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性论视角看现代儿童观

2023-08-22杨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儿童观教育启示

杨扬

内容摘要:儿童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观念基础和逻辑起点,我们有着怎样的儿童观,其内部就暗含了如何培育此种儿童的教育观、课程观。作为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人性论为如何认识儿童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人性论视角,本文基于三种儿童教育观念,反思儿童教育,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关键词:儿童观 人性论视角 教育启示

作为教育研究中的领域之一,儿童观对具体的教育实践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儿童观的研究进而更加深入地探究教育学的奥秘,揭开儿童世界的神秘面纱。

一.问题提出

著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学家们热议的话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更是指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所谓儿童观,《简明教育辞典》中的解释为“对儿童本质和生长过程的总看法”;《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指出,儿童观是指人们看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包括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对儿童的评价,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发展途径,儿童身心发展因素的认识以及对儿童的权利和地位的看法等。可以发现,儿童观的本质是社会如何多方面地看待儿童,从而对行动作出指导的观念、认识与态度,涉及到儿童的特点、权利与地位、以及教育和儿童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儿童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教育的观念基础和逻辑起点,对教育观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说,怎么看待儿童,便有怎么样的教育。我们有着怎样的儿童观,其内部就暗含了如何培育此种儿童的教育观、课程观,并进一步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选择。

然而,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却依然缺乏对儿童、儿童观念、儿童教育的正确认识。或者说,由于方法论的限制,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远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因此,儿童观的认识必须回归到对人性本质的研究上去。

基于此,本文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探究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儿童观;(2)基于人性论视角讨论三种现代儿童观,并进一步为教育实践提供建议。

二.教育实践中的儿童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在事业发展、教育普及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人的道德教养、学习能力、身心协调以及学校教育品质的差距和困难却日渐浮出水面,其形势与情状无不警示人们,教育实践当中反映出的问题。

1.“工具性”儿童观

教育和社会中形形色色儿童悲剧的诞生都与不能正确理解儿童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有关。在工具性儿童观的引导下,“原生态”的自然教育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教育生态恶化成了各方利益博弈的名利场。例如:近年来,悄然成风的“儿童读经运动”引发的相关争议。有人认为“儿童读经”是违背科学的主张,是一种复古倒退的教育。有人则大力提倡“儿童读经”,认为读经能够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效。不仅对于儿童的生活常规、行为仪节等有重要影响,对传承文化、导正社会风气,亦有相当程度的作用。同时,不乏有折衷派站出来说要怀着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这场争论各家多是从效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是否需要读经,即儿童读经有用吗,读经到底有什么用,却忽略了这场争论的主体——儿童的意见。还有许多家长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了孩子的未来上,以投资的眼光审视儿童,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赢在起跑线”这种竞争性教育口号的背后立基是“教育改变命运”。学界关于“教育改变命运”的研究话题形成了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个体突破结构天花板,实现阶层流动和品位提升的关键,是社会维系平等的重要手段。另一种观点具有强批判性,认为教育是维持阶层壁垒、传递文化资本的手段,是社会进行阶层再生产的工具。然而,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是在资本视角和工具理性的视角下看待教育,体现了现代人对教育工具化价值的认识。这些父母往往采用短视化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多数只注重当下的成功,而不关注儿童的未来发展。

儿童观的价值取向是决定儿童观这一教育概念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把儿童看做私有财产、看做工具、把儿童当做附属品都属于工具主义儿童观。这一观点并没有给予儿童作为人在社会中应当享有的地位与权利,表现为儿童价值与权利的分离。狭隘的工具性价值取向将儿童囚禁于无法获得个性解放、失去自由与尊严、丧失应有权利的牢笼之中。血缘功利主义、宗法等级主义、阶级等级主义、市场功利主义是迄今为止这种价值论的主要表现形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儿童不是工具,反思并超越工具主义应成为儿童价值论的重要课题。

2.“秩序性”儿童观

秩序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儿童具有内部与外部两种秩序感。秩序感的培育途径也有很多种,既有间接途径,也有直接途径。其中,间接途径既包括教育关系的和谐化又包括教育活动的节奏化。间接途径强调为个体秩序感的教育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空间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不可置否,秩序感对儿童的身心平衡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纵观目前的教育,教师和管理者们打着因材施教的旗号按照成绩优劣的准则排座位,分班考,试图为儿童创造外部秩序感的行为屡见不鲜,儿童几乎被动沦為秩序感的“牺牲品”,成为塑造秩序空间环境的“棋子”和“工具”,陷入了追求高度理性化的歧途。此种扭曲的“秩序感”带来的危害如下:

一方面,“秩序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非认知方面的软技能,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影响成功与幸福的关键因素。将学生的幸福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学生沦为塑造空间环境的“棋子”和“工具”时,教师们只是把儿童当做工业生产模式下的产品进行加工,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共同体之间容易缺乏隐性层面的情感交流。

另一方面,“秩序感”阻碍了学生知识观的更新。我国教育与社会长期秉持“间接主义”儿童认识论,认为儿童认识的“特殊性”是以掌握间接经验或“现成知识”为主,而这类知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正确反映”的结果;儿童的直接经验不具有独立价值,只是掌握“现成知识”的手段。在此种认识论的引导之下,教育者压抑儿童自然天性的需要,在高墙之中,将普世的成功标准——“知识”孤立起来,让其迎合成人对秩序和控制的偏好,高度理性化产生的压抑感和界限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孤独。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每个人都成为了一座孤岛。儿童教育也容易因此陷入对知识标准掌握得过死、过度追求权威性的囹圄之中。

3.“成人化”儿童观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反观,现在有很多成人秉持着另外一种儿童价值观,导致儿童被社会的期望和价值观所左右,被迫按照成年人认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来左右孩子的成长,忽略了儿童自身个性的成熟和社会化过程的各种需要。“成人化”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态度成人化上。刻意追求儿童心智的早熟,力图按照成人的理想设计和塑造孩子的形象,希望孩子早点长大成人。但他们忽略了孩子的童年本应该是快乐、自由的,在儿童被“早熟”状态下,逐渐消逝,这是对儿童天性的抹杀,导致了儿童现实生活的失落。相比于儿童未来的成功来说,更重要的是儿童现实快乐的生活感受,不能为了未来不确定的成果而剥夺原本属于儿童现实生活的快乐。儿童所拥有的机械化的礼仪,往往是成人训练的成果,而不是发自儿童内心的自主行为,只有在最真实、最自然的情境下,才是由心而生的行为,才是儿童最本真的态度。

“成人化”的儿童观还体现在社交生活的大人本位之中。以前,每每提到儿童,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天真烂漫、可爱无邪”这些词语。但是,如今我们发现有些儿童和我们印象中“天真浪漫、可爱无邪”的孩子大相径庭。在饭桌上,孩子们老练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敬酒,大人们将与孩子的这种交流当做随口问话,并要求儿童必须回答,却鲜少与儿童深究一个话题,或倾听儿童自己的表达;在短视频软件上,模仿老师上课姿态的学生走红网络;又或是在某个电视节目中,孩子们表演的喜剧节目藏着许多如今网络上正流行的“金句”。

三.反思与启示

扭正儿童观是将儿童教育扭转过来的前提,人性论与儿童观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人性观背后就有什么样的儿童观,这要求我们回到人性本质上去看教育实践中的儿童观。

1.帮助促进儿童权利的实现

功利主义的工具性儿童观背后反映的是对人性的片面认识,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应该是独立的、整体的、多元的、发展中的人。从教育的功利追求转向儿童权利的实现,人性论要求我们贯彻如下原则。其一,尊重儿童,回归儿童立场。赫尔巴特认为:“儿童是贮藏邪恶欲望的容器,生来就具有‘盲目冲动的种子”。如果用这样儿童观去看待儿童,那么,儿童就必然会受到成人的压制与束缚。儿童是人,不是附属于他人的物品,只有成人同情、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给儿童松绑,还儿童自由,使儿童真正获得解放。我们必须在尊重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严格要求儿童,并在教育上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引导儿童,让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积极探索当中,感受世界。其二,保障权利,促进儿童的发展。在儿童权利方面,我国正从加大教育投资、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努力。通过保障儿童权利服务儿童,尝试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发挥。这始终是我们的行动夙愿。

我们要明白,儿童们需要的不是“功利主义”的爱、“强制性”的爱、算计性的爱、“面子”爱,他们更需要的应该是“生产性”、“独立”、“纯净”的爱。

2.重视儿童的知识与情感追求

对人性的抽象化理解是造成秩序感异化的重要原因,抽象地认识人性势必导致抽象地认识儿童。使学生成为他自己,成为与一定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具体人,而不是被概括的、被物化的“抽象人”,这已经成了今天世界范围的普遍共识。

在“知识爆炸”时代,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儿童的发展也显示出了新时代的崭新特点,我们应该摒弃传统的原子论的单一观点,转而用整体论的眼光看待儿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要求我们尊重儿童个体认识的独特性,帮助每一个有独特个性的儿童自由创造知识、建构理解、发展智慧,促进儿童对知识的建构性认识。在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的知识性质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知识标准的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除了求知的需要之外,儿童还有情感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其他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白,妄想套用同一个公式解开儿童这个复杂的谜题,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万万不可能的。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具体的儿童负责,帮助每一个儿童焕发内在的活力。

3.树立可持续的教育目的观

儿童的成人化是由于人们对人性的静止化认识造成的,人们一味地强调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了儿童在未成熟状态下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儿童成人化不仅使儿童们失去了对美好童年的体验,也使得他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在教育目的上,教育应使儿童精神与生活世界相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教育既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又应为儿童的未来生活提供必要的价值引导。儿童在生活世界中成长,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精神成长的世界,因而与儿童精神世界、生活世界相融合的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以及可能生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儿童提供鲜活的知识场景树立可持续的教育目的观,通过儿童的学习帮助他们实现知识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建构使他们能够在其中不断地检视、反思并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教育实践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关于儿童观的认识的不完善之处,重视教育的力量,适时调整教育观。不仅应该尊重儿童,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还应该从具体的层面着手,在教育内容上,注重儿童知识与情感的实现;在教育目的上,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树立可持续的教育目的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A].魏志渊.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C].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15.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5.

[3]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

[4]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

[5]安超,康永久.大器晚成“:教育改变命运”的家族代际变迁及其双重面向[J].当代教育科学,2021(02):11-22.

[6]张华.反思工具主义儿童价值论[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1-10.

[7]易晓明,朱小蔓.初论秩序感的教育价值及其教育建构[J].教育研究,1998(07):10-14.

[8]陈铁成,熊梅.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基于斯宾塞课程思想的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05):73-79.

[9]张华.儿童认识论的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36-49.

[10]卢梭.爱弥尔(上)[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1.

[11]刘晓东.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0(02):14-16.

[12]杨朝军.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觀与儿童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11.

课题信息: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跨界学习视角下大学中小学合作的成长机制研究”(2023SB04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儿童观教育启示
比较电影《看上去很美》《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行为
纽曼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探析
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