业刚刚开始探索,整体上来看,数字化能力比较薄弱。

2.2 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与个性需求并存

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顾客体验、提高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实力等是所有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需求,但不同行业的企业还存在个性需求的差异。例如,制造业更希望借助数字化转型改造生产经营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批发和零售业更希望提升客户体验、提升业务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技术服务业则更希望创新业务模式和发展创新能力。 同时,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侧重点存在显著不同。例如,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数字化转型诉求更强烈。

3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

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中小企业存在“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的纠结心态,少部分企业不想转,大部分企业想转不敢转、想转不会转、想转不能转,这类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转型困境重重。

3.1 理念上:高层管理者数字化思维缺乏,认知存在局限性

意识决定行动,数字化转型首先是意识的改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很多中小企业领导者缺乏数字化思维,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片面。例如,数字化转型一旦失败,投资过高,就会导致企业经营困境;数字化转型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等到其他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后再学习跟进;数字化短期收益不明显,不能立竿见影看到财务收益;数字化转型可能导致数据存在安全隐患,容易被竞争者获取。

3.2 战略上:数字化转型规划不明确,方向模糊

中小企业因为更多顾及生存问题,多数企业关注短期收益,缺乏转型战略,转型方向不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可以分为数字化增长和数字化重构两种,数字化增长不改变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从局部问题入手,利用数据技术进行产品创新、运营优化、成本平衡、提高体验,进而实现降本增效;数字化重构要从全局出发,颠覆旧的商业模式、重构新模式、实现商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双重提升。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因为缺乏长远规划,转型方向模糊。

3.3 业务上:数字化技术应用浅层,赋能典型业务场景的深度有限

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经历数字化、数据化和数智化三个阶段:数字化是企业采集数据,实现“上云”;数据化是企业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可视化,发现问题,进行决策,实现“用数”;智能化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推动业务发展,促进管理升级及商业模式革新,实现“赋能”。目前,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处在数字化和部分数据化阶段,例如协同办公、电子商务等;数智化方面表现落后,业务对象、业务过程、业务规则的数据存在信息孤岛、流动性不足、具体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如何使用的把握能力不强,数字化技术赋能实际业务场景深度不够。

3.4 技术上:数字化基础薄弱,软硬件建设滞后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包括基础网络建设不足、数字化装备系统升级缓慢、数字化技术个性化开发欠缺等;软件包括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数据采集能力薄弱、数据标准不统一、数字化平台接入不充分等。

3.5 资金上:缺乏雄厚实力,内外筹资困难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耗资巨大,网路建设、设施改造、数据采集、人才引入、构建流程、運营管理、外部协作、设备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一方面,中小企业普遍资金实力有限,加之利润微薄,资金主要用于市场开拓、原料采购、生产经营等必要活动,即使有需求,也因为前期高昂的成本付出和对未来不确定收益的担心,降低了数字化转型投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获取收益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都较高,外部金融及投资机构不愿提供融资,或融资成本较高,使得中小企业很难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

3.6 人才上:各层次数字化人才缺乏,内培外引能力不足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包括富有远见及胆识的、认可数字化转型前景及价值的决策者;能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及路径,并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职业经理人;既懂业务又精通数据技术的复合型骨干;具备数据素养,能理解接受、坚定执行数字化转型决策的一线员工。这些人才是数字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的稀缺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内培和外引两种途径获得,但传统中小企业因为发展规划模糊、培训机会稀缺、薪资待遇较低、晋升空间有限等,无法吸引和留住这些数字化人才。

3.7 生态上:数字化生态要素各自独立,系统互补与协同性欠缺

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商业生态是数字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大企业及互联网企业具备数字化转型的物质基础和先天优势,在数字化生态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中小企业竞争力弱,无法与之抗衡,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缺乏互补与协同。

4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策

4.1 中小企业管理者转变观念,提高数字化转型意识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层管理者必须提高思想站位:一是要意识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定转型信心;二是加强学习,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商业模式变革方向及同业竞争者新动向;三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的制度、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标准,形成用数据说话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四是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选择契合企业特点及发展需求的技术工具,不盲目跟风,也不故步自封。

4.2 中小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战略,规避短期主义,关注长期利益

中小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将数字化转型看成长期工程,不能仅追求短期效益。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企业先要洞察市场趋势和进行需求分析,梳理目前数字化现状和组织能力现状,评判转型风险与机会,正确定位转型方向,在此基础上,定义数字化愿景和制定转型战略规划,再据此进行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基础设施、业务内容、流程步骤、人才培养等数字化规划,有时局部出现短期损失,也要坚守初心、增强定力、克服阻力,坚定战略方向。

4.3 联合专业化服务商力量,开发应用“小快轻准”产品及方案,精准解决痛点难题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存在个性化痛点难点,出于自身资源技术的限制,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解决,必须联合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商力量攻克难题。“小快轻准”个性化产品及解决方案是中小企业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精、准化数字化转型的优选路径。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联合服务商开发低代码产品服务,帮助其创建、部署、使用和调整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化应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及服务)提供模块化服务,中小企业采取订阅模式付费使用,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降低企业投入。

4.4 单点突破,小步快跑,完成局部“上云用数赋智”闭环,带动全局,降低成本

中小企业受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遵循先易后难、单点突破、分步推进、由点到面原则,先从转型迫切、显现度高、相对容易的环节切入,例如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实现局部环节“上云用数赋智”闭环,明确技术应用典型场景、降低转型试错成本。取得成效之后,再将成功经验复制,带动其他复杂环节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4.5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拓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渠道

政府要加强资金政策引导,例如持续出台税收、金融、产业相关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及跟踪服务,确保政策执行落地,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环境;资金上进行补贴、设置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专业贷款及研发专项资金服务的产品,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4.6 中小企业外引内培,联合培养,满足数字化人才需求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采用重点岗位引入、外部人才共享、内部员工培养、科研院校联合培养等方式,满足不同层级的数字化人才需求;可以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例如针对典型业务场景聘用外部专家顾问,组建智囊团队,带动内部员工成长,建立内外合璧的人才培养机制。

4.7 构建数字生态协作系统,共生共享、互补互利,实现“链式”转型

“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很难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必须借助数字生态协作系统。“大企业建平台,小企业用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大企业要发挥技术、服务、供应链、平台等优势,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输出解决方案,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业务、发展、融资等难题,助力其融入产业生态,共生共享、互补互利,实现“链式”转型。

当然,构建数字生态协作系统,离不开政府制定有效的引导、服务、激励制度与措施。一是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和成功典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广经验,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二是构建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宣传、诊断评估、资源对接、人才培训、工程监理等公共服务,鼓励职业院校和大型企业建设人才基地;三是加快数据立法,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形成数字经济治理格局,优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9-04-07, https://www.gov.cn/zhengce/ 2019-04/07/content_5380299.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2020-03-19,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zh/art/2020/art_8af103f9fefe45fdbfbc9140955b3c3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1-12-17,https://www.miit.gov.cn/jgsj/qyj/wjfb/art/2021/art_4e55cd85ee7b4471adcdba33e7880fe2.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2022-08-17,https://www.miit.gov.cn/jgsj/qyj/wjfb/art/2022/art_ad07d2077b424069a79dc521970c96bc.html.

新华网.(两会授权发布)政府工作报告.[EB/OL].2023-03-14,http://www.news.cn/2023-03/14/c_1129432017.htm.

HESS T,MATT C,BENLIAN A,et a.l Options for formulating a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J].MIS Quarterly Executive,2016,15(2):123-139.

Vial G.Understand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19,28(2): 118- 144.

Fischer M,Imgrund F,Janiesch C,et al.Strategy Archetypes for Digital Trans for mation: Defining Meta Objectives Using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J].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2020,57(5): 103-262.

胥培俭,丁琦,张思文. 数字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3):53-55.

肖静华.企业跨体系数字化转型与管理适应性变革[J].改革,2020(4):37-49.

李舒沁.欧盟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主张及启示[J].管理现代化,2020,40(5):65-68.

刘然.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3):104-107.

猜你喜欢

用数上云数字化转型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架构及视频智能分析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工程建设浅析
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思”“趣”相融,让“点”动起来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片断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自然资源应用系统“上云”研究与探讨
企业上云成数字化转型必经之路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