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商业经济创新分析

2023-09-10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商场现代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常态商业经济

■毛 英 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陈春廷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政府调整、改进经济态势,提出经济新常态概念。商业经济发展中,将经济新常态作为创新目标,逐渐打造经济发展体系,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善。经济学家注重研究经济新常态问题,参考国内外知识与技能,从根本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为了增加价值与效益,需创新研究商业经济,凸显出市场地位,科学管理和控制企业的潜在风险,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支持。

一、经济新常态基本概述与特点

1.基本概述

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国家领导人在地方考察中提出“新常态”概念,其与旧物质模式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发展过程,能够激励生产与创新。新常态可以整合多种规律,将其形成具备改革特点的规律。经济发展进入到敏感期,既要考虑经济增长问题,还要关注经济政策,从而适应经济结构的变革。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面对的矛盾问题非常多,为了确保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性,应当加快经济新常态进度,优化发展路线与结构。基于新角度,处理好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良问题,落实可持续理念,实现商业经济的创新化发展。

2.特点

第一,“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为商业经济提供发展机遇,加快周边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升级速度,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一带一路”不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还实现了政治、文化、商业的同步发展,提升了国家之间的协作力。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我国积极与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既加强了经济实力,又提升了国际地位。

第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济水平持续上升,且经济总量占据世界排名的前列。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多是由于企业发展与劳动力的关系改革。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制造业、建筑业的依赖大,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改变了经济增长形式,开始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促进内部产业优化,使社会经济进入稳步增长状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实现经济的安全发展。

第三,经济总量上升。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经济总量稳步上升,加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减缓,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落后产业面临淘汰局面。在此发展浪潮下,企业要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为经济总量增长提供助推力。

第四,互联网技术的推动。获得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为商业经济带来新面貌,进入持续上升发展状态。社会经济体系中,各行业都开始了电子商务模式,改变了传统销售模式。随着商业平台的升级,电子消费、网络消费成为主要形式,冲击了传统商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商业经济的模式,使物流行业迎来新面貌,为社会提供了多种工作岗位,解决了多数人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市场的转型发展,不再过度依赖市场,能够适应市场准入条件。随着交易额的增加,互联网商业模式也促进了关联商业的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创新研究思路

经济新常态发展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方针,改变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且影响了商业经济的研究思路。针对商业经济理论而言,可以借鉴以下对策开展研究:

1.以政府职能调整市场,创新新常态经济理论,加大理论研究深度

政府在研究市场资源配置模式时,应当讨论市场经济调控、干预等问题。同时,组织商业经济的法治化建设,帮助政府树立正面形象,创新企业生产环境,形成完整的诚信体系。针对国内商贸路线,分析创新型经济课题,建立客观评价机制、可行性理论体系,为商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2.创新商业经济的经营模式

信息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并且在商业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增加。电子商务为市场经济提供发展机遇,只有创新商业经济模式,才可以在电子商务中站稳脚跟,逐步成为主导性角色。经济新常态下,实体经济影响商业经济结构,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开展行业自律优化。国内经济发展,应当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经济体系,以此加强经济实力。同时,商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也需进行变革,逐渐转变为电子商务模式,提升商业经济的竞争优势。

三、传统商业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商业经济模式,主要为人工买卖、交易、实体货物流通,经济主体的局限性强。经济新常态下,扩大了商业经济的主体范围、涵盖面,不仅关注货物,还延伸到信息、知识领域。政府部门对于商业经济发展的干预较多,相应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现代商业经济,逐渐转变为厂商直营模式,能够减少运营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商业经济模式的创新,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投入量,有利于运营成本的管控。但是,传统商业模式仍然存在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运营模式落后

传统商业经济的运营模式,主要是为货物买卖交易,不仅涉及厂家、客户,还涉及代理商、零售商。由于环节与步骤烦琐,会增加货物交易价格,投入的人力、时间成本大。同时,传统运营模式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相悖,对商业经济发展的阻碍影响大,还会减缓货物流通。

2.人工成本高

分析传统运营模式可知,商品、人作为重要主体,从商品前期生产到使用,会产生非常高的人力成本。比如商品销售需要配置售货员、收银员,往往以商品价格分担运营成本,导致物价持续攀升。经济新常态下,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能够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

3.环保意识不足

传统商业经济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以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因此不太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必须实现经济、环境的统一发展,但是传统经济模式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加剧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破坏。在新发展时期下,产生环境破坏的产业将面临淘汰。

4.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以增强产业的生命力。然而,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创新力不足问题比较常见,压缩了经济发展空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明显。新时代下,注重创新商业经济的运营、管理模式,加强商业经济的发展活力,从而实现健康发展目标。

四、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经济创新策略

1.全球化发展策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要提升国际地位、市场竞争力,实现自我规范与调整。在发展过程中,要求企业联合实际情况、战略目标,基于“一带一路”方针,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目标。因此,企业要加强外贸能力,增加对外投资力度,从而找寻适宜自身发展的国外市场,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差异化发展策略

商业经济的差异性明显,包括内部、外部的差异体系。内部差异,即企业持续加强竞争力,利用优化升级方式形成新的竞争模式,比如优化部门对比、提升内部结构等,以加强自身发展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外部差异,即企业提升内保部文化,营造积极的发展氛围,将高价值品牌与商业发展融合在一起,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通过竞争角逐,可以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经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差异化发展的要点如下:

第一,企业要科学把控市场发展,密切关注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在客户需求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内部产业,以加强产品与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发展。如果企业对市场发展的把控不足,会降低经营效益,导致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局面。

第二,加强企业能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既要关注客户需求,还要重视自身发展,分析自身优势与不足。通过企业发展实况,重新定位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3.综合化发展策略

综合化发展,主要是分析金融经济模式、混业经营模式,优化银行资产证券。为加强商业经济实力,需建立金融共生机制,准确定位不同经济主体,促进经济体系的升级,从而创新商业经济。在金融产业链上,要详细分析内部发展情况,确保经济产业链进入自我优化中,创建自主内容与品牌,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注重创新与融资,促进平台的进步式发展,加快经济金融的发展脚步。

4.改进政府支持模式

政府的思想理念,对经济增长、市场变化的影响非常大,政府能够整合烦琐的经济体系,建立全新的协调机制,在审核分析后提出对策。由于上级审核花费时间多,很有可能错过经济发展的最佳时间,无法获得理想的发展成效。鉴于此,政府要严格监管市场经济,制定优质的经济政策。

第一,营造政府改变观念的氛围。在市场管理中,政府占据主导性地位,因此要加大创新与改进力度,不能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多数地区并未处理企业的经营问题,对企业运行发展的阻碍影响大,使其陷入经济危机状况,很难实现市场化运作。

第二,创新商业模式。为促进商业经济发展,需完善内部结构与经济,建立新的物流模式,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但是,在创新经济模式时,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经营模式,而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改进。政府要科学引导企业的发展,使其关注国民经济的创新,从而提出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5.转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企业驱动

企业的经营发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原有经营理念上创新,建立灵活的产业链,形成多种融资形式。在新时代下,要详细分析混业经营模式,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建立生态系统模式,商业经济要开展网络化建设,科学管理商业经济,形成网络化管理理念。基于国家政策层,创新研究经济主体,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全新的经济体制。

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要以金融产业创新为中心。网络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商业经济的数据化变革。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为了实现优化与升级发展,应当建立金融驱动机制,科学管控内部经济,做好资金预算与分析,同时加大金融形式的创新力度,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发展。企业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人才管理制度,引入综合型人才,提升市场竞争实力。此外,还应关注空白市场,以资源优势扩展市场空间,升级和改进内部结构,增加自身经济效益。结合企业的商业与业务,促进产业方向的改进,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做法,实现技术与形式的升级。

6.创新企业参与模式,科学规划管理模式

国民经济发展中,内贸流通成为新关注领域。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进步空间大,且销售总额名列前茅。但我国的商业经济发展,仍然与美国经济的差距明显,比如美国服务经济的占比大,而国内商业服务模式落后。为了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要研究服务模式的创新,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增加企业经济的市场比重。立足市场大方向,科学分析服务市场的发展前景,正确认知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确保产业结构、服务均实现市场化运作。建设新的服务模式,成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

商业经济行业的发展问题较多,尤其表现在电商市场,尽管扩大了融资范围,但服务产业的提升空间非常小。由于服务业牵扯到服务融资管理、投融资体制,因此很难实现充分运作与发展。在新经济常态下,科学创新与改革服务行业,鼓励企业分享商业智慧。

7.探索商业经济的创新模式

(1) 建立信息化平台

分析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可知,商业模式的变化非常明显,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完成商业交易。基于互联网思维,建立商业经济的信息化平台,扩展商家、消费者的交易渠道,丰富交易形式,简化商品流通环节,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政府负责建立商业管理体系,净化电气交易环境,实现商业经济信息的一体化发展。

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改革的促进作用,推出“互联网+商业”模式,为商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成为商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比如,多数地区打造“每日优鲜”模式,将客户需求产品放置到指定区域内。实行此种商业经济模式,可以实现经济成本的下降,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相比线上商品,新经济模式具备较高的时效性,属于线上店铺、实体经济结合的模式,能够刺激实体经济的消费。分析商业经济发展模式可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商业经济应当抓住机遇,更新和改善业态布局、商业模式,实现商业经济的长久化发展。

(2) 商业经济的绿化共享

现代商业经济,应当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建立绿色健康发展道路。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保证生态环境效益。比如共享单车模式,倡导人们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实现商业经济的共享,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既可以提供出行便利,还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我国多数地区普及电动汽车、电动出租车,有利于环保商业经济模式的建设。

(3) 打破市场垄断行为

商业经济发展中,商业垄断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多数企业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常常选择榨取工人劳动价值的方式,长此以往会影响商业经济的活力。面对此种发展现状,必须打破市场垄断行为,以提升市场竞争力。生产商家要破除行业垄断行为,才能加强市场竞争活力,研发新产品、新服务,促进商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对消费者来说,打破垄断行为的裨益非常多,如享受优质服务、高性价比产品等。

(4) 打造商业经济品牌,促进消费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要注重对行业资源的整合,打造商业经济品牌,促进消费升级,从而明确商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打造品牌,可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体验,以满足品质消费需求。商业经济发展中,要关注品牌定位、文化、延伸,建立品牌危机管理机制,以品牌力量提升企业地位。通过完善消费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为商业经济发展提供创新路径。

(5) 创新商业经济制度内容

经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改革与创新路径多,但首先要转变制度体系,确保经济创新活动开展的科学性,以免制度问题阻碍经济发展。其一,降低资本对商业经济模式的控制,细化制度内容,实现合理化改革。其二,创新改革所有制,高效完成制度创新任务,实现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应当立足自身,持续更新和完善经济制度,为商业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下,应当高度重视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做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配置资源,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资源促进商业经济的转型,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大内部管理结构的优化力度,促进市场的稳步发展。建立服务经济体系,提升商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创新和改革商业经济,探索全球化、差异性、综合化的发展策略。

猜你喜欢

常态商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商业前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