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困难学生心理性厌学的调查与研究

2023-09-06施雯

成才之路 2023年24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学习困难学习环境

施雯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少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会进一步发展成心理性厌学,从而逃避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时常不受控制地受厌学情绪的困扰,对其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反而适得其反。为此,教师应对学生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内省等进行思考与研究,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以寻求预防、避免与解决厌学现象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关键词:学习困难;厌学心理;基础教育;学习环境;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4-0141-04

一、引言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又称作特定型学习障碍,指的是学生在排除身心缺陷、智力障碍等外部条件后,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对听说读写、运算推理等方面表现出严重困难的现象[1]。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班级中并不少见,由于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更加认为学习是件困难的事情,开始逃避老师家长同学的期待,更有甚者逐渐产生厌学情绪,由此引发恶性循环。厌学是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众多学者都在对其进行讨论研究,以寻求解决方法。厌学是指对学习抱有厌恶、讨厌和逃避的情绪[2],厌学者往往成绩较差,表现出对学习的不耐烦或不屑一顾,抵触学习和思考,主要表现为:一到上课时间就开始头疼、犯困;写作业时漫不经心,抄袭他人;迟到早退,一到学校就浑身难受想回家;等等。造成厌学现象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由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层面共同决定:社会层面包括社会竞争、同辈压力等;学校层面包括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师生关系、授课模式、班级氛围、同学关系等;家庭层面则包含了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氛围、生活理念、教育期望等。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等。因此,厌学并不是作为个体现象独立存在,而是在多种变量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不可将其全部归因于一个方面。

二、学习困难的调查

厌学作为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其进行讨论研究需建立在对学习困难有充分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自身智力水平等方面的不同,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复杂而难以发现根源的隐秘性问题,这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存在的问题更容易凸显和察觉,但伴随着年龄增长,问题会愈加复杂化,以至于出现偏科、拉垮全科的情况,因此需要早发现、早解决。初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厌学情绪和状况也更加复杂多变。特别是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后,认为班级学习氛围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性格行为等形成的关键期,某些细微方面的忽视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笔者在“关于中小学生学习上存在的有关困难”的调查问卷中,从学生角度探讨学习困难是如何造成的。调查是在南通市和泰州市内8所初中进行的,共收集有效问卷406份,详细分析如下。

(1)制订学习计划主动学习。在学习计划的问题上,选择直接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学习的占64.15%,也就是说会跟随老师教授的内容进行有关学习。这其中主动制订学习计划的占27%,这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执行计划并主动进行学习。但也存在计划和学习脱节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学期开始时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并制订学习计划,但随着课程深入和新鲜感淡去,计划便被其抛之脑后。这类现象比较常见。此外,在学习动机上,选择为自己而学和不知为什么而学的占比高达83%,可见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这对学习的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学习计划的制订取决于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计划过高而没有完成,会影响学生信心;计划过低很容易完成,则会使学生停滞不前,产生懈怠。

(2)如何对待薄弱学科。调查显示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占15%,大部分学生选择有时或者从不向老师提问。这反映了初中与小学学习氛围的不同,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初中生则更为含蓄和谨慎。这使得有些学生把问题憋在心里,使原本就薄弱的学科更为薄弱。在问到如何提升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时,学生都认为应该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这说明他们对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有所掌握,但存在不愿面对困难、容易放弃等问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以激发其能动性。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力基础上向薄弱学科发起进攻,才能迎头赶上。

(3)课堂中的困难。调查发现,“跟不上教师授课步伐”和“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这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水平,使得学生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部分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后,不愿主动向老师提问,导致积累许多问题,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也有选择“感到睡眠不足,上课容易瞌睡走神”和“自己想学习但同桌总是找话题聊天打扰自己”以及“自己本来认为课程很难,别人一开始玩也想玩了”的,这说明除了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有教学时间、课堂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还有选择“拖延”的,这些学生在遇到不会不懂的问题时,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学习中存在困难是一定的,选择面对困难并积极解决才是应有的学习态度。还有选择“有各种压力、目标模糊、缺乏信心”的,更有许多学生选择“基础知识不牢固”,这体现出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其实,学习困难的原因还有很多,如遇到不懂的知识,课后也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导致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积重难返。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并不可怕,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就一定能攻坚克难,取得进步。

三、厌学调查

本次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周围是否存在厌学的学生,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回答“没有”的有145人,回答“有”并表达自己看法的有161人。整体来看,导致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存在“自己不爱学习,但家长、老师强制性地要求我必须去学习”这类被迫学习的情况。二是学生学习动机模糊,受到更多功利性思想的影响,把学习和成就、未来工资等挂钩,从而丧失学习的乐趣。三是学生学习的科目多、作业多,造成学业压力较大。四是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要维持与不同性格的同学和老师的交往需花费时间和精力。五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逃避学习,不愿面对困难,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激发其想象,活跃其思维。然而,绝大多数厌学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树立学习自信心,存在一定的焦虑情绪,从而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部分成绩中等甚至偏上的学生也会产生厌学心理。个人厌学情绪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这也正是教师和家长所担忧的。“我家的孩子就是被别的孩子带坏的”等类似的话语,在家长与老师交流时,经常会听得到。学生看到同学的学习成绩好,会将自己的学习成绩与之进行对比,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容易滋生消极心理,甚至会一蹶不振。要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就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力。这需要家长与学校思想一致,不要过度地将学习成绩与孩子的未来挂钩,否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愧疚感,加重学习焦虑。

四、总结与分析

多数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学习抱有厌烦和恐惧感,不能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这也正是他们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学习是自我对知识的渴求而产生的自发性活动,但部分学生并没有从学习中受到启发,体验到成功,也没有意识到学习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得学习与生活产生割裂感,从而不愿上学。学习本质上具有合作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属性[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以凸显学习的特征。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逐渐消除他们对学习的恐惧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4]。除此之外,为克服学生自身因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对学习抱有期待,这样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校、班级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舒适性。有研究表明,学生在通风的环境中能进行更长时间的高效持续学习[5],减少无意识错误的发生。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PISA 2018年中国样本数据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在校阅读素养、学习成绩具有相关性,大多数父母愿意把钱投在子女的教育上[6]。调查发现,家长往往会认为自己为孩子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是“最好的”,但孩子未真正感受到快乐和自由。因此,家长需要充分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特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以达到双方都满意。此外,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家长要提供帮助和支持。在孩子尽全力未获得预想成果时,家长要给予理解和鼓励,激发孩子学习热情,树立孩子学习信心。总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学生获得安全感,能够敞开心扉向父母诉说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7]。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教师和同学对其具有很深的影响,学校和班级氛围与课堂授课气氛也会影响其学习状态。对于智力正常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和同学的忽视会使其畏惧课堂和知识的接受,从而产生“学校逃避”。

在学习方法方面,多数学生在学习中是以老师、教材为主导。但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理解、记忆、想象、思维等。因此,这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并不断进行修正,按照自我发展的需求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指学生为完成教师或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基本思维和行动方式,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整体框架的理解方法、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方法、针对不同科目的不同思维方法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比较常见,但直面问题并不容易,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然会提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掌握及全面灵活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8],从而培养多向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这远比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重要得多,实际得多。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9],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基础概念的同时有深入探究的欲望,注重学生通过研究、总结主动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知识的获取和学习负担的减轻多数依靠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提升学习效率、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符合教学规律。全面实施“双减”政策,并不是减少课程知识教学,而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致力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除了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外,最重要的便是学生学会自我内省。孔子在道德原则中提出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的原则,“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等。西方教育研究中,杜威将内省称为“反省思维”,定义为“这种思维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10]。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反思[11],包括学习前对学习目标的反思、学习时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学习后对学习结果的反思。学生在学习前要对所制订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反思[12],凭借自身以往的学习经验、老师教授的学习步骤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对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有大致把握后,思考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并以此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不仅仅是指认知层面上的反思,也包括情感和行为习惯在内的反思,如对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能力、习惯)的反思。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是由教师来评价的,而与学生对自己的实际评价无关,这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评价的态度[13]。对于现在所追求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是最为熟知的,同时自我评价与反思能使其更准确深入地了解实际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内省所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能帮助其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对失败或教训则可以及时止损,为后续学习提供借鉴。当前对反思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之中,二者均在强调学生在已有的行动和经验基础上通过反思来发现问题,思考对策并付诸行动,这也正反映出内省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多数产生厌学感的学生背后是對自我的怀疑和否定,面对“难关”因为不愿寻求他人帮助而鲜少获得成就感,而克服厌学心理与之密不可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才能获得成就感,由此在制订学习计划时更要综合衡量自身能力,对应合适的成就感,从某一个题目、某一类知识开始。

學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合力。但就目前来说,学习困难的学生普遍存在,除了外部环境和先天智力因素外,主要还是基于对学习的恐惧和逃避。在认识这一事实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肯定,合理疏导,真实面对,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同时,学生自身亦需要勇于面对存在的困难,主动提出问题,寻求各方帮助,通过改善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加强内省等方式,进一步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从而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靳婷婷.我国学习困难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21(07):24-26.

[2]石丽媛.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中的“五要”[J].教学与管理,2016(19):34-35.

[3]龚燕,王宝玺.学生厌学现象的归因———基于学习观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6(03):52-55.

[4]苏瑞杰.从厌学到好学四步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5):102.

[5]姬鹏诚,吴首昊,冯姚晨等.高校教室二氧化碳监测与受访者主观评价[J].煤气与热力,2020(09):10-13+41.

[6]赵德成,柳斯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PISA2018中国样本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1,19(02):17-26.

[7]张冲.突破学习困难:情商更重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06): 48-55.

[8]刘欣芳,王秀兰.教师要指导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J].教育探索,1997(02):39-40.

[9]田应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和对策探析[J].成才之路,2020(32):142-143.

[10]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8-22.

[11]蒂莫斯G·雷根(Timothy G. Reagan).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7-28.

[12]陈佑清.反思学习:含义、功能与过程[J].教育学术月刊,2010(05): 5-9.

[13]王萍.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21-25.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Anxiety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Shi We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019,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sic educational stage, a few students hav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f they do not find out and take measures in time, they will further develop into psychological weariness of learning, thus avoiding learning. The reasons for this situation are multifaceted. They often suffer from uncontrollable aversion to learning, and criticizing and arbitrarily forcing them can backfire. For this reason,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and study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vironment, learning methods and self reflection, analyz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ir formation, seek effective ways to prevent, avoid and solve the phenomenon of learning weariness, and help students overcome learning disability.

Key words: learning difficulties;psychologicalaversion tolearning; basic education;learningenvironment; learning method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学习困难学习环境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