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

2023-08-31崔渊高倩陈祝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崔渊 高倩 陈祝洋

[摘 要] 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组织教学、开展教研、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思政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仅是基层教学组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江苏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注重突出课程思政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课程思政;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度江苏理工学院教改项目“基于电子信息类国家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索与研究”(11610212125);2021年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电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02122034);2021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立项课题“新时代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研究”(2021JSJYDJ02077)

[作者簡介] 崔 渊(1982—),男,江苏常州人,博士,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电路与系统研究;高 倩(1980—),女,江苏常州人,硕士,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测控技术研究;陈祝洋(1985—),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磁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6-0048-04[收稿日期] 2023-01-10

一、课程思政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毕业要求。基层教学组织需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1]。挖掘和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全覆盖、全推进的具体路径,提高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质量,遵循课程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厚植工程师价值观和工程伦理道德,开发出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思政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的落实与开展

(一)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基层教学组织首先要明确其所在专业的建设目标与思路,秉承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专业本身的建设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及行业发展变化,深刻领会育人内涵及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三大体系,即课程思政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3]。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形成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切实提升专业育人水平和成效。

(二)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打造乐教爱生的优秀基层教学团队

以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坚定“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模范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基层教学组织按照“一心两翼,多措并举”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如图2所示),在师德师风建设、青年教师培养、教师传帮带机制等方面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营造出优良的师德师风氛围。基层教学组织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三)基层教学组织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材建设中落实课程思政

基层教学组织要贯彻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4]。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专业和行业发展,深入企业和社会实践,熟悉电子信息领域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职业活动中能够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做到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提高育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同时,基层教学组织在建设中需要考虑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毕业要求[5]。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念、沟通能力、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创新思维及终身学习等能力。以国情教育、法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爱岗敬业、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职业素养,使其模范遵守工程职业道德。

再者,基层教学组织在进行课程教材建设时,应深入挖掘不同类别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各有侧重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地融入教案讲义、教学过程、学科专业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功能。在保证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章节,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填补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功能。课程教学改革中,以科学观养成、个人品格塑造和家国情怀为切入点,着重培养学生利用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实现中国梦、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科技报国的责任和担当。

(四)基层教学组织围绕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教学改革

基层教学组织围绕课程思政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育人的效果。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实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育人的效果。通过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覆盖了专业的全部课程、全体教师与全部课堂,促进思想政治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以课程思政示范课为抓手,鼓励基层教学组织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和改革,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定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技能工作坊”等培训活动。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记录学生的考勤、课堂发言讨论情况、参与课程实践情况和完成课程作业情况,智能分析数据,将学生在学习纪律、知识学习、技能实践与工匠精神培养、创新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等方面的多元形式的评价指标以星级的方式呈现。将知识点分解为相应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跨学科专业、跨校、跨企业基层教学组织制度建设,不断提升组织活力

针对区域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应完善区域性开放式教学组织保障、考核激励措施、教学质量評价等制度,建设跨学科专业、跨校、跨企业的基层教学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结对,共同参与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参加课程团队教研活动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时刻把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浓郁的重教乐教氛围

强化教师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合专业支部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6]。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将工匠精神、师德规范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通过专业教师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和境界提升,不断营造重教学、爱教学和爱学生的教学氛围。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人才培养“凝”特色,课程思政“润”师生

基层教学组织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贯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创建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混编“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建设高水平实践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共同进行学生职业管理的“六共”范式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和协同创新的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层教学组织应贯彻OBE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及课程目标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7]。从“专业核心价值构建”和“专业与思政融通”两个维度做好顶层设计,把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

(四)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工程能力,打造双向多元的一流师资队伍

实施双向多元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产业教授引进工程、工匠大师工作室建设工程、项目化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面向学术和面向技术的双向知能结构,吸引专业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优秀博士、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多元化人才加入基层组织,打造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一流师资团队。

(五)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进面向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紧密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需求,深化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共建专业机制,形成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常态化机制,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以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为导向,引导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指导教师申报各类教改课题,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凝练教学成果,促进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加强校企协同开发,将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引入教材、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施以任务式、探究式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打造以能力产出为导向的专业“金课”。

结语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措施。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为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重点探索与研究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与完善。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将专业知识教育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机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教学组织队伍,为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海亚.课程思政在基层教学组织中的作用: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计系为例[J].公关世界,2022(2):29-30.

[2]高宁,高彩云,潘传姣,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城建学院测量教研室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7):9-14.

[3]陶旭晨.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20,22(1):132-136.

[4]孙汝甲,邓福康,陈小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5):15-18.

[5]李小朝,赵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研究[J].天中学刊,2019,34(4):154-156.

[6]王旭生,王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高校“大思政”全育人格局的思考[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73-76.

[7]邱意敏,王冠凌,李炜.融入学科竞赛和OBE理念的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构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3):90-95.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aking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CUI Yuan, GAO Qian, CHEN Zhu-yang

(School of Electrical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China)

Abstract: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 is the basic uni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rganize teaching, carry 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cultivate talents.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pattern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lays a huge leading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but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s a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lways adheres to the concept of three-wid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quality, it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design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and forms a pattern of education that combines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closely and help them go hand in h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is to train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aesthetics and labor.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basic level teaching organizations; talent training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