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探索

2023-08-26储晓惠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4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节奏要素

储晓惠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中)

学生的艺术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艺术感知、表现、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来培育、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这对于当下的初中音乐教学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在音乐教育还没有纳入中考范围之前,初中学生会将音乐课当作是放松学习压力的机会,很少有强烈的动机去学习音乐,更加谈不上具有较高要求的音乐欣赏学习了。纳入中考范围之后,音乐教学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倾向,也就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围绕考试的内容去重复记忆,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谈得上音乐欣赏。面对这些实际情形,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要从教学理念优化的角度去真正建立起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认识,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欣赏音乐。

一、音乐形式:音乐欣赏的基点

对音乐作品的认知,首先就是对音乐形式的欣赏。聆听一首音乐,首先是音乐的节奏、旋律等浸入我们的心灵。因此,音乐的欣赏,首先是对音乐形式要素等的欣赏把握。音乐的形式要素是音乐欣赏的基点,是音乐欣赏展开的前提、条件。音乐的形式要素不是指物质性要素(如声响等),但物质性要素是音乐形式要素得以成立的前提。没有声响就没有音乐优美的节奏、旋律。或者说,好的声响、音响等是展开音乐形式性要素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因此,音乐的形式要素不是指音乐的声响,而是指音乐的节奏、旋律、调式、调性等。对于初中生来说,欣赏音乐作品的形式性要素,就是要他们把握音乐作品表现的形式性要素。

比如音乐的形式要素——“切分音”是学生把握形式要素的一个重难点学习内容,对于这样的内容,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地模仿,也不是让学生能认识到“切分音节奏”的特征,进而能自主判断“切分音节奏”、有效表现“切分音节奏”。只有这样,“切分音节奏”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为了让学生把握“切分音节奏”,笔者引入了《蝴蝶飞呀》这一首曲子,将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用学生喜爱的说唱形式引出。教学中,引导学生打节分音节奏、念切分音节奏、找切分音节奏、唱切分音节奏、用乐器演奏表现切分音节奏等多种方式,来深化学生对“切分音节奏”的认知、理解、感受、体验。通过这样的一种深度教学方式,学生在音乐欣赏的时候就能关注到切分音节奏,在音乐歌唱、表现的过程中也能注意到切分音节奏。学生对节分音节奏的感受、理解走向了深刻,对切分音节奏的认知、理解走向了深入。对音乐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把握,有助于学生更为精细化、精致化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并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的交互统一。这样的一种深度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当下,更着眼于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未来,着眼于学生的音乐欣赏的可持续性发展。

德国著名评论家歌德曾经这样说,“形式是比内容更为重要的东西”。对于音乐审美欣赏来说,形式是根本性、根基性的东西,是一种比内容更为深刻的东西。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音乐作品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开辟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的通道。

音乐的形式要素,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只有全面地、深刻地把握音乐的形式要素,才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性的认知。重视音乐形式,对于所有的音乐教师而言都是一个重要认识,这可以让音乐教师的教学从经验走向专业。很多时候,基于经验的教学往往会忽视音乐形式的价值,满足于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简单模仿的教学,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形式的重要性。有很多学生在经过了初中两年的音乐学习之后,还认为音乐学习就是学习唱歌。这种狭隘的认识自然会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阻碍,当然也无法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说音乐形式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点是非常准确的。对音乐形式的重视,是帮助学生打开音乐学习大门的钥匙,是学生从简单的模仿唱歌走向音乐欣赏的坚实台阶。

二、音乐内容:音乐欣赏的力点

音乐作品的内容是音乐欣赏的重要方面。很多的音乐作品,其往往是有歌词的,这部分乐曲的内容学生较容易把握。而另一些音乐作品,是没有歌词的,这部分音乐作品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深度聆听才能感悟到。在音乐欣赏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作品,将自己放进音乐作品之中,去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感受、体验。只有这样,音乐作品才能与学生的心灵获得一种共鸣、共振。在音乐欣赏中,教师要唤醒、激活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会音乐、理解音乐,去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等。

比如在教学苏少版七年级上册《念故乡》这一课时,在聆听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无动于衷,对音乐作品的内容没有深刻的认知,甚至对音乐作品没有“感觉”。笔者相机引入了音乐作品的故事,唤醒学生理解、感同身受作者祖国、对家乡、对亲人、对过去等的无限思念。在声色光影的媒体故事熏染之中,学生再次聆听音乐,就能沉浸其中,听出作品所表达的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亲人、对过去等的思念的情感。

在聆听感受的表达中,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认为,自己聆听这首曲子的感觉仿佛是“咸”的,因为自己聆听时流下了眼泪,而眼泪是咸的;有学生说,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是苦涩的,因为思乡之情是一种痛苦之情;有学生说,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是酸酸的,因为思乡之情是酸涩的,等等。显然,认识了作品的内容,认识了作品的表达主旨,学生就更能深刻地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同样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欣赏教学中,内容、形式、情感等是三位一体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音乐审美欣赏是一个系统性的功能。学生的音乐欣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累积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聆听、感受、体验。要让学生反复地聆听、体验和感受,因为每一次的聆听、体验和感受都是不同的,都会获得一种独特性的感悟。音乐欣赏、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进入美好之境。

在这一阐述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学习规律,那就是音乐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有所不同,尤其是音乐欣赏,其所追求的不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知识,而是能够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欣赏体验,并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感知音乐美好、能够借助于音乐表达心中所思所想的意识与基本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音乐欣赏教学没有必要追求对音乐现场知识的系统把握,毕竟,初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只是为了追求基本的音乐素养,而因为欣赏体验就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世界。因此在选择音乐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让学生初听能听懂、再听有所思的内容。事实证明,当这些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当这些内容通过学生的听觉通道输入学生的大脑时,能够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直接体验,能够引发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形成深入的思考,而这也就自然引导学生进入了深度学习的状态。

处于深度学习状态中的学生,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之下,在自己的思维加工过程中,形成关于音乐欣赏的诸多认识。即使这些认识是默会的,对学生而言也是有价值的,其不仅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热爱学习与生活的态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与学习形成更多的期待。

三、音乐创生:音乐欣赏的落点

学生的音乐学习不仅仅是感知、理解,更重要的是思维、想象、创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托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创生、创造。音乐创生,是基于对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的理解、把握基础上的。音乐创生能发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发掘学生的音乐创造潜质、潜能。作为教师,要唤醒学生的创造经验,激活学生的创造动能,让学生敢于创造、创新,善于创造、创新、乐于创造、创新。

学生的音乐创造方式是丰富的,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歌声进行表达,可以借助于自己的声势动作进行表达,可以绘制相关的图谱进行表达,等等。作为教师,要跟进学生的音乐表达、引导学生的音乐表达、助推学生的音乐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音乐表达就是学生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学生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比如教学苏少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的《亚非拉掠影》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音·韵亚洲》这一部分内容时,在教学中,融入了这一单元相关内容的创作背景、手法、风格以及相关的文化等。通过整合相关的内容,进行整体性、创生性的音乐教学,催生学生的音乐创造。学生在聆听中选择适合送别丹尼尔先生远行的音乐,引出了《划船曲》。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用声势律动来表现船只轻摇飘荡的场景。如有学生用丝绸的舞动来表现船的摇曳;有学生用身体的晃动来表现船的摇曳;还有学生用歌唱的声音来表现船的摇曳,等等。

在创造性表现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教学中,有学生还采用太鼓不同的音色叠加,形成了一种多轨节奏的生成展示送给丹尼尔。创造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同时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又促进学生的音乐创造。

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落点。作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想象,让学生在音乐的思维、想象之中把握音乐表达的主旨。只有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想象,才能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让音乐教学走向“学科育人”的本位。当然,这里所说的音乐创造力,并不是让学生真的去创作出较高水平的音乐,而是强调让学生经历相应的音乐创造体验,形成关于音乐创造的基本认识与基本能力,让学生知道只有在音乐创造的过程当中,才能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才能知道音乐可以借助于哪些具体的要素去抒发内心的情感。这样的过程当然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其中不仅需要学生付出音乐知识方面的努力,更需要付出情感上的努力,这种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是深度学习的充分表现。相应的,在判断学生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时候,也可以看学生有没有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有没有叠加情感的因素,然后结合判断结果去对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创作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必须是具有积极引导特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进一步体验音乐欣赏的动力,才能够让音乐欣赏的教学变得更可持续。

作为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音乐素养修炼,更要持续不断地引导学生聆听、思维、想象,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音乐欣赏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重要路径。在音乐的审美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只有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表现、创造,才能真正促进、深化学生的音乐欣赏,进而才能深化、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节奏要素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YOUNG·节奏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