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PLWHA)自杀倾向干预作用

2023-08-24王海红申彩花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感染者艾滋病

王海红 申彩花

(1.榆林市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陕西 榆林 719000)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性疾病,主要是因机体受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慢性消耗性传染疾病,至今为止,仍没有良好治疗方案,病死率较高[1-2]。我们用自杀意念跟踪艾滋病毒感染者。其目的是提供心理社会护理,同时评估心理社会干预是否有助于自杀或导致焦虑、抑郁、反应能力不足和认知价值等反复出现的个人风险因素[3-4]。促进建立艾滋病毒感染自杀未遂和自杀未遂的临床模式[5]。因此本实验对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在艾滋病自杀倾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接诊的艾滋病感染者自杀未遂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 试验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是26岁,最大的是70岁,平均年龄(47.2±3.4)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的是24岁,最大的是69岁,平均年龄(47.5±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本研究患者均愿意接受可能的家庭访视活动;在12个月内不会去外地;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案和依从性教育,针对患者实际条件,并结合各自的病历,提供关于预防自杀的现状、危险、原因和重要性的全面护理计划和性教育。与病人交谈,查明亲戚、邻居、同事是同情者还是看护者。随时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积极辅导重度抑郁症和精神障碍患者。对病人进行提高认识和教育,特别注重生活质量、价值教育以及应对压力的简单技巧和方法。了解病人的支持者或护理人员的作用,并给予积极反馈,以改善护理人员的支持。每种情况的持续时间为1~2 h。(2)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3)情绪管理:医护人员提供的情绪管理服务贯穿于患者检测前后的咨询、告知结果、建立患者档案、患者例行身体检查和取药的过程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提供多次服务[7]。(4)心理疏导:鼓励病人如何交谈,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分担压力,化解不健康情绪,释放积累的健康能量。有效利用社会支助系统:社会支助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社会支持不仅有助于缓冲刺激,而且有助于直接、独立的保护。注意和加强巡逻:大多数自杀表示打算结束生命,以便在他们死亡时能够解决所有问题[8]。(5)观察指标:分别于入组时、干预12个月后,运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9];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消极情绪进行评定[10];并记录HIV感染者随访覆盖率、失访率,了解患者12个月内再次自杀未遂、死亡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消极情绪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消极情绪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极情绪对比分)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一定改善,其中试验组患者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3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2.4两组患者随访结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试验组随访覆盖率100%,其中再次自杀未遂患者2例,死亡患者1例;对照组随访覆盖率100%,其中再次自杀未遂患者9例、死亡2例。试验组患者再次自杀未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65,P=0.023)。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将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联合应用在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中,有效提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对自控能力和个体自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最终降低自杀风险。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消极情绪(SAS、SDS)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消极情绪。分析原因主要是将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联合应用在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中,有效提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原因主要是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可以有效管理艾滋病感染者,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通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患者再次自杀未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通过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对HIV感染者实施管理,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风险。

总而言之,情绪管理联合心理疏导能有效地管理艾滋病感染者,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风险,为成功控制艾滋病开辟了新的模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用的普及性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感染者艾滋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静心
《 世界艾滋病日》
测试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