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023-08-24杨柳徐强王志宏余辉聂蒲芳马宜兴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纸板血站血型

杨柳 徐强 王志宏 余辉 聂蒲芳 马宜兴

(汉中市中心血站检验科,陕西 汉中 723000)

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及所存在的可遗传抗原物质对血液进行的血型分类方法。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血型分类系统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1-4]。在手工血型鉴定和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交替阶段,全自动分析仪的优势及劣势有利于完善和提升血站血型鉴定效率及质量的经验,更好的为临床服务[5]。本方案对比分析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手工血型鉴定操作方法的一致性、效率、首检成功率及失败原因等指标,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普及经验总结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需确定血型的献血者标本800例为观察对象。800例患者中男470例,女330例,年龄(18~55)岁,体重要求:女≥45 kg,男≥50 kg。身体质量指数(24.27±3.54)kg/m2。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6]。

1.2方法 所有纳入患者均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血液采样人员采集血液标本,所有标本均根据自愿原则采集血液标本。采集前对献血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明确献血者是否能实施静脉采血。仔细核对献血者信息,填写献血者登记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等,将唯一性条形码牢固贴在含有肝素钠抗凝剂的试管上,自血袋留取1管5 ML献血者标本,采集完成后立即颠倒充分混匀,送检。采血袋和试管上的条形码必须一致。一份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纸板法、试管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若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则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自身抗体筛查、特异性抗体鉴定、亚型鉴定、冷凝集素测定,必要时做唾液物质检测,明确血型不一致原因。观察指标及方法:对比手工试管法与纸板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样本血型检测结果,并分析其一致性,对比三种检测方法耗时、首次检测成功率及首次检测失败原因构成。

2 结 果

2.1三种血型鉴定方法检出800例患者血型构成比较 手工试管法、手工纸板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出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构成比均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种血型鉴定方法检出80例患者血型构成比较

2.2三种血型检测平均耗时比较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一组标本平均耗时明显低于手工纸板法和手工试管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试管法和手工纸板法平均检测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种血型检测平均耗时比较

2.3三种血型检测方法首次检测失败环节构成比比较 三种血型检测方法首次检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检测失败环节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种血型检测方法首次检测失败环节构成比比较

3 讨 论

血型鉴定是输血配型的基础,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血站和医院血型鉴定仍然以手工检测法为主。手工血型检测步骤多,耗时长,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7]。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已在医疗发达地区及大型医院中广泛使用[8]。对于中小型血站和医院,逐渐过渡到全自动血型分析仪鉴定血型是提升血站效率的重要项目。本方案分析了全自动分析仪与手工血型检测操作的优劣,分析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血站和医院血型鉴定工作优化完善提供参考[9]。

本方案数据显示,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与手工纸板法、手工试管法检测的800例标本ABO血型分型结果构成比完全一致,说明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血型的鉴定的准确性方面与手工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一致的,可以替代手工血型鉴定。从三种检测方法对800例标本血型检测耗时来看,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平均耗时明显低于两种手工检测法耗时,说明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升血型检测效率。从首次检测失败率来看,三种检测方法首次检测失败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分析导致首次检测失败的原因,每种检测方法导致失败的环节有各自的特点。不规则抗体筛查、自身抗体筛查、特异性抗体鉴定、吸收放散、亚型鉴定、冷凝集素测定,必要时做唾液物质检测试验可以明确血型鉴定失败的环节[10]。临床常见的误差环节包括操作方面的原因如红细胞悬液浓度、器械与试剂不清洁,标本个体原因、标本采集处理原因如乳糜血、溶血、冷凝集、红细胞抗体效价等。本方案中,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发生4例首检失败,其原因构成为3例为标本溶血、1例为纤维蛋白影响,这两种原因均为标本自身特点所致,属于不可改变的原因。而手工试管法出现的8例首检失败标本中,2例为乳糜血、3例为冷凝集为系统影响因素,出现3例器材不清洁为操作人员因素。手工纸板法中出现的8例首检失败标本中,3例为抗体效价、2例为纤维蛋白影响,3例为条码错误,前两者为系统影响因素,后者为操作误差。虽然两种手工操作血型鉴定的首检失败率因素与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但其也确实产生了人为操作方面的失误。进一步说明全自动学习分析仪的客观性。虽然如此,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时也应注意对血液标本进行准确地观察,确保标本在进入检测前没有出现溶血、乳糜血等情况,避免将不合格的标本进行检测,浪费资源,增加无谓的检测工作量。

综上,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耗时短、效率高、人为干扰因素少,适合大量血型筛选检测。

猜你喜欢

纸板血站血型
纸板填数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神秘的小球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