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反搏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心脏功能和心肌功能的影响

2023-08-24姜敏华王淑娟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酯类硝酸研讨

姜敏华 王淑娟

(宝鸡第三医院心内科,陕西 宝鸡 721000)

现阶段常见心血管慢性疾病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具有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特征,故引起血管腔狭窄或堵塞,分析病因尚未明确,临床认为引起此病的高危因素为过饱、易怒及三高等[1-3]。蒋红英[4]证实,目前治疗此病以硝酸酯类药物为主,减缓不适程度、稳定疾病,但药物疗程长、副作用明显,影响疾病恢复,故体外反搏顺势出现,其为机械干预,辅助心脏完成器官血流灌注、扩张外周静脉并提高疗效,被广泛用于临床,鉴于此,本文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治疗CHD患者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CHD患者,将患者按照住院号编号后,采用“双盲法”分药物组和研讨组,每组40例,研讨组:男女比例24:16,年龄41~69岁,均值(54.32±5.38)岁;病程1~15年,均值(7.32±1.1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有31例,Ⅲ级有9例;合并症:糖尿病16例,高血压14例,其他10例;BMI值19~26 kg/m2,均值(23.52±0.36)kg/m2;药物组:男女比例25:15,年龄42~70岁,均值(54.49±5.43)岁;病程1~16年,均值(7.59±1.2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32例,Ⅲ级8例;合并症:糖尿病18例,高血压13例,其他9例;BMI值18~25 kg/m2,均值(23.41±0.29)kg/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

1.2研究方法 入院后叮嘱患者多休息,禁忌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考虑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及他汀类药物等。药物组(硝酸酯类药物):给予单次口服40 mg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203,规格40 mg*24片),1次/d,持续用药时间为1个月。研讨组(硝酸酯类药物+体外反搏):硝酸酯类药物的用药剂量、方式同药物组,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涉及仪器为体外反搏治疗仪(厂家: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P-ECP/TI型),治疗前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告知其治疗时的注意事项,若有肢体跳动感、紧束感等,则为正常反应,避免因紧张对反搏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心电电极接通,其心尖部放置红色正极,胸骨右侧缘第2、3肋间放置白色负极,剑突下方放置黑色地线,在患者四肢、臀部选择合适大小的气囊套扎,将套扎松紧度调节适中,以插入2指较适宜,将反搏比率设定为1:1档位,对压力阀作调整、维持充气压为263~303 mmHg,设定气囊序贯时限为40 ms。将脉搏观察开关开启,对反搏波作调整,反搏波起始于主波峰值约50ms处,恒定反搏气压,治疗时间为4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次数为14次。观察指标:(1)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频率3.0MHz,取左侧卧位,测定心输出量(CO)、舒张早期充盈减速度(DC)、射血分数(EF),根据仪器说明操作[6-7]。(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比较[8]: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待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比色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根据仪器说明书操作。(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显效:症状减缓,心电图正常;有效:症状减缓,静息心电图ST段降低回升≥0.05mV;无效:病情加重。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DC及EF值均升高,并且治疗后研讨组以上指标均高于药物组相应指标治疗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TnⅠ、NT-proBNP、SOD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TnⅠ、NT-proBNP水平均降低、SOD值水平升高,并且研讨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大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功能比较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讨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药物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0%,研讨组治疗有效率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有文献报道[9],硝酸酯类药物+体外反搏用于CHD患者治疗中具有可行性,硝酸酯类药物被认为是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冠心病治疗药物,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明显,但药物干预治疗时间长,且治疗副作用较明显。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类重要器官(心、脑、肾等)血流灌注的方式,其通过机械干预辅助心脏做功。分析发现:(1)前者常见药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经口服用药对外周静脉起到扩张作用、减少回心血量,改善患者不适程度、控制病情,并用药后对血管有松弛效果,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脏负荷起到缓解作用,但单纯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无法使冠脉血流的灌注增加,且受个体差异影响,部分人群用药后易有副作用出现,影响治疗依从性、导致最终药效欠佳;(2)后者为无创性辅助循环设备,将气囊安装于患者下肢,待心脏舒张时,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由气囊进行序贯加压,使冠脉血流灌注增加,对心肌供血加以改善,具体分析工作原理为:通过对患者下半身进行被动加压,促进其中的血液向心脏中驱动返回,被动提高舒张压后、对机体心肌功能加以改善,还可对舒张期充盈加以改善,借助自身心肌调节功能、使心搏出量增加,切实解决因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引起的不适症状,故联合治疗可相辅相成、发挥各自优势,减缓患者病情、达到改善预后作用,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示:(1)研讨组CO、DC及EF值高于药物组,分析:患者因心功能受损、导致疾病恢复效果差,故联合治疗可发挥各自优势,将静脉回心血流量增加,扩张受压动脉、减缓左心室射血阻力,还可减轻心肌耗氧量;(2)研讨组cTnⅠ、NT-proBNP值低于药物组,SOD值高于药物组,分析:患者因胸闷气短等不适,导致心肌指标异常,故联合治疗可将血流切应力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起到修复作用,改善心肌状况、可促进疾病恢复;(3)研讨组较药物组有效率更高,说明本文与陈怡锡[10]文献一致,故联合治疗可发挥各自优势,增强疗效并减缓病情,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CHD患者行硝酸酯类药物+体外反搏治疗可促进心脏、心肌功能恢复,达到预期疗效、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酯类硝酸研讨
铜与稀硝酸反应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及临床对策
含铜硝酸退镀液中铜的回收和硝酸的再生
青菜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积累和代谢初探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硝酸钯生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