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屏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实践探讨

2023-09-01李宗岭

农业装备技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锦屏开沟出苗率

高 华,李宗岭

(1.海州区锦屏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市农机推广站,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稳玉米、扩大豆”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目前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2022 年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承担了80 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围绕“稳玉米、扩大豆”工作总目标,综合考虑锦屏镇的农业种植情况及配套机械化条件等因素,建立了“2+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模式,通过一年的种植实践,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现状

1.1 基本状况

锦屏镇粮食种植面积达2 867.73 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 346 hm2,小麦种植面积1 281.2 hm2,玉米种植面积44.47 hm2,大豆种植面积79.73 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80 hm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共分布在5 个村。

1.2 使用机具

考虑到锦屏镇玉米生长后期容易赶上雨季,地表湿软,玉米容易倒伏。免耕播种可以有效地抵抗倒伏,因此引进河北农哈哈2BFYD-2/4 大豆玉米密植分控施肥播种机(带旋耕)5 台。

该机大豆带采用旋耕播种,大豆行距小,播种作业时容易被杂草、秸秆、根茬堵塞,采用圆盘开沟器可以解决堵塞问题,但圆盘开沟器入土能力差,需要在开沟前旋耕。

由于大豆玉米两种作物对化肥的养分需求不一样,该机肥箱内部做了隔断,玉米肥料和大豆肥料分开放置,同时采用两套调肥系统,加大玉米施肥量。该机具作业幅宽2.5 m,中间4 行黄豆,两侧各1 行玉米。

1.3 种植模式

大豆4 行,玉米2 行;大豆品种为中黄301、玉米品种为洁田M(12) 和江玉898;大豆行距30 cm、株距10 cm,玉米行距40 cm、株距10 cm,带间距70 cm。

全镇6 月中下旬播种,大豆播种量每667 m2为3.5 kg 左右、玉米播种量每667 m2为1.5 kg 左右,大豆玉米出苗率均为96%以上。播后3 d 芽前封闭除草,7 月12 日左右进行一遍治虫,7 月18 日左右进行人工施肥(每667 m2施肥量为50 kg),8 月7 日左右进行二遍治虫。

收获时全部是玉米先熟,先采用3 行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收获玉米,后采用大豆收获机收获大豆,收割费用按整亩计算。

1.4 效益分析

1.4.1 种植成本

(1)播种成本:旋耕起垄施肥播种一体化机械作业成本主要由种子、底肥和作业成本3 项构成,每667 m2总费用为484 元,其费用构成为:大豆种子16元/kg,共56 元;玉米种子72 元/kg,共108 元;底肥为60 kg 复合肥,共240 元;播种作业成本为80 元。

(2)管理成本:每667 m2人工除草1 次、飞防治虫3 次费用共35 元;人工追肥施25 kg 尿素,总施肥成本约为200 元;灌溉费用为20 元。

(3)收获机械作业成本:每667 m2收获费用为120 元(整亩计算);烘干成本60 元。

(4)土地流转费用:每667 m2全年流转费用为1 000 元/年,分2 季作物计算,流转费用为500 元。合计种植成本每667 m2为1 419 元。

1.4.2 收入情况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667 m2大豆产量为140 kg,销售价5.6 元/kg,收入为784 元;玉米产量为420 kg,销售价2.8 元/kg,收入为1 176 元;补贴收入为320 元。合计收入每667 m2为2 280 元,净收入为860 元。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存在的问题

2022 年我镇首次将大豆生产目标单列,随粮食生产目标同步下达,安排我镇的任务也都全部完成,也大力推广和宣传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好处,但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是在同一块地里同时种植玉米和大豆,在该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思想上的认知度不够

部分村领导带有消极畏难情绪,把任务落实依靠在补贴政策上,对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

2.2 机具不配套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播种环节机械还较多,但专用植保、专用收割装备购置较少。当前推介的播种机具主要适合沙土耕作层,缺乏适合我镇的黏土地播种的机具,农机农艺融合度不高。对地块平整度要求高,遇高低不平就会出现跳种、撒播、种子跑到地面上等不良情况;黏性土容易造成堵种、种子深度过浅等问题。

2.3 大豆出苗率不高

夏播高峰期间一直处于高温少雨,土壤墒情差、灌溉不足的情况。播后出苗情况不好,大豆出苗率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播种时一穴一粒,加之旱涝急转等因素,有部分田块大豆出苗率较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2.4 密度不足

密度是目标产量的保证,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密度要与净作相当(每667 m2约为4 500 株),大豆要达到净作密度的70%以上(每667 m2约为10 000株)。部分地方存在大豆玉米间距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种植密度不足。

2.5 田间管理难

播后苗前,采用化学封闭除草方式,但干旱造成前期杂草封闭效果较差,部分田块杂草较重。出苗后,由于两者所用除草剂有所不同,造成苗期除草较为困难,种植户普遍采用人工打药方式进行除草。加上带状种植开沟不完善,造成苗期涝害,大豆玉米长势不好[3]。

3 建议与对策

3.1 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的落实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必须有专用的机械进行播种、打药和收获,这样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但专业机械价格都很高,在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对购买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大相关政策扶持[3]。

3.2 播种施肥机的选择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扩间增光和缩株保密等技术指标都是由播种机完成的,为了保证核心技术到位,一定要购置先进实用的播种施肥机。在播种作业前,应考虑大豆、玉米生育期,确定适宜品种,并详细规划播种作业路径,妥善解决机具调头转弯问题。前作小麦需按一定畦宽开沟做埂,且要播前开沟,并加装导航设备,确保开沟质量好。

3.3 喷雾机械的选择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环节需寻找最佳喷雾装置匹配,创新使用隔离装置。对于机械确实难以作业的,需人工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定向喷施除草剂。

3.4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要组建复合种植机具操作培训与使用服务指导队伍,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加强机手、农户以及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复合种植种管收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培训,确保农民对该项技术的掌握[3]。

猜你喜欢

锦屏开沟出苗率
早播条件下不同高油酸花生品种与种衣剂处理对花生出苗的影响
免耕播种机种肥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设计和仿真
提高玉米密植品种出苗率技术要点
作物播种开沟器及划行开沟器的构造和使用介绍
不同基质对万寿菊出苗率和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新陈菜种使用有技巧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我国首台稻田开沟机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