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3-08-24李文斌张金强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造口术胃肠功能预防性

李文斌 张金强

(榆林市第一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医学上常使用手术切除的方式治疗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术式之一,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因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吻合口瘘、中毒性休克等不良情况,导致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并不理想[1-2]。有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能有效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炎症反应,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提高整体的临床疗效,改善预后[3]。为进一步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影响,本文选取了我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进行分组,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列入对照组(75例),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的患者列入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为(56.23±5.18)岁,其中,有40例患者为低位直肠癌,有35例患者为中位直肠癌;观察组7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为(56.28±5.17)岁,其中,有41例患者为低位直肠癌,有34例患者为中位直肠癌。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性别比例、年龄、直肠癌类型进行比较,发现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中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详细的手术步骤如下:采取改良截石位,铺好消毒巾后,创建二氧化碳气腹;在腹腔镜的辅助下将5 mm和12 mm的套管针分别放入患者的右下腹,将2个5 mm的套管针放入患者的左下腹,使用超声刀、无创钳和肠钳清理患者肠系膜下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分离Toldts间隙,同时保护好患者腹部下方的神经丛和输尿管,在腹腔镜的监视下使用超声刀和电气械分离患者的直肠后间隙,在分离过程中注意牵拉患者的Denovilliers筋膜;在腹腔镜的指导下,采用腔镜切割闭合器沿着患者肿瘤下缘2~3 cm处切除直肠系膜,并将常规的管状吻合器固定在近端结肠位置,随后重建气腹,扩张肛门使其与吻合器吻合即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仅放置盆腔引流管进行引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治疗,详细的手术步骤如下:预防性回肠造口的具体位置为将患者右下腹的麦氏点,在回盲部30 cm远的地方作一切口,从自造口将回肠拉出腹腔,随后剪取5 cm的一次性吸引器套筒,将其固定在回肠系膜的皮肤表面作为支撑,随后清理干净造口袋,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患者的肠道和皮肤即可。两组患者在术后均需禁食,并接受常规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主要包括补液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功能指标,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的5 mL空腹静脉血,在3 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10 min,获得血清样本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大便失禁等均是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 在补液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功能指标 治疗前,在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指标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在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肠功能指标

2.3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直肠癌是指存在人体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都齿状线之间的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凭借其创伤小、有效性高等优点,已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因年纪大、吻合口供血不足、骶前引流管不畅通等因素,在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和预后效果。因此,如何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是临床医学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补液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吻合口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所以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能有效缩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进程。分析原因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可以通过减少粪便对患者远端肠管不良影响的方式,给患者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恢复环境,从而缩短患者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5]。除此之外,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还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在术后尽快排除肠道内的粪便、肠液,有效疏通患者的肠道,减轻患者的肠道压力,抑制患者机体对毒素的吸收,减少败血症的发生,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而推动患者各项身体机能的恢复[6]。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后,在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能推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肠腔内的压力,减少有害菌群对患者胃肠道的影响,保护患者胃肠屏障,减少肠壁坏死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7]。除此之外,回肠的血供较为丰富、肠壁较厚,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和愈合能力,在降低周围组织感染率的同时,有效缩短了患者的进食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情况,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康复[8-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预防性回肠造口术能有效降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为,预防性回肠造口术主要是通过在患者回肠末端打开一个临时性造口的方式,加速患者肠道中各种肠液和废弃物从造口排除,减少细菌在吻合口周围的繁殖和生长,以此达到保护患者吻合口干净整洁、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几率的目的。除此之外,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安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既可以有效缩短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康复进程,又可以推动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造口术胃肠功能预防性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保健指导对老年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