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舞《唐印》的表现手法

2023-09-05

戏剧之家 2023年15期
关键词:陶俑盛世古典舞

刘 瑜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2000)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身韵,丰富的舞蹈内涵,在世界各民族民间舞蹈中显得格外耀眼,其沉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反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取向,更是展现先民生活风貌的直接载体。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极其强盛富饶的时期,在汉唐古典舞中到处都展现着那一时期的繁荣昌盛。《唐印》选择了古代市井生活作为表现对象,生动形象地还原了太平盛世中百姓的生活风貌,在中国风音乐的衬托下,运用现代舞台灯光道具建构出了美轮美奂的舞台画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舞之美。

一、古曲舞《唐印》作品概述

(一)创作背景

《唐印》是一部汉唐古典舞作品,其以唐朝人的日常生活为创作蓝本,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风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顶峰,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也使中国古典舞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唐印》的创作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汉唐舞蹈的意境底蕴,另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古典舞在舞蹈编排上刻意展现汉唐舞蹈基本动作的限制,对舞蹈程式和舞蹈动作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创新中不失传承,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

(二)作品简介

《唐印》在传统汉唐古典舞的动作和程式上进行了创新,运用现代的舞台美术营造了大唐盛世的生活场景,运用灯光营造时空氛围,在中国风音乐的烘托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演进,展现出浓郁的古香古韵。

该舞蹈以一名忽然苏醒的唐朝仕女俑作为开端,借由该仕女的视角展开故事,舞蹈中的仕女神态自信高傲,由静而动地带领人们进入大唐盛世的画卷。刚刚苏醒过来的仕女先是去闻了闻坛子里的陈年老酒,随后又去逗了逗手边的鹦鹉,这些都是在现存的书籍图画当中所记录的唐朝人的日常生活娱乐内容,舞蹈作品仿佛还原了大唐盛世的百姓市井生活。虽然在有限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我们很难完全复刻出唐朝百姓的真实生活,但是通过有限的资料并结合合理的想象和艺术加工,还是展现出了更趋于真实的唐朝百姓生活面貌。

二、古曲舞《唐印》的表现手法

(一)表演形式

作品主要以女子独舞的形式进行表演,主人公是一名忽然间复活的唐朝侍女俑,以该人物的视角来展现大唐百姓的生活百态,通过俏皮的眼神和身段突出了舞蹈主人公俏皮自信的性格特点。舞蹈中运用了大量唐代舞蹈动作元素,借用舞袖、三道弯、拈花手、胡旋舞等特点鲜明的动作展现出浓厚的汉唐古典舞色彩。比如在时空穿越的场面里,舞者大量运用舞袖动作,同时也为舞蹈情绪的转变进行铺垫。在整部舞蹈作品当中,拈花手贯穿始终,也是该舞蹈的标志性动作。与此同时,舞蹈并不是生搬硬套汉唐舞蹈的程式化动作,而是根据表演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比如将传统的胡旋步改成了画八字圆,三道弯也在倾倒的体态基础上得到了运用。

(二)舞蹈语言

在《唐印》中,最具鲜明特色的舞蹈语言分别是“三道弯”“拈花手”和“旋转”。首先是三道弯,它是舞蹈人物的基本体态。该体态的设定参考了唐朝时期的石窟壁画和传世画作,舞者通过关节打弯来展现曲线身姿,在表现舞者体态的轻盈婀娜的同时也不失中国古典审美的含蓄内敛,在俏皮活泼中又透露出一丝神秘。其次是拈花手。由于舞蹈的创作者将主人公设定为俏皮可爱的唐朝仕女,为了充分展现人物活泼俏皮的神态,舞蹈中大量运用拈花手这一动作,不仅奠定了舞蹈的风格基调,更成为舞蹈的象征。最后是旋转。这一舞蹈动作的设置同样是为了展现人物的活泼。旋转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运用旋转来展现舞蹈中的动律和不平衡感。《唐印》当中的旋转动作不仅仅局限于原地旋转,而是一种流动的、给人以极强的不平衡视觉感受的“八字圆”式旋转。通过不断变化的八字圆旋转动作丰富了舞蹈画面,使人物形象更为灵动活泼。而在旋转的同时伴随着的重心偏移是为了展现出独特的律动以及主人公作为陶俑的属性特征。不仅如此,在场景切换的过程中同样运用了大量的旋转动作,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大唐盛世的市井百态。

(三)舞蹈结构

《唐印》的舞蹈结构运用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几个组成部分。

在舞蹈的开端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故事发生于一座博物馆内,一个唐代陶俑在阴差阳错之中苏醒过来,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片刻小憩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千年,仍像平时睡醒了一样,轻轻闻了闻身边的酒,在几个控腿的动作之后伴随着画面苏醒过来的仕女带着观众一同穿越时空画卷,在舞者的画圆动作中观众能直观感受到主人公的惊奇和兴奋。

舞蹈的发展部分讲述了复活的陶俑穿越回大唐盛世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一系列具有喜剧色彩的冲突事件,最大程度上还原了盛唐时期百姓的生活风貌。“馋酒”“逗鸟”的小故事活灵活现,在俏皮中透着浪漫。

舞蹈的高潮部分是整个舞蹈作品情绪的顶点。在这一部分当中,舞者运用高难度技巧动作,在音乐和舞台背景的烘托之下展现出时代沧桑,寓意着千年时光当中的风云变幻。大唐王朝终将会隐入历史的尘埃中,但是唐朝的人文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并不会被历史所淹没,即便历经风雨,仍旧是中华艺术史当中的璀璨明珠。这一部分的舞蹈展现出了历史的厚重感,流露出别具一格的文化意蕴。

舞蹈的结尾部分与舞蹈的开端首尾呼应,主人公重新变回博物馆里的陶俑,仿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就如同大唐盛世终究淹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中一样,结尾的处理在透露出一丝伤感的同时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神秘感,唤起了观众对于大唐盛世的向往。

(四)舞蹈音乐

优秀的舞蹈配乐对《唐印》的成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烘托了舞蹈的意境氛围,更是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法。这部舞蹈的配乐为同名曲《唐印》。

在舞蹈的开端部分通过马林巴独奏演奏出了音乐主题,这一阶段所展现的是陶俑苏醒的过程,马林巴独特的音色赋予了舞蹈一种神秘感,也确定了整个舞蹈作品的情感基调,让整部舞蹈作品显得无比玄幻奇妙。

在舞蹈的发展部分应用到了中国传统礼乐乐器编钟,大气回荡的音色演绎着中国传统雅乐音阶,极富中国特色。在音乐的烘托之下,观众仿佛真的跟随舞蹈中的主人公来到了大唐盛世。中国鼓的运用在使舞蹈大气磅礴的同时,也增强了舞蹈的动感,穿插在乐曲当中的马林巴不断重复着音乐主题,让舞蹈的氛围在大气庄重的同时又不失神秘感,人声的加入更是将这种神秘感进一步加强,提示着人们这是发生在千年之前的遥远故事。在这一部分当中,舞者在音乐的衬托下展示旋转画圆的动作,把古代东方女子的神秘之美充分展现出来,伴随着丝竹的加入展现出了唐朝市井生活的丰富。

舞蹈的高潮部分同样也是音乐的高潮。在这一部分中,中国鼓的节奏变得紧促,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局促紧张感,大提琴的加入仿佛是在诉说对历史的抗争。用大提琴再一次演奏出主旋律,舞蹈的情绪也变得伤感悲哀。运用急促且充满冲突的音乐烘托出这一部分舞蹈的情感主旨。舞者仿佛是在与历史命运相抗争,不忍心看到大唐盛世的沉沦,不甘心重新变回陶俑并成为历史的尘埃。舞者在音乐的衬托下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进而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

舞蹈的结尾部分用编钟重复了音乐主题,与开端相呼应,编钟的音色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烘托出舞蹈结尾所展现的一切终将尘归尘土归土的主旨,主人公最终还是变回了博物馆里的陶俑,带着一丝不舍回到了现实,就如同大唐盛世一样不可避免地化为了历史的尘埃。乐曲的结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人对大唐盛世产生了无限联想。

(五)舞美设计

1.灯光的运用

在舞蹈的开端部分,灯光聚焦在舞者身上,由暗逐渐转明,以此来表现陶俑逐渐苏醒的过程,舞蹈动作从僵硬逐渐变得灵活。在舞蹈的发展部分,灯光的色温逐渐变暖,用来展现从尘封的历史博物馆到大唐盛世的穿越过程。运用金色的灯光营造出金碧辉煌的环境氛围,以此来展现大唐盛世的繁荣,舞者在金碧辉煌的灯光衬托下自由舞蹈,不断展示三道弯的体态和拈花手的动作。随后灯光范围逐渐变窄并集中到舞者身上,从而吸引观众把注意力也集中到舞者身上,从而注意到舞者将要展现的“馋酒”和“逗鸟”这两个动作。随后灯光变冷,灯光范围扩大,引导观众不再关注舞者的细节,而是去关注整体身段动作,从而展现唐朝市井生活百态。从高潮部分开始,灯光重新集中到舞者身上,以展现舞者的挣扎,强烈的灯光营造出紧张的冲突氛围,配合急促的音乐,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舞蹈结束,部分灯光逐渐变暗,暗示着这一切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以此作为舞蹈的结束。总体来说,该舞蹈的灯光布置十分精心,通过灯光的强弱、色温、范围的变化来烘托不同的环境,也表现了舞者的心理特征以及舞蹈情感。

2.服饰的运用

唐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繁荣的经济也促进了当时服饰文化的发展。当时的服装颜色艳丽,形态轻盈飘逸。舞蹈《唐印》的主人公是一个复活的陶俑,其着装设计参考了唐代陶俑当中的服装款式,上身为短衣,下身是长百褶裙,整体设计轻盈飘逸。同时为了兼顾陶俑这一人物属性,在服装颜色的选择上使用了唐三彩中最常用的红绿白三种颜色,使之更贴合人物形象。服装的款式和颜色充分突出了唐朝少女的俏皮活泼可爱,也让整个舞蹈显得更具古风古韵。

三、结论

《唐印》这一汉唐古典舞作品把唐代仕女俑的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舞蹈由静而动,运用独舞的形式,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讲述了大唐市井生活百态。在舞蹈语言上,拈花手的使用、恰到好处的旋转动作、婀娜多姿的三道弯体态等把唐朝少女的精神风貌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戏剧化的舞蹈结构让整个舞蹈作品层次鲜明、主题清晰,大气恢宏的舞蹈配乐增强了舞蹈的气势,优秀的灯光控制营造了舞蹈的氛围,仿照唐三彩的服装设计丰富了人物形象。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借由舞者高超的舞蹈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完美演绎了复活的陶俑这一人物形象,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

通过对《唐印》的研究,笔者认为我们在舞蹈创编工作当中不仅要考虑动作设计的美感,更要考虑到动作语言的意义,并且合理安排音乐、灯光、道具、服装等,从而更好地表现舞蹈情感主旨,使舞蹈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明,从而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陶俑盛世古典舞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盛世盛开盛唐花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
“治世”与“盛世”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