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探究

2023-08-27周丽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周丽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问题逐渐严重,因此数学课程改革迫在眉睫。虽然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生活化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文章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生活化概念

教学生活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旨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生活素材,提高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完成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教学生活化不仅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能够让学生实现理想的生活目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将数学知识的讲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自身對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发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活化的认知不足

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够做到生活化教学,但若只是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会导致教学沦为形式,无法真正地发挥出教学生活化的效用。大部分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不够,只局限于课堂导入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之中。其实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并不仅仅只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更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渗透。若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不足,将引起教学行为偏差,导致教学生活化流于表面。

(二)教学生活化的素材缺乏层次

数学生活化的本质就是让数学回到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生活情境营造过于随意甚至流于形式,无法为学生营造出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还有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只是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情境,在数学素材中进行数学教学,导致数学课堂变为游戏课、活动课,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生活化并不仅仅是要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是要让学生能够透过生活化的过程来形成数学思维。

(三)教学生活化情境脱离数学

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流于形式,导致情境和数学教学相脱节,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导向作用。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铺设了生活情境,但是其情境脱离了数学知识本身,有时甚至毫无关系。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并不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对生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反而会让学生沉溺其中迷失学习的方向,影响其学习效果。

(四)材料与学生体验相分离

虽然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引入含有生活元素的素材,但素材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甚远,学生对这一类的材料难以理解,更无法分析和理解材料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依靠钟表让学生认识表盘,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回想每天的时间安排,来教学生认识钟面,学会看时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数学,拉近教材与学生体验之间的距离。

(五)评价方式单一

就目前数学教学现状来看,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试考试的压力让家长与学校更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采用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的考试技巧,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教学生活化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班级评比,都是按照平均分进行排名,教师也以学生成绩的好坏为基准对学生进行排名,甚至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以学生考试分数为依据。教学评价系统的单一性,严重阻碍了教学生活化的进程,制约着学生的素质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教师教学生活化的能力

1. 提高对教学生活化的认知

数学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意识,让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那么教师自身就需要对教学生活化树立起正确的认知。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树立起教学生活化的意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培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深化自身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

2. 提高对教学生活化素材的整合能力

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教师不能对其进行照本宣科的应用,要合理地利用生活化素材,重新整合教材中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更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直观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3. 加强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地体现出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在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数理形成的过程,锻炼其数学思维能力,搭建完整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1. 教学语言符合生活化特点

由于数学知识有比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自己的教学语言符合教学生活化的特点,用具体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如教师可以利用编制儿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起应用的意识。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出生活化的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平均数”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去考虑平均分配的问题,借由生活情境的营造,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准备好几个糖果将其分派给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对领到的糖果进行合理分配,要求对整个分配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对本组所采用的分配方案以及最终的分配结果进行整合,最终以组为单位在课堂中完成汇报。学生能够借由每一个人所分到的糖果数来掌握所有人获得同样数量的物体才叫作平均数。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导学,并且借由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3. 设置具有生活化特征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设问作为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其认知水平,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挥出问题的导向作用,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有层次地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问题来拉近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系统性的知识框架,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在学习“平均数”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学生A和学生B在进行投篮比赛,投进一个球记三分,学生A得到了30分,学生B获得了50分,请问谁投进的数量更多?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回答,学生B投进的最多。接着教师可以用反问的方式来询问学生是否确定自己的答案,并再次提醒问题中学生A和学生B的投篮次数是不同的,学生A投了15次,学生B投了30次。在这样的基础上,根据比赛结果能够得出谁的投篮技术更好呢?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知识呢?通过这一举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进行思考,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拉近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其应用意识。

4. 布置符合生活化的作业

布置教学生活化的作业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课后习题题目要生活化。就目前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来看,主要是以课后习题以及相对应的练习册为主。虽然教材提供了足够的课后习题,但是生活化的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生活化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第二,数学实践活动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布置课外实践活动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其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第三,生活化的数学日记。数学日记能够帮助学生记录下学习数学的体会和感悟,做好学习总结,通过日记总结学习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也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生活素材,教师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获得生活化的素材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创设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以保证教学生活化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教学生活化评价体系

1. 考试方式体现教学生活化

只有建立适合教学生活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传统的数学测验主要以选择题为主,答案固定,学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技巧,即便知识掌握程度不高,也能够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这与生活化教学相背离。生活化教学注重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提高其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要建立教学生活化的评价体系,需要改变数学考试的方式。要增加主观题目在数学考试中的比重,让学生在解答主观题的过程中,形成生活体验,将其应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的学习情况都纳入考核中,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的学习情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量,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2. 评价内容体现教学生活化

评价内容体现教学生活化,要求评价内容更加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包括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还包括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的评价。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曹一鸣. 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 中国教育学刊,2006(02):46-48+58.

[2]吴国敏.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4(04):60.

[3]祝家宏.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路径[J]. 家长,2022(07):112-114.

(责任编辑:罗  欣)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