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创新分析

2023-09-07张笑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综艺节目创新分析

摘要: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发展多年,至今仍能持续吸引大众目光。2018年以来,国内恋综赛道开始变得拥挤,多档节目直接将市场推入红海。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目不断迭代升级,直接表现为题材的细分垂直化。如何在同类型节目中产出“差异化”内容,增强观众收看体验,提升IP品牌价值,是每个制作团队都应思考的问题。

文章从节目整体呈现出发,通过横向的市场调研和纵向的数据与内容规律分析,以“综N代”恋爱观察类节目《半熟恋人2》为例,分析节目的叙事结构,并从结构创新、内容创新、人物创新三个维度深度探究其升级创作思路,以期更精准地打开恋综类节目社会话题的触角,寻找到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法则”。分析发现,作为一档轻熟龄阶段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以人物为原点,由点带面地辐射到当下最具共鸣的社会现象,不仅从细节之处找寻到了独特的切入视角,强戏剧的表达方式和具有高浓度的社会性议题也是保持收视数据、触及目标受众的关键因素;第二现场观察室的功能在升级创作中得到相应的延展与提升。文章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探析该类型节目的内容设置特点与创新之处,为后续的节目制作提供参考,并为规避同质化的题材与做法、进一步探索恋爱观察类综艺提供全新解法。

关键词:恋爱观察;综艺节目;《半熟恋人2》;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13-0147-03

根据《2022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可知,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有544.5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同比下降7.49%,同时有164.3万对夫妻登记离婚,同比增加3.72%[1],表明我国结婚率走低,离婚率提高,单身人数逐渐增多。

聚焦輕熟龄单身男女的恋爱交友观察综艺《半熟恋人》第一季开播以来,便以黑马之势,在众多恋综中突出重围,各方数据均有不俗表现。到2023年第一季度,共有五部恋爱题材的网络综艺节目上线,分别是芒果TV的《恋爱到结婚的距离》《再见爱人2》,爱奇艺的《喜欢你我也是4》以及腾讯视频的《好友好有爱》和《半熟恋人2》,其中《半熟恋人2》首轮周期内播映指数均值排名首位,综合热度等多维领跑其他同题材节目,成为2023年开端以来表现最为出色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2]。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在第一季的基础上,《半熟恋人2》紧贴生活实际完成话题输出,以时下最具社交共鸣的“朋友圈”为线索进行推理观察,通过爱情盲盒、特权约会、换乘约会等环节对人物关系的不断打破与重组,产生稳定的cp组合和不确定的多角关系,使观众形成强烈的剧式体验。

一、《半熟恋人2》的结构创新

(一)题材选择:充分发掘轻熟龄恋爱中的“分寸感”

为加深辨识度,展现轻熟龄单身男女的真实情感和社交状态,节目进一步拓展30+人群的恋爱态度,对“半熟”这个情感话题的挖掘由表及里,呈现了爱情中不只有“甜”这一种味道,也是“分寸之间”的选择后,“果敢追爱”形成的情感痛点,囊括了更为多元与包容的节目题材,让故事的主题内核更为深刻。《半熟恋人2》以此打开恋爱交友类节目的新视野,让价值共振更为强烈,受众圈层更为广泛。

(二)话题设置:提供丰富的情感参考图鉴

相较于节目第一季围绕单一的爱情议题[3],《半熟恋人2》不仅深度剖析了节目中素人嘉宾的种种恋爱行为,还在观察室借助嘉宾的讨论进一步拓展了单身男女的婚恋价值观等热点社会议题,实现节目价值观的传递。第二期中斜杠青年蒋鹤婷在选择约会对象时落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优质高知女性所面临的社交情感问题。观察室围绕“女强人在男性眼中性感吗”这一话题,分别代入自我,分享了与另一半的故事,为节目带来新的讨论点。第八期的坦白局中,女嘉宾孙沐雨与男嘉宾余陶然开始讨论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异地恋以及婚姻的现实问题等,也契合当下人群面临的真实处境。节目成功搭建了素人嘉宾、观察团以及观众共同探讨轻熟龄婚恋议题的“半熟场域”,通过半熟小屋的故事折射普遍现象,显示轻熟龄人群的感情困境,也为更广泛的受众圈层提供了情感社交参考。

(三)场景搭建:构建半熟成长故事

除了题材的精准定位与丰富的话题设置,场景营造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载体。节目选址在上海的一个度假屋内,在较为封闭的空间中,陌生的单身男女通过密切地相处感情迅速升温[4];同时小屋里也打造了较为私密的场所,加深情感浓度。在影音室里,没有强烈光源的主灯,也没有大大的沙发椅,通过柔和暖黄的落地灯和懒人坐垫,让男女嘉宾舒适地席地而坐,卸下包袱倾诉心事,拉近彼此距离。男女嘉宾许多有深度的交流时刻均发生于此空间内,如女嘉宾郑语安、男嘉宾张焱袒露婚姻经历,男女嘉宾相处出现矛盾时的沟通解决等;在嘉宾最终的坦白局中,也是通过一对一的氛围营造,利用长焦段镜头拍摄嘉宾特写,减少机位调度对聊天场景的干扰。

二、《半熟恋人2》的人物选择

(一)半熟嘉宾:打破成熟精英的刻板印象

为多元真实地展现素人嘉宾们“多面半熟”的特质,节目在嘉宾职业的选择上更注重“去精英化”的表达。第二季的半熟嘉宾有互联网品牌营销策略、银行机构业务经理、程序员、建筑设计师等职业,节目在呈现时并没有把笔墨着重于嘉宾工作的触不可及,而是尽量让嘉宾表达出更多的工作日常,如在金融机构工作,上下班打卡、“很难请假”的孙沐雨,以及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的律所合伙人兼大学客座讲师蒋鹤婷等,旨在增强样本的多样性[5]。用不同角色相互碰撞带来火花的同时,增强观众的自我代入感。

节目中,每个恋爱嘉宾都紧密贴合“半熟”标签,既兼顾主流30+人群的特点,又极具个人色彩。首期节目中,女嘉宾孙沐雨因风格清奇的微信头像而引起了三个男嘉宾的注意和猜想,但是见面后表现出了较大的性格反差,慢热恬静的外表下有着搞怪、火热的内心。经过首次约会后,她有分寸感的举动及理性的表达流露出当代女性的情感观,深受观众喜爱。而男嘉宾张焱在面对孙沐雨被余陶然先一步约走时,自己落单后便默默退出,选择不打扰,这也与他的情感观相契合。半熟人群的情感态度,在节目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嘉宾的成功选角成为整季最大的亮点。

(二)半熟观察员:颇具话题性的角色定位

第二现场中的半熟观察团由一名主持人和六名观察员组成。王子文作为感性分析派,依然延续第一季的风格,客观实在地分析问题,并站在成熟女性的角度发表独到观点。比如,她提出的“成年人的恋爱经济独立很重要”“疗愈内心小孩这件事情不是一个伴侣要做的事”等关于女性自我成长和觉醒的观念,准确戳中问题要害,不失深度;为小屋的女嘉宾提出适当建议,不乏温度。杜海涛起初承担起主持人的角色,后成为观察室常驻,不断从自己的婚姻中汲取故事看点,并与观察团的男生自成一派,为男嘉宾们“打call”“站队”。庞博的幽默属性加上高学历背景,让观众看到工科男另一面的浪漫,从不同角度解读嘉宾的行为动机。张雨绮一向坦白直率,结合自己的情感经验输出“爽言爽语”。飞行嘉宾吴昕、乔欣、景甜、毛晓彤等,以单身女性视角,沉浸式地观看节目,成为“互联网嘴替”“人形弹幕”,与节目开篇所表达的女性立场相吻合。新加入半熟观察团的陈妍希则是本季最大的话题担当,很少曝光生活的她分享了许多自己的恋爱细节与幸福婚姻的秘诀,多次登上话题热搜榜。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浩依靠理论背书,深度分析了嘉宾相处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确保了观察室推理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无论是婚恋状态的不同,还是认知经验的差异[6],半熟观察团作为《半熟恋人2》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角色功能各异,体现了不同群体的思想和行为[7],通过彼此之间的观念碰撞和推理过程,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情感启发,也为节目的情感发展增添了一层隐性悬念。

三、《半熟恋人2》的内容表达

(一)节目开篇:选取独特视角表达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崛起,30+的都市男女正经历着生活与爱情的剧变[8]。对独立女性而言,面对向现实妥协还是做自己这一问题,她们更多是选择清醒地保持自我[9]。与第一季不同,本季开篇由四名女嘉宾的前采开启,针对她们所面临的情感困境与自我选择,提出“要权衡多久,才能勇敢去爱”这个开放式的爱情话题,用一季节目去追寻答案,更广泛地切中两性交往中的痛点,真正意义上打开轻熟龄阶段的社会情绪表达,坦诚又犀利地将当代女性对爱情的多元思考呈现在屏幕前。

(二)朋友圈:社交信号描绘爱情麦田

以时下最流行的社交方式“朋友圈”作为切入口[10],贯穿全程,是节目规则上的一大升级。男女嘉宾初识,选择以私密朋友圈作为第一链接场景,通过此前朋友圈的了解,让见面时的破冰过程变得更加直接,且极大地提升了期待感,在长桌聚餐上也能更快地打开共同话题。每晚男女嘉宾都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一名心仪对象的状态,从而思考或明确内心的选择。在半熟观察室中,观察团成员也通过查看嘉宾朋友圈的情况,完成推理[12]。《半熟恋人2》专属的私密朋友圈环节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男女嘉宾之间的情感发展悬念,使他们成为“迷惑”的当局者,也让观众走入他们感情的“麦田圈”中一探究竟。节目以查看朋友圈的方式替代群聊,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

(三)鲇鱼效应:人物关系的平衡与失衡

不断建立新的人物关系是节目悬念迭出、引发强戏剧冲突的重要方式[13]。《半熟恋人2》中,因为女嘉宾蒋鹤婷在第二期中的退出,导致男女嘉宾首次出现四男三女的失衡状态。首次约会日便落单的男嘉宾张焱正陷入迷茫,伴随第三期中女嘉宾严淼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段空白,搭建了全新的人物关系;紧接着男嘉宾吴士鋋的“空降”,打破了张宝儿和孟昭博看似固定的组合,让小屋第一次出现多角关系。而在第四期中,女嘉宾张宛诗的到来又让众人的关系充满了考验。“鲇鱼效应”持续放大了男女嘉宾之間的微妙情绪,也让节目叙事和嘉宾感情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14],感情的天平左右摇摆,不断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增强了节目效果。

(四)多重约会:打破固定关系,创造戏剧冲突

《半熟恋人2》设置了爱情盲盒、特权约会等多种约会规则,为原本相对固定的节目叙事逻辑创造了一个潜在“缺口”[15],在创造多样可能性的同时体现出当下年轻人不同的恋爱态度。如第三期爱情盲盒约会后,既定CP被打乱,女嘉宾孙沐雨和男嘉宾余天超的约会,加深了观众对人物个性B面的了解;“鲇鱼”嘉宾的特权约会中,女嘉宾张宛诗选择了男嘉宾余天超,增强了余天超、郑语安、张宛诗三人关系的不确定性;第六期的换乘约会中,嘉宾看似固定的关系受到冲击,吴士鋋、郑语安、孙沐雨、余陶然四人的经典“修罗场”强化了戏剧表达。节目进程中的多次选择、打破和重组,为男女嘉宾提供了打破闭环、实现勇敢表达的机会。

(五)番外联动:增强收视黏性

爱情与友情的延续在《半熟恋人2》中得以实现。整季节目播出之后,平台额外推出两期番外篇,不仅呈现了录制结束后嘉宾们的生活状态,还让提前离开的蒋鹤婷与后到的吴士鋋完成了一次惊喜见面。由第一、二季嘉宾共同参与的团建活动,成功实现了两季之间的梦幻联动,极大地迎合了观众心理。

四、结语

半熟男女所表现出来的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组成了《半熟恋人2》的情绪表达,打开了观众参与和观看恋爱观察类节目的独特视角,带来了多元的情感体验。节目从普遍的情感议题中找到“半熟恋人”的独特性,用充满悬念的叙事和对情感问题的另类思考路径,为该类型的综艺市场带来了差异化价值,也让不同身份的观众从中找到共鸣、产生反思,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传播和口碑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来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不仅需要高浓度的剧情呈现,更要对当下社会现象进行精准把握和映射。如何增强综艺节目与社会的密切连接,也值得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2年3季度民政统计数据[EB/OL].结婚产业观察,https://www.mca.gov.cn/mzsj/tjjb/2022/202203qgsj. html,2022-11-25.

[2] 侯珮桦.恋爱综艺真人秀的受众情感传播研究:以《半熟恋人》为例[J].视听,2022(6):63-65.

[3] 何丁然.恋爱观察类综艺的叙事策略与恋爱文本研究:以《半熟恋人》与《心动的信号4》为例[J].声屏世界,2022(15):38-40.

[4] 陈程.恋爱观察类综艺在融媒体时代的探索与突破[J].声屏世界,2023(3):52-54.

[5] 王烁.基于扎根理论的恋爱综艺节目受众观看动因研究:以《心动的信号》为例[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23.

[6] 李珊.女性声音与复合空间:恋爱综艺的叙事策略特征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1(24):105-108.

[7] 刘慧.女性情感观察类综艺的主要特征及价值影响:以《妻子的浪漫旅行》《女儿们的恋爱》为例[J].中国电视,2021(9):93-97.

[8] 胡亚聪.国内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困境与突围探析[J].中国电视,2022(2):38-44.

[9] 刘晓蕙.视觉文化视角下的恋爱观察类综艺走红分析[J].视听,2021(3):29-32.

[10] 汤诚.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素人恋爱真人秀节目受追捧原因[J].传播与版权,2022(2):80-82.

[11] 刘殊.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的突破:以《半熟恋人》为例[J].百科知识,2022(3):45-47.

[12] 汪荔诚.恋爱综艺看门道:学会在亲密关系中不断成长[J].文汇报,2022(3):1-2.

[13] 虞澍.“大龄系”情感观察类她综艺中女性形象建构研究[J].东南传播,2022(9):137-140.

[14] 王梦馨.女性情感观察类综艺的消费呈现与突围路径[D].杭州:浙江传媒学院,2023.

[15] 殷乐,申哲.“被看见的她们”:“她综艺”女性叙事探析[J].中国电视,2022(3):100-106.

作者简介 张笑梅,三级导演,研究方向:节目制作。

猜你喜欢

综艺节目创新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