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渗透

2023-09-09刘燕平

甘肃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策略

刘燕平

【摘要】童话蕴含着人生哲理和生命教育的内涵,能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文章对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小学童话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生命教育在具体童话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3)16—0099—03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体成长,提升生命质量,而童话以趣味性、虚幻性、戏剧性见长,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教育功能,可谓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情感熏陶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科学地渗透生命教育?如何有效发挥童话的德育功能,从而让学生在读、演、创编童话中获得生命教育的情感共鸣?这是摆在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教学难题。

一、在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教育应是灵魂的相互沟通和影响,而非意志力的强加和知识的堆砌。可以说,引导小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并通过正向的渠道去实现生命价值,这便是小学教育所承载的终极使命。目前,关于在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文献和专著层出不穷,但教育实践中诸多教师却将生命教育与儿童生活割裂开来,使得生命教育的實施变成了纸上谈兵。一些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客观知识的讲授,禁锢了儿童的创新思维,扼杀了儿童创造的灵性。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的教育路径,利用童话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赋予人格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促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自己与同学、自己与亲友的关系。此外,童话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资源,可让学生明白“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理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学会敬畏生命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此同时,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也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的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在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

1.当前童话教学方式单一,使得生命教育的渗透不够深入。经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大概可分为课堂导入、课文讲解、字词段意讲解、表达技巧讲解等,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死板而单一,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没有体现出童话教学灵动性的特点[1]。这使得学生学习的灵性、创新的思维都在知识的死记硬背中被磨掉了,导致生命教育的情感熏陶价值无法发挥出来。

2.未将童话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难以实现生命教育这一目标。教学中,教师将关注点都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读透一篇文章上,并没有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对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和中心思想进行延伸。教师也很少对相关童话故事情节进行深入解读,很少引导小学生区别童话中虚构与真实的部分,从而导致小学生真假混淆,无法区分什么是虚幻的、什么是真实的,这导致一部分学生活在虚拟世界里,而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一切都是“假”的,从中无法找到情感共鸣,也无法通过读童话、演童话、理解童话、创编童话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社交能力、合作精神等。由于童话往往是采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的,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也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当教师只关注童话内容本身而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时,学生就无法感受童话作品所蕴含的真实情感和做人处事的智慧。

3.教学实践中存在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童话主旨的时候,教师往往漠视小学生的天性,重“理趣”而轻“情趣”,这导致童话教学脱离教育本位[2]。可以说,当前的童话教学过于成人化,让生命教育失去了本该有的完整与和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对童话中蕴含的生命教育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缺乏生命教育教学意识,在引导学生认知生命、感悟生命等方面做得不够。二是一些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教学能力不足,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三是教师在备课时总是跟着教材和“教参”走,很少将童话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内涵讲给学生听,小学生难以深入地领会童话的深层意蕴。

三、在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相比幼儿园,到了小学,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其语言和行为逐渐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过渡,这标志着学生的心理逐渐开始出现社会化特点。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可给学生讲一讲接近其心理特点的童话,早早地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童话一般都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童话故事揭露了生活真相,也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哲理。一般,被选入教材的童话都有着欢快而美好的情感基调,或反映的是主人公不畏艰难、勇敢奋斗的崇高品质,或反映了“邪恶永远斗不过正义”的生存逻辑,或表达出底层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处世智慧,或讴歌了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精神……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因此,教学童话时,教师既要用事物好的一面去感染学生,也要用事物不好的一面警示学生,告诫学生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生命、珍惜时代赋予的使命。

2.拓展生命教育外延,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童话感知生命的可贵,教师要意识到“生命教育”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教育的内容应十分广泛,不能局限于人以及人的“生死”,还应包括动植物的生命成长、自然界的生态以及环境保护等内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客观认知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个体的生命形态及其生存的生态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最终实现个人的价值[3]。

3.创新童话教学形式,提高生命教育的效率。首先,巧用新媒体创新童话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用图片、幻灯片、漫画、视频等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引导学生欣赏童话故事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人情之美,从而对生命产生全新的理解。如,在讲《浪娃娃》《海的女儿》时,教师可展示大海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海的波澜壮阔,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之美、力量之美;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可先播放一段“小蝌蚪成长”的动画片,让学生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其次,鼓励讲演故事,创设生命教育情境。故事讲演是一种可促进学生快速理解故事、领悟故事内涵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可通过在班内开展故事创编大赛、情景剧表演、舞台剧等形式,让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与几位同学合作将故事生动传神地演绎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在讲故事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读懂故事、了解故事的内涵。在故事讲演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故事所传达的生命教育理念。

再次,进行角色扮演,强化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迅速进入特定的故事情境。角色扮演可促进学生对故事人物形象的反思,有助于学生从人物的经历中获得情感共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生命价值体验。

最后,设立童话角,感悟生命价值。教师可在教室一角专门设置一个童话角,教师定期在墙报上贴出一些童话插图或必读童话书单,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当学生读完后,可要求学生将个人的看法、观点和感悟写下来贴在墙上,也可以画一幅画来表达个人对童话故事内涵的理解。如此,生命教育理念就会像种子一样在小学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4.整合生命教育资源。一是根据教材重新编排教学内容。根据教材重新编排教学内容,是整合生命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童话作品中的生命元素一般分为对生命的认知、生命情感以及生命思考三类,在教材中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或为外显型或为内隐型,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以及理解能力,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按照认知、情感、思考这一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童话作品。二是延伸课外教学资源。当学生对某一童话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时,教师可对这篇童话故事中的生命教育元素进行延伸讲解,提供一些课外的童话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总之,童话与生命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大势所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4]。因此,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大有可为,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给学生从小播下珍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种子,努力为祖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程丽娜.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路径优化研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1(09):07-08.

[2]程丽娜.融入生命教育理念优化小学童话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21(07):03-04.

[3]袁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在小学童话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4]李靖.一篇童话引起的思考——兼谈儿童的生命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06.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生命教育渗透策略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