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纸条 大作用
——浅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有效方式

2023-09-11何萍儿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8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纸条模具

□何萍儿

所谓偶发事件,指的是突发性的、不可预料的事件,在班级中经常出现。妥善处理偶发事件是班级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建设健康的班集体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意义。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是衡量一位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准之一。偶发事件处理得当,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班主任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合理高效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笔者发现,对于不是必须马上处理的事件,可以采用小纸条的形式,先让学生把事件的经过用文字记录下来,再妥善地解决。这样做可以让班主任在有准备的基础上精准施策。

一、一张小纸条,还原事情的真相

处理偶发事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偶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在学生之间,也可能发生在师生之间;可能发生在课余时间,也可能发生在课堂上;可能是事后学生告知的,也可能是班主任亲眼看见的。需要注意的是,“眼见不一定为实”。很多时候,班主任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全部。如果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容易让学生受到伤害。

一次语文单元过关练习中,某班主任发现坐在最后两排的A同学和B同学在玩小船模具,于是走过去用眼神制止了他们。A 同学把小船模具塞进了抽屉里。过了一会儿,他竟然又把小船模具拿了出来。该班主任非常生气,不仅没收了小船模具,还严厉地批评了他。考试结束后,该班主任把A同学和B 同学叫到了办公室,给了他们一张小纸条,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原来,A同学的小船模具的开关出现了故障,考试的时候发出了响声,B同学帮助A同学进行修理。被该班主任发现后,A同学把小船模具放进了抽屉,但不小心触到了开关,于是想再次拿出来把开关关掉,恰好又被该班主任看见了……真相大白后,该班主任向A同学道了歉,并在班级里说明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大家眼见不一定为实,只有了解一件事情的全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遇到偶发事件时,让学生在小纸条上把整件事情写下来,是对事情的再次梳理,可以避免学生因被班主任盘问而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只有让学生真实、全面地说明情况,班主任才能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二、一张小纸条,保护学生的自尊

处理偶发事件,要以让学生受到教育,促进学生成长为目的。班主任应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改正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

某个周五傍晚,C 同学告诉某班主任,她的橡皮被人切开了,少了一半,剩余的橡皮下压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D 同学的名字。显而易见,这不是D同学做的,而是有人嫁祸于她。该班主任向全班学生简单说明情况后强调下星期再调查处理,并表示,如果当事人有想说的话,可以写小纸条告诉她。星期一早上,一块新橡皮和一张折好的纸条被放在了该班主任办公室的桌子上。原来,C同学的橡皮是D同学的同桌E同学拿的。双休日的时候,E 同学经过思考,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把事情的经过写在了纸条上,向班主任承认了错误,还买了新的橡皮赔给C 同学。该班主任把E 同学叫到安静的地方,肯定她知错就改的态度,并约定为她保守秘密。母亲节的时候,这个学生给班主任写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我不是您的女儿,您却把我当作您的女儿。”

学生经常会犯错,在被发现后大多会产生后悔的心理。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反思空间。上述案例中的E 同学利用小纸条向班主任说明情况,承认错误,让班主任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也让自己获得了改正的机会。该案例中,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保护,教育的效应自然地产生。

三、一张小纸条,调控教师的情绪

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对于有些偶发事件,班主任不应急于发表意见,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一段时间,明晰事情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处理。

一堂科学课上,几个学生对科学老师说了不尊敬的话,其中有两个还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刚听说这件事时,某班主任十分震惊。于是把几个当事人叫到了办公室,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白纸,让他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下来。原来,科学课上,科学老师让学生观察刻度后画出折线统计图。学生用了数学老师教的方法,但科学老师却让他们擦掉,用科学课上学的方法重新画。他们认为数学老师教的方法好,简单直观,所以心里不服气,但又慑于科学老师的威严,只能擦掉重画。一时口不择言,说了不尊敬科学老师的话。在还原了事情的真相后,几个学生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不该不尊重科学老师,纷纷在白纸上写下道歉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歉疚之情。该班主任语重心长地教育了这几个学生,并在班级里开展了“文明语言尊师长”讨论活动,让所有学生意识到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合理地处理事件。冷静、平和的心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尊重和爱护,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地加以改正。同时,班主任要把某些典型的偶发事件作为教育契机,以点带面,增强教育力度,扩大教育范围。

四、一张小纸条,沟通家长和学校

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少不了要联系家长。有时,一些事件发生后,学生不会及时地向班主任反映,导致班主任被蒙在鼓里。等学生回家告诉家长,再由家长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就处在了被动的地位。有时家长听了学生的片面之词,情绪难免激动,使得事情处理起来更加棘手。因此,借助小纸条向学生调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原真相,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周日下午,某班主任接到F同学的姐姐的电话,说F 同学在班级里遭到同学欺凌——G 同学强行翻她的文具盒并动手打了她。F 同学回家后向家长哭诉,并说再也不想来学校读书了。F同学的姐姐认为F同学受到了伤害,要求查看教室里的监控,并要求G 同学当众向F 同学赔礼道歉。F 同学姐姐的态度十分强硬,该班主任由此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周一上午,该班主任分别找来F 同学、G同学以及F同学的同桌H同学,让他们分别在白纸上写清当天发生的事情。原来,F同学把小乌龟带到了教室里,并在上课时玩小乌龟,被任课教师发现并没收了。下课后,F同学没经任课教师同意就拿回了小乌龟,并藏了起来。G 同学想知道F同学把小乌龟藏到了哪里,就去翻她的文具盒。F同学护着文具盒不让看,两人就打了起来。

显而易见,G同学强行翻他人的文具盒还动手打人是不对的。而F 同学把小乌龟带到教室并在上课时玩,也确实是有错在先。且F 同学回家哭诉时隐瞒了自己带小乌龟的事,让家里人认为她是个十足的受害者。该班主任把三个学生写在纸条上的材料拿给双方的家长看,双方家长都认识到了自己孩子的问题,表示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也对该班主任的处理表示满意。由此,事态得到了控制。

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特别是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要以事实为依据,秉公办事,不偏袒任何一方。同时,要有民主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犯错的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让家长心悦诚服,从而积极配合教育。一张小纸条,可以成为家校沟通合作的纽带。

总体而言,班主任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可以合理地使用小纸条,让当事人用笔记录事件的整个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在阅读小纸条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对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为后续公平公正地处理事件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偶发事件时,班主任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将偶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纸条模具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五张纸条
《模具制造》月刊2020年订阅通知
第十三届Asiamold广州模具展盛大开幕
擦擦模具
精彩,在“意外”中绽放
模具制造中高速切削技术的应用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神秘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