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设计探究

2023-08-31姚智昌

课程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

【摘要】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即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验式活动,主张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分工协作解决真实问题,并掌握新的知识和能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应综合考虑“学习活动”“学科知识”和“素养目标”。本文简述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设计意义,围绕简单学科情境类活动、整合学科情境类活动和现实情境类活动,探究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素养发展  实践活动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8-0019-03

教育部门将核心素养视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并在教学中制定合理教育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践行素养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价值观和发展观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学习情境中,以构建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

一、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设计意义

(一)核心素养为实践活动设计指明方向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初衷和价值追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条件,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应注重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求,将其融入到课程计划中。由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由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等素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抽象性,无法以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加之部分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实践活动目标设计过于宽泛、笼统,影响实践活动的价值,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无法真正落地。而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积极将核心素养与实践活动目标相对接,充分发挥课程目标应有的价值[1]。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并结合活动主题,设计清晰、具体的实践活动。

(二)核心素养为实践活动设计提供筛选标准

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并不是单纯的按部就班讲解,而是以教材为蓝本、以任务为驱动,通过环环相扣的学习环节来推进。指向素养的实践活动相当于将其视为学科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的拓展环节,教师自然也应将实践活动作为学科课程来“教”。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应突出特殊性,结合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来进行综合设计[2]。

(三)核心素养为实践活动评价提供动力

评价是保证活动效果的重要手段,其具有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多样化作用,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但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常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影响了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使学生无法系统化认识到课堂中的收获,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活动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对活动结果进行总结,而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在活动中重点关注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形成。但学生核心素养无法在一朝一夕内完成,需要通过课堂学习逐渐积累并发展,这决定了活动评价需要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3]。可见,教师应注重综合活动评价,指向素养为课程评价提供有意义的支撑,使学生借助评价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基于良好结构,构建简单学科情境类活动

高中通用技术的知识内容和素养目标较为明确,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时,可以选取与之相匹配的实践活动主题和类型。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所设计的实践活动原因、结果及解决问题的流程皆较为清晰,换言之,教师在设计综合活动时应重视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完善,以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这便是基于良好结构的简单学科情境类活动。这类活动更多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活动中教师应明确使用的实验、项目、改进等[4]。同时,简单学科情境的创设符合教材编排内容,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将教学内容灵活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提高综合活动主题与学科知识的匹配度,这样一来,在情境的引导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与探究性。活动前,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活动目标的同时积极运用学科知识,并准备相应的配套工具和材料,梳理好活动的环节和问题,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有序性,教师应对实践活动结果进行提前预设,并对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猜测。这一过程中,学生应通过独立自主开展活动探究,积极发挥教师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优势,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拓展和延伸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活动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围绕活动进行反思,认识到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使情感得到升华。以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实现校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方案》教学为例,首先,教师以“校园节水”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出校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并提出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实践活动的初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校园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为目标,以特殊阴雨天为实验实践天气,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完成对楼顶和校园内硬化地面及塑胶跑道中雨水的收集,并采取除杂、过滤等净化手段,将雨水净化处理为可使用的非饮用水,供给学校卫生间冲水、洗拖把的水池、观赏性池塘等多场合用水,以实现节省校园用水的目的。最后,实践活动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会遭遇因雨水少而无水可用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多维度启发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尝试将生活用水进行收集及再利用,并对现有的活动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检验自身的设想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理论知识与活动内容有机结合,进而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二)基于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学科情境类活动

实践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项优质的实践活动往往综合了多个学科内容,在活动开展中也需要学生调动一个或多个学科的经验。因此,活动形式的选择与确定应逐渐朝着整合的方向努力。而基于整合的学科情境类活动,则多是指利用具体项目整合通用技术的一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实践活动,其每个活动中融合的知识,都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解决真实问题而获得知识和经验,进而逐渐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整合的学科情境类活动拥有融合度高、结果明确等显著的特点,具体来说,融合度高指的是情境中围绕某一特定内容展开,由浅入深渗透多方面知識,而结果明确指的则是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达成的结果,使学生思考方向和实际行动始终在具体目标的引领下逐步进行。为了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知识迁移缺失等问题,教师在设计综合活动时应侧重对知识序列和活动过程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科学、丰富的活动经验,突出知识和技能在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取得高效的活动效果。以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构思简易智能家居照明系统方案》教学为例,本课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合多种先进技术,对学生知识储备和技能运用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借助案例分析智能系统,教学停留在对其工作原理和过程的分析上,缺乏对学生的深入引导,而智能家居照明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首先,教师先组织学生了解智能家居照明系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智能家居照明系统具备灯光分组控制、智能调光、延时控制、远程控制等多样化特点,并组织学生到校园实训基地中,借助其中的模拟场景,组织学生体验物联网智能照明系统的灯组设置和场景设置,再运用手机中的软件功能加以控制和体验。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训中提供的模型,各种灯具并没有串联或是并联,是如何实现一键全开、一键全关及区域灯组场景控制的呢?让学生在思考中加强对智能系统控制的认识,明确其中的约束条件规划,并选择合适的系统控制方式。随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卧室的设计情况,尝试分析应采用何种智能照明系统控制方式,并为学生提供计算机互联网控制、手机远程控制、遥控器控制、开关面板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学生在综合考量后说出使用的理由和不使用的理由,为后续深度学习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照明设备的数量、电压参数、功能及场景联动等问题,这是保证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一步,再结合设计方案绘制简易的智能家居照明系统控制方框图。基于此,学生从中加强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对系统、模型的分析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到实践操作的价值。

(三)基于不良结构,构建现实情境类活动

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过程和结果时,应积极融入开放性因素,以构建现实情境类活动。这一实践活动类型,在最初应避免对师生活动内容、结构和结果做出明确性的规定和指向,而是应采取完全开放或半开放的模式,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发散,驱动问题也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活动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权,教师也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以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多维度地去发展和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应转变自身的身份,由被动学习者变为研究者,课堂中主动思考需要运用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工具去解决问题,并随着研究进程的推进加以修订和更正。而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中,对结果的呈现亦没有硬性的规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采取的方法和知识,加以点评和分析,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以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分析家庭消费结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家庭消费结构,教师应设计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将学生每三人划分为一个小组,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孩子等角色,组成一个模拟家庭。假设这个家庭在某次抽奖活动中获得了2000元,家庭成员可以每人提出一条建议,商议这笔钱应该如何花,并将讨论后的最终答案记录下来。显然这一活动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不同小组所模拟的家庭对这笔钱有着不同的计划,同样这一活动也没有明显的内容和方案,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多方面展开探究,选出其中最合理的一个方面并加以整理。随后,当学生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后,教师再借助教材中的“技术体验”环节设计综合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家庭消费。教师应先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家庭现状,再提出问题:请合理安排消費资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使家庭收支结构大致保持平衡的同时,尽可能节约成本。各小组应结合情境中家庭情况,从生存、发展和享受等多个层面分析家庭消费结构,再制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费计划,结合教育、住房、购车、保险、老人赡养、健康、旅游等方面及进行消费支出目标的分析。基于此,学生结合情境内容对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客观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现实情境类活动的优势。

三、指向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实施的注意点

当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重要内容,借助实践活动来落实核心素养,并积累丰富的实践活动经验,成了教师急需攻克的难题。经过初步探索,在实践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综合活动设计应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自身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设计综合活动时应充分考虑能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其次,应强化活动类型的设计。教师应始终坚持“学做合一”的重要理念,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最后,应重视驱动问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实施目的为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感悟,而层层递进的问题则是活动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应重视问题的设计,将其视为活动各环节开展的黏合剂。此外,教师还应尝试在实践活动中引入大概念、任务驱动、大数据技术等多样化内容,并着重反思实践活动的设计模式、实施方法等内容,以支持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核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学科知识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实情,寻找培养学科素养的高效教学方法与途径,进而构建完善的活动体系,以实现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伟志.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活动实施路径与展望[J].中学理科园地,2021,17(4):27-29.

[2]林旺添.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1(17):49-50.

[3]张宏君.创客教育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7):31-32.

[4]王轩丽.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案设计[J].智力,2021(8):5-6.

作者简介:

姚智昌(1977年2月—),男,汉族,厦门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通用技术。

猜你喜欢

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研究
巧用情境教学法构建通用技术高效课堂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的实践制作教学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简论高中通用技术情景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