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小学德育“双线三维”实践探索

2023-08-29马玉霞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大思政小学德育

马玉霞

[摘要]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基于“大思政课”实践项目研究,我校采用“双线三维”的形式,让“大思政课”立体化、生活化。将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和网络思政课程建设充分融合,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贯穿于学生成长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参与“大思政课”教和学的全部过程,实现思政与德育的高效融合,打造校园德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 小学德育;“大思政课”;双线三维;实践探索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为我们指明了思政课育人的方向。目前,小学阶段思政课的育人空间不足,一是课程主要由专职和兼职教师担任,多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参与主体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影响有限;二是思政课教育内容以课本教材为主,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密切,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践需求;三是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学校课堂,没有真正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鉴于此,我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项目组举全校之力,以“双线三维”的形式,共同探究“大思政课”实践模式,让“大思政课”立体化、生活化。

双线:是指线上线下。当代青少年生活在网络媒体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如线上教学、同城课堂、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纪录片、电影等可视化教育资源,将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和网络思政课程建设充分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双线同行。三维:在文化广度上,思政课需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延伸与拓展,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课程向全课程的拓展;在实践宽度上,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博物馆、科技馆、革命纪念馆、文化胜地、社区街道、农村乡镇……同时,结合当下热门时政话题丰富有限的课程资源,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形成以第一课堂教师主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路径的双元课堂;在思想深度上,突破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思政课局限于教师讲授的教学观,转向由学生讲述、互动式、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每个学生都会讲、爱讲、乐讲,人人都做“宣讲员”,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参与“大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性,不断增强思政课鲜活度、吸引力和亲和力。

一、文化塑魂,把好育人向度

(一)环境创设,渲染德育风气

我校抓住“文化+”这一关键点,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利用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相结合,打造高品位育人环境。建设党史馆、室、文化长廊——“一馆一室一廊”育人文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窗一墙都变成思政育人、文化育人的窗口,并以此为背景,定期利用公众号、班级群等网络媒体发布学生宣讲党史故事、传统文化知识的小视频,利用线上线下同行的方式,使其真正成为传承革命基因的“红色磁场”。每学期会要求每个班级出1—2期思政内容的黑板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我校积极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思政老师带领学生来到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带领学生参观了语录墙、法典长廊并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在真切体会到审判全过程、亲身实践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深刻感受到法律的神圣与威严。通过“沉浸式”少年模拟法庭活动,更加立体、直观地展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人犯罪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模拟法庭审判程序,让学生体验到法律的威严、公平、公正,树立法律意识,立志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活动创新,丰富德育方式

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积极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活动。在原有的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基础上,开展“五个一”活动:“为德州做一张名片”“搜集一个齐鲁历史典故”“踏寻一处华夏之根”“讲一个红色革命故事”“寻访一处党的足迹”,将其制作成特色鲜明的演示文稿、美篇、博客,在全校班级群之间进行展播、评比,强化德育体验,让红色基因和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灵魂深处。为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使命情怀,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开展以“行走大美德州 深植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研学活动,学生在古建筑影壁上诵读《论语》《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在清代书院体验古时拜师、容饰、揖让、交接等日常礼仪,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培养高尚的品德。学生走进明清木雕馆,赏木雕、观玉石、看珍宝,并通过沉浸式体验魔术活动、近距离欣赏杂技实景剧表演,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多维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不断地雕琢自己、升华自己。

我校始终把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思政教学活动全过程,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以“现场教育”的方式,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学校少先队开展“学雷锋”活动,从雷锋事迹讲起,启发队员们思考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以及如何把雷锋精神内化为自身动力,外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雷锋精神真正扎根于队员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并伴随其今后的成长之路。雷锋志愿者们走出校门,秉承着“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服务意识,积极动手打扫学校周边环境,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新时代少年的使命与责任。大家热心公益、文明有礼、务实进取的表现得到了沿途群众的大力赞扬。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是一代代少年儿童传承雷锋精神的初心与信仰。

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等,探索了“情景思政课”“党史家书展”“党史书画展”等多种思政学习创新方式,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型思政教育打开方式。

二、党员先行,强大思政队伍

(一)身先表率,显领导德育意识再增强

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双带头”制度,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研究思政教育,带头上思政课,形成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强大育人合力。找准党建工作与思政课程建设的契合点,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党员教师,走入教室,走近学生,积极探索参与思政课教研新模式,打造好“一師一金课”“一班一品”“一级一特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课打开方式,实现“大思政课”和“红领巾学党史”全员覆盖,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二)加强培训,促教师德育水平再提高

组织思政老师、班主任和党员老师开展理论学习,确立“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实施计划,开展各项活动,将原有教材和校本课程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党建引领,将班会课多角度融入思政教学,全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探索“学习、研习、传习”的全方位育人措施,形成家、校、社思政育人共同体,最终实现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党支部书记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围绕我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定期调研,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跨学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各學科根据学科特点渗透思政课教育。互学互鉴开展学校网络协同备课,增进交流思政课改革创新方案;定期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展示交流活动,评选“思政金课”,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为提升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我校积极鼓励并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师培训,并将班主任纳入思政教师培训队伍。

三、学生主体,变革思政教学

(一)多种载体,实现德育立体化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线上教学、同城课堂、虚拟现实技术体验、纪录片、电影等可视化教育资源,将传统思政教育课堂和网络思政课程建设充分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双线同行。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当地特色,创编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映象德州》《齐鲁风采》《华夏之根》《党的足迹》《红色印记》,让学生在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中,以多样化、立体化的方式接受教育洗礼,并加深自身对此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二)思政小讲堂,让学生为自己代言

设计调查性、探究性、设计性作业,定期开设“思政小讲堂”,引导学生向同学、家长、社会讲述自己所了解的红色故事、党的历史故事、传统故事等,实行“小老师、大思政”的“学习、研习、传习”模式,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学校和社区“共建组织、共办活动、共享阵地”,打造区域思政共同体。我校坚持将“思政小课堂”同“育人大方向”紧密结合,邀请曾任空军航空兵某部团政委的市五老模范陆卫兵为学生进行红色宣讲。一堂堂“立体”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根植在学生心田,融入学生血脉。学校已经创编了5本思政校本课程,整理了视频文件、影音资料,提供了多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教育环境。

四、家校共育,思政延伸课外

(一)思政送教,提升家长的德育水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立德树人的工程必然少不了家长的协助,更离不开家校共育的交流平台。我校积极开展“思政课堂送家庭”的主题讲座,各班主任组织召开家长会,先提升家长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水平,让家长接受本校的思政课程,让“大思政”课程真正意义上从单课程走向多课程,从学校走向家庭。同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召开家长沙龙、德育论坛,为到会家长答疑解惑,拓展思政知识,以便家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教育。

(二)线上分享,家校多渠道互动

本校以“双线三维”的形式,让“大思政课”立体化、生活化。同样,在进行家校互动时,也是采用“双线”形式,除了以上的思政送教活动,也可以在线上与家长进行交流。我校把线下思政课堂搬到线上,也让家长透过真实的课堂,了解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通过与学生共同做游戏、谈心等活动,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更为亲密的伙伴关系。开展线上家庭思政知识竞赛,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完成比赛,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家庭进行表扬和奖励,在无形中既增长了家长和学生的思政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亲子间的感情。

我校积极开展“红色书籍亲子读”活动,每个家庭共同选择一本红色书籍共读,录制视频并写出读后感,同时推送在学校的微信平台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阅读红色书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光辉历程和高尚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在种种考验面前从不沉沦和屈服,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将成为同胞们团结奋进、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和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要传承革命精神,更要转化为实际行动,更好地实践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这种精神的传承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发挥“文化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之间的协同作用,搭建以思想引领为导向的全过程思政育人平台,不断激发思政教师、班主任在管理、课程、文化、活动、实践、协同、科研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最终积极打造以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讲述为主体、以“小老师、大思政”的理念实现“学习、研习、传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人人会讲、人人爱讲、人人乐讲,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思政宣讲主体。遵照“科学有序、协调兼顾、循序渐进、突出实效” 的原则,着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双线三维”立体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努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大思政小学德育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