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经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骨代谢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2023-08-25刘长兴郭心怡

河北中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阻型耳石肾精

刘长兴 郭心怡 常 翔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陕西 西安 7100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一种由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1]。BPPV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1.2~1∶2.0,通常50岁以后高发,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2-3]。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和骨转换增加为主要特征,然而在患有BPPV的中老年女性中更为常见[4-5],有研究发现通过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有效降低BPPV的发病和复发率[6]。骨转化标志物可以反映骨转化的动态过程,其变化发生早于骨密度(BMD)的变化,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特性[7]。研究报道显示在BMD降低的BPPV患者中,骨钙素(OC)显著高于BMD正常的BPPV患者[8-9]。此外,血清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能与BPPV复发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复发风险[10-11]。BPPV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近年来,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药治疗BPPV疗效显著,尤其在复位后的残留眩晕及随之而来的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方面,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显著[12]。本研究将观察绝经后BPPV的骨代谢特点,以及不同证型绝经后BPPV的骨代谢指标,包括BMD、OC、25羟维生素D[25(OH)D],旨在探讨绝经后BPPV中医证型与骨代谢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就诊的绝经后BPPV患者105例,同时纳入体检中心体检的绝经后女性健康受试者55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1]的诊断标准: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短暂眩晕或头晕(通常持续不超过1 min);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

1.2.2 中医辨证标准 眩晕中医诊断及中医证型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13]。中医证型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瘀阻脑窍型、肾精亏虚型。见表2。

表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①BPPV组患者符合BPPV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绝经后女性,年龄45~80岁;愿意配合进行相关检查和收集病史的患者。②对照组1年内无头晕或失衡相关疾病,无耳毒性药物使用史,无噪声暴露史,无头部外伤史。③本临床研究计划经项目负责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LLSCPJ2022031),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因药物或手术而提前绝经的患者;头部外伤或耳部手术史; 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偏头痛等。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2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BMD值,检测部位统一为第1腰椎(L1)~L4,测量结果以T值表示。T值≥-1为正常,-2.5

2 结果

2.1 2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BPPV组25(OH)D及BMD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BPPV组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2.2 BPPV首发组、复发组与对照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将BPPV组分为首次发病组(首发组)与复发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BPPV首发组和复发组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BPPV复发组BMD低于BPPV首发组(P<0.05)。BPPV首发组和复发组OC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组与首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PV首发组和复发组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BPPV组首发组、复发组与对照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2.3 BPPV BMD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BPPV组根据BMD值分为BMD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BPPV骨质疏松组OC高于对照组及BPPV BMD正常组(P<0.05),但与BPPV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PV BMD正常组25(OH)D水平高于BPPV骨量减少组及BPPV骨质疏松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BPPV BMD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BMD、OC、25(OH)D水平比较

2.4 BPPV组各中医证型的年龄、BMI及复发情况比较 BPPV组各证型年龄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率上,痰浊中阻型与肾精亏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中阻型及肾精亏虚型复发率均高于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瘀阻脑窍型(P<0.05)。见表6。

表6 BPPV组各中医证型的年龄、BMI及复发情况比较

2.5 BPPV组各中医证型的BMD、OC、25(OH)D比较 BPPV组各证型间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精亏虚型BMD最低。肾精亏虚型、痰浊中阻型OC水平均高于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瘀阻脑窍型(P<0.05),肾精亏虚型、气血亏虚型25(OH)D水平均低于痰浊中阻型、肝阳上亢型、瘀阻脑窍型(P<0.05)。见表7。

表7 BPPV组各中医证型的BMD、OC、5(OH)D比较

3 讨论

耳石存在于内耳的囊性斑块上,是含有少量有机物的碳酸钙晶体[14]。当耳石落入半规管时,会导致耳石颗粒流入内淋巴液,耳石本身会产生重力刺激壶腹嵴,引发眼震和眩晕,发生BPPV[15]。耳石的脱落可能与耳石的退化以及吸收能力降低有关,此外激素水平的变化、骨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症是诱发因素[16]。

BMD是一个能准确显示骨量,能反映骨骼生长发育的指标。目前,大多数研究表明,BPPV的发生与BMD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17-20]。本研究结果显示,BPPV组BMD低于对照组(P<0.05)。将BPPV组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2组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组间分析发现复发组BMD低于首发组(P<0.05),提示绝经后BPPV的复发与可能BMD值降低相关。25(OH)D是调节血清中钙磷平衡、维持骨骼结构的重要元素。是否与BPPV的发生和复发有关尚不清楚[21]。有研究表明,25(OH)D缺乏是BPPV的独立危险因素[22]。但目前也有研究结果显示,25(OH)D缺乏与BPPV发生无关[23]。本研究中,BPPV组25(OH)D值低于对照组(P<0.05)。在首发组、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发现,首发组、复发组血清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BMD值不同分为3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发现,正常组的25(OH)D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推测绝经后BMD正常组的BPPV发生或许与25(OH)D水平并无确切的关联,但本研究样本较少,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

OC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小分子,是骨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24]。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代谢中的成骨和破骨活性增加,骨转换的速率也相应的增快[25-26]。研究发现在骨量异常的BPPV组中OC的水平显著高于BMD正常组[27]。在本研究中,BPPV组OC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绝经后BPPV患者具有较高的骨转换率,在首发组、复发组及对照组比较时发现,BPPV首发组、复发组OC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组与首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PPV的复发可能与OC水平无关,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来比较。根据BMD值不同分为3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发现,骨质疏松组OC显著高于对照组及BMD正常组(P<0.05),但与骨量减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绝经后BPPV BMD异常者较绝经后BPPV BMD正常者存在更高的骨转换率。

本研究通过对105例绝经后BPPV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BPPV组肾精亏虚型患者BMD值及25(OH)D值均低于其余4个证型,且OC较其余4个证型都高,提示绝经后BPPV肾精亏虚组有着较高的骨转换。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肾精亏虚,则骨髓失养[28-29]。《医经精义》云:“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精之所生也,精足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30]。提示肾精亏虚则易发生骨质疏松,这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中痰浊中阻型OC水平显著高于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及瘀阻脑窍型,提示痰浊中阻型有着较高的骨转换率,这可能因为痰湿长期滞留体内,影响营养吸收,使钙磷水平降低,导致骨代谢失衡[31-32],进而使骨转换升高。在25(OH)D值上,本研究发现气血亏虚型25(OH)D水平明显低于痰浊中阻型、肝阳上亢型及瘀阻脑窍型,中医认为气虚将导致血液运行无力,血无力不行致血瘀,从而影响体内25(OH)D的正常合成。经文献检索未找到相关研究报告。然而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因此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导致论证能力不足,未来应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大样本研究,证明中医证候类型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绝经后BPPV的辨证治疗、干预发病和疾病提供依据,尽早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挖掘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绝经后BPPV与骨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并且绝经后BPPV各中医证型与骨代谢指标具有相关性,因此可通过检测骨代谢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为绝经后BPPV的中医辨证提供依据,在临床防治过程中可尝试通过干预骨代谢以预防绝经后女性BPPV的发生与复发。

猜你喜欢

阻型耳石肾精
蝎芷膏治疗湿热瘀阻型臁疮的临床观察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你了解耳石症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老十针”治疗痰湿中阻型颈性眩晕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