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褂木林下种植华钩藤作业设计

2023-09-06蔡景迪刘世科蒋紫艳

南方农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苗龄郁闭度保存率

蔡景迪,刘世科,蒋紫艳*

(1.桂林市林业设计院,广西桂林 541001;2.资源县资源林场,广西资源 541400)

近年来,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国家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林下种植成为各地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有效举措。常见林下种植种类有中药材、药用或食用菌类。在药材方面,钩藤种植因技术简单易推广,一般种植第2年就可收获,见效快,成为林农首选种植品类。钩藤药材来源较多,《中国药典》(2015 年版)将茜草科(Rubiaceae Juss.)钩藤属(UncariaSchreb.)的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Wall.)、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Roxb.)、毛钩藤(Uncaria hirsutaHavil.)、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等植物钩茎枝统称钩藤药材[1]。据记载,钩藤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娠子痫和头痛眩晕等。随着现代医学对钩藤有效成分钩藤碱的不断研究,其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市场对钩藤的需求越来越大[2-3]。近年来,桂北多个县(市、区)开展了钩藤种植,满足了市场对钩藤中药材的需求,同时为增加林农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培育特色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例如,2019年,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大力发展“钩藤扶贫”产业,种植第2 年每667 m2产值达6 000 元,钩藤种植业成为了当地特色产业[4]。2021—2023 年,广西桂林市资源县新增钩藤种植面积1 333.33 hm2。在现阶段中药材价格不稳定的背景下,科学种植钩藤以持续提升种植户的收入是值得科技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对马褂木林下种植华钩藤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科学种植华钩藤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林场牛司报分场,地理位置为东经110°35′06″、北纬25°51′34″,海拔905 m 左右。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积温4 750 ℃,极端最高温度38.3 ℃,极端最低温度-8.4 ℃,年平均降水量1 773 mm,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无霜期285 d,年日照时间1 013~1 680 h,年平均风速3.2 m·s-1。林地为种植15 年的马褂木阔叶林地[5]。

1.2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苗木为资源县某苗圃繁育的1年生、2年生、3 年生裸根苗,经专家鉴定为华钩藤品种。种苗地径在1.0~1.2 cm,高约1.0 m,种植前按照高50 cm 的规格统一短截,并用黄泥调成的泥浆进行蘸根。试验使用的钙镁磷肥由云南禄丰勤攀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有效磷含量超过16%。

1.3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设计[6]。试验分为2 部分,第1 部分为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试验,第2部分为不同苗龄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1.3.1 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种植前试验地马褂木的株行距为2 m×3 m,在林地内设置试验小区。试验共设置3 个处理,分别对应马褂木3 个不同的林分郁闭度,每个处理为1 个小区,3 次重复,共9 个小区,各小区规格均为12 m×16 m。通过间伐与修枝将各小区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调整为3个等级(处理),其中T1处理为不进行间伐,只在行间开展割灌、除草工作,同时整理出一条宽1.0 m 的种植带,该种植地马褂木林分郁闭度为0.7;T2处理为通过适当间伐将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调整为0.5~0.6,并整理出一条宽1.0 m 的种植带;T3处理为通过加大间伐与修枝力度,将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调整为0.4,并整理出一条宽1.0 m的种植带。

造林时间为2020 年12 月,在各种植带中部沿等高线开挖定植穴,规格为30 cm×30 cm×25 cm,株距为1.0 m,每穴施用钙镁磷肥40~50 g,与穴内泥土拌匀,先回表层土,再回填心土。而后将穴上坡方向的表层土培在穴上部,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树盘。需注意的是,定植穴开挖完成后,需经过雨水淋洗再进行造林,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定植,防止华钩藤根系生长受阻。

1.3.2 不同苗龄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将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调整为0.4 后开展不同苗龄的种植试验,分别设置N1处理(1 年生)、N2处理(2年生)、N3处理(3 年生)3 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定植穴的施工等操作与上述试验相同。

1.4 测定指标

1.4.1 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测定时间为2023 年4 月,此时华钩藤经过2 年多的生长,营养生长已趋于稳定,对其保存率、地径、节间长、钩藤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其中,保存率为实测保存的株数与栽植株数的比值;地径为各小区实测20 株华钩藤根颈处东西、南北2 个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节间长为统一测定当年新发芽往下第3 至第4 节的长度,各小区实测20 株;钩藤产量为每株华钩藤上一年所萌发的侧枝质量,各小区随机剪取3 株并称其鲜质量。

1.4.2 不同苗龄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于2021 年12 月测定华钩藤保存率、节间长、钩藤产量等。因苗龄不同,地径不一致,没有测量地径。各指标测定方法与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试验相同。

1.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7]。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由表1 可知,不同处理间华钩藤保存率有显著差异(F=6.5,p=0.031<0.05),单株产量有极显著差异(F=20.0,p=0.002<0.01),地径有极显著差异(F=87.5,p=0.000<0.01),节间长有极显著差异(F=55.9,p=0.000<0.01),但T3处理与T2处理间华钩藤保存率、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均与T1处理有显著差异。华钩藤保存率、单株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3 种马褂木林分郁闭度对华钩藤的地径、节间长度有显著影响,华钩藤地径从大到小依次为T3处理、T2处理、T1处理,节间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T1处理、T2处理、T3处理。

表1 3种马褂木林分郁闭度条件下华钩藤生长情况

2.2 不同苗龄条件下的种植试验

由表2 可知,不同处理间华钩藤保存率有极显著差异(F=32.1,p=0.001<0.01),N2处理与N3处理间华钩藤保存率无显著差异,但均与N1处理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华钩藤单株产量与节间长无显著差异,但以N2处理表现略优。

表2 3种苗龄条件下华钩藤生长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林分郁闭度条件下的种植效果

3.1.1 林下种植对华钩藤保存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马褂木林分郁闭度在0.5~0.6 时,华钩藤保存率在90.3%,而马褂木林分郁闭度下降至0.4后,华钩藤保存率在92.3%,保存率升高。可能因为华钩藤是喜光植物,随着林分郁闭度降低,林间光照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华钩藤生长发育。由此可见,华钩藤在光照条件较好的生态环境下生长更好。

3.1.2 林下种植对华钩藤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华钩藤在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较高的条件下,节间长度更长。这表明华钩藤作为喜光植物,在高郁闭度的条件下会加快株高生长,以获得更多的光照。但华钩藤在株高生长过程中,消耗了过多的养分,因此其地径生长受到抑制。

3.1.3 林下种植对华钩藤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华钩藤在马褂木林分郁闭度较低的条件下,产量更高,这与其地径生长趋势一致。在高郁闭度条件下,华钩藤发生徒长,生长发育的侧枝小而弱,产量低。

3.2 不同苗龄条件下的种植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3年生华钩藤苗木保存率更高,这主要是1 年生苗木在当年12 月种植时,木质化程度低,种植后雨水少,抗旱性差,因此成活率低。而各处理产量、节间长相差不显著。因此,生产上种植户选择2 年生苗种植为佳,但如果2 年生苗木数量不足,也可选择3年生苗木。

3.3 华钩藤林下种植作业设计的主要技术

开展马褂木林下种植华钩藤作业设计,既要提高产量,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又要考虑到森林的生态效益,丰富林地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现阶段,在商品林发展林下种植明显不足,且大多数公益林未得到有效利用的背景下,开展公益林林下种植作业设计时,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或相关的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公益林。此外,开展具体实践时需采用间伐、修枝等方式将商品林的林分郁闭度调整为0.4~0.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了在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条件下,可适当发展林下经济,因此在公益林中科学发展林下种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林分选择上,应注意避免选择国家一级公益林及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林地;在作业时不得造成水土流失;尽量设计采用透光伐的抚育方式调整郁闭度,采伐木的选择、采伐强度等应按《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 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

猜你喜欢

苗龄郁闭度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宽叶蓝靛果叶片不同海拔和郁闭度的遗传变异研究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浅谈郁闭度在森林经营中的科学应用
西兰花干燥过程中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