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区域红色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2023-08-24张锦钰

成才之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人文素养立德树人

张锦钰

摘要:红色文化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思政资源。红色文化传承需要扎根在所于高校地区,高校要实地考察当地红色遗迹,通过对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开发开设红色思政课程,抓好红色文化的传承,通过查红源、访红迹、观红影、听红课、诵红诗、唱红歌等活动让红色文化实现多路径与多层面传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素养;红色文化;区域;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2-000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课题编号:GH-220106)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贯通在高等职业院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文化浸润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实现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红色文化为高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提供了“红源活水”与“灵魂凝聚剂”。将红色文化校园传承工作抓好、抓牢、抓实、抓细,是高等职业院校履行红色文化传承使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山西省作为红色文化大省,在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落细,积极探索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立德树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走出了一条“立足区域、多向突进、多层延展”的红色文化传承之路,其传承路径可以概述为“察红源、访红迹、观红影、听红课、诵红诗、唱红歌”,其重点与特色在于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提升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本文基于红色文化的定义、特征、展现方式,对运用区域红色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策略进行探讨。

一、红色文化概述

1.红色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红色文化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积淀在中国共产党的基因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从风雨中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政治性。政治性是红色文化最明显的特征。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中,所以从诞生伊始,其本身就具有政治性。第二,科学性。红色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为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第三,民族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沉淀出独一无二的红色文化内涵。第四,人民性。人民创造了红色文化,推动着红色文化的发展,而红色文化也切实保障了人民的利益。

2.红色文化的展现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红色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展现方式。第一,从具象角度看红色文化资源。具象角度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指的是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根据地以及历史书籍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都具有一定的物质媒介,以便于后辈更直接地体悟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宝贵之处[1]。第二,从抽象角度看红色文化资源。抽象角度的红色文化资源指的是各类精神与理想信念,包括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始终不渝的革命意志以及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更含蓄,“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中国人民。总体而言,无论是具象角度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是抽象角度的红色文化资源,都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与信念,值得新时代中国青年学习和弘扬。因此,高校要积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立德树人工作中,使红色文化资源贯穿于立德树人工作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全、向上的良好品格,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提高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大学生必须深刻继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发扬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史,其不仅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大学生提高人文修养的宝贵财富。其对大学生记忆和传承红色基因、提高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为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奠定坚实基础

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可以为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大学生在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追求功利或享乐的错误观念,逐渐失去勤劳、拼搏、自强等优良品质。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2.为开展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可行性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内容上,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形式上,红色文化活动增加了大学生学习红色历史与实地考察的机会,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情感上,红色文化有利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优化大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二者融合和发展,并提供科学有益的方法论支持。

三、运用红色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山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百年的红色历史。学校自创办以来,与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山西红色文化、山西红色血脉一脉相承。学校不断挖掘山西紅色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结合校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同时构建以思政课为主渠道,“课程思政”为重要途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红色文化学生社团为抓手,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红色教育机制体系。学校积极响应《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的红色教育资源,探索一整套适应学生和教师的立德树人落地、红色文化传承、人文素养浸润的工作方法,充分运用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构建红色基因有机融入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教育过程的格局[3]。

1.立足区域红色资源,做好田野调查

高职院校在深入探讨校本特色立德树人理论支撑时,应以行为科学管理为理论出发点。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要提升人对某项工作的效率,必须重视人的兴趣態度、情绪积极性等,以行为参与者主观条件的改善作为行为起点,带动行为人对客观因素的认识和改变。据此,要激发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端正他们学习红色文化的态度并调动他们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必须利用好区域内外尤其是区域内的红色资源。高职院校可通过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区域红色资源田野调查与相关红色文献搜集、整理与分析,让广大师生了解区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资源整理工作,师生深刻认识到:山西是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很多革命先辈都曾在山西这块红色沃土上浴血奋战,书写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红色故事。山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也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都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在红色历史长河中,万千山西儿女用汗水和鲜血浇筑的红色文化让山西成为红色热土。“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对青年学生而言,每一位革命先辈的革命生涯与事迹都是一段段鲜活的革命人生故事。这些故事可感可知、可歌可泣,是当代青年学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精神宝库。参与收集、整理这些区域红色资源,既是一个红色文化习得过程,又是一个外感于迹、内化于心的受教育过程。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田野调查活动,让学生在收集、整理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并将这些红色文化蕴含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探访红色史迹,实地感受红魂

中国革命史上,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他们在成长、奋斗、征战岁月中留下了一处处红色遗迹。实地踏勘红色遗迹,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核心观点。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红色认知,仅仅从一些图书资料或电子资源的搜集、了解上入手是不够的。红色遗迹是红色认知活动的一个关键要素,与其他红色资源相比较,红色遗迹的实体呈现会给研习者特殊的氛围感知和心理影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考察区域红色资源是一种“读万卷书”的过程,那么实地参访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就是“行万里路”[4]。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地红色访学与研学,能使学生了解红色革命历程,进行直观感受与体悟,与红色资料“对话”,听红色文物“发声”。在“红色之旅”实地考察过程中,师生们对直接参访的红色遗迹进行深入了解,能更加有效地把握红色遗迹的历史渊源与特点,在红色文化资源场景化、故事化、艺术化的氛围中接受红色信仰熏陶,体会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加深红色记忆,增强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互动,寓思政教育于红色文化实地研学之中,使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观看红色影像,重温红色光影

图式、同化与顺应是建构主义的三个核心概念。认知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与思考的方式即图式。而同化则是指认知个体对刺激输入进行过滤或改变的过程。认知个体一旦感受到刺激就会立即产生心理反应,在一定时间内将所受到的刺激纳入已经在个体意识中存在的图式之内,进而促成其内化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对每一个人来说,影像都是促成对外部世界进行知觉理解与思考的重要方式。红色影像是红色主流意识形态、市场商业话语与机制和影像作品艺术规律等多方力量参与再现红色文化的成果,往往以历史题材为主。作为红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以红色电影为代表的红色影像兼具艺术力量与思想力量,具有影、声、形俱备的特点。它们记录了红色历史的一些特殊背景下的特殊时刻,既是个体历史痕迹记忆,又是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亦为图式涵盖的内容。高职院校可通过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红色影像,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受更加生动、直观、深刻,唤起学生对那些红色历史场景的特殊情绪,消弭掉过去与当下看似难以逾越的时间沟壑。为此,高职院校应通过影像叙事展示红色岁月的不同横切面,体现特别的历史温度,让红色历史更加鲜活,进而产生正向导引效应。

4.开设红色课程,引红入脑入心

从建构主义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者在自身既往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的能力决定了获得知识量的多少,而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与他们记忆或者背诵教授者所讲内容之间的关联度不强,因此传统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学习方式不利于红色文化知识向学习者高效传播。从提升实际学习效果来看,课程讲授者必须改变自身传授知识的方式,减少直接讲授频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并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能力[5]。作为历经红色岁月沉淀下来的优质文化,红色文化是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必须加以弘扬的教学资源宝库。高职院校应依托区域内外红色资源,构建红色思政课程体系,并将思政课程打造成传播红色文化的主阵地。具体到思政课程的讲授方式,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红色知识讲授,主要以点、线、面结合的形式介绍红色文化知识,这是传统课程的典型呈现方式;红色技能训练,主要依托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技术技能开展技艺传承活动,如制作红色文物模型、提升红色歌曲演唱技巧、参与打造红色旅游研学基地等,培养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实践的能力;红色素质拓展,以大讲坛、百家谈、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将学生的红色知识储备转化为综合素质提升,同时根据学情与校情,尽可能为学生多开设技能型训练课程与素质拓展型课程,并在一切可植入红色文化的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机融合。课程门门见思政,教师人人善育人,能扩大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课堂上的影响力、感召力与感染力,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艺术化、人文化、生活化、技能化。

5.朗诵红色诗歌,传递红色声音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含有某些特定反应,这些特定反应往往与一些特定刺激相关。通过刺激,就能按照一定规律引发相关反应。宋代大儒朱嘉也有类似观点。他在《朱子蒙童须知读书写文字》中这样来表述诵读的意义:“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诵读是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反复诵读是对学习者施加的多次多重刺激。这种刺激能引发相关的学习反应,在诗歌学习中尤其常见。诗歌作为经典诵读内容,兼具言志与抒情双重文化传导功能。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年代中产生的红色诗歌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信息,刻录了革命先辈们的斗争事迹。将这些光辉印迹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中,让红色诗歌以诵读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给思政课堂增添丰厚的人文内容,使其散发出人文作品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分支,自有其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和不断创新的成长历程。这条路上的每一个節点,都为高职院校开展中国近代史教育、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红色革命理想主义教育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了最佳素材。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应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抓手,构建、延伸思政育人一体化与立体化阵地,不断丰富思政育人的内涵,鼓励当代青年学子以红色文化提供的精神指引在新时代建功立业,活出自我与时代的精彩。高职院校可通过查红源、访红迹、观红影、听红课、诵红诗、唱红歌等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将文化育人、活动育人与实践育人融为一体,融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提供厚植人文素养、追求进步、把握正确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不竭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智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6):88-90.

[2]殷乐.红色文化融入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内涵及价值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03):4.

[3]孙绍勇.红色精神的传承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价值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4]刘湘顺,徐淑雅.建党百年视域下湖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03):79-83.

[5]李佳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Red Culture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Competence

Zhang Jinyu

(Taiyu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401, China)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 for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it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competence. The inheritance of red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take root in the region where they are located, investigate the local red relics on the spot, develop and open 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rough the exca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reg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red culture, and make red culture spread in multiple ways and at multiple levels through activities such as checking red sources, visiting red traces, watching red movies, listening to red lessons, reciting red poems, singing red song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complet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humanistic competence; red culture; area; college students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人文素养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