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分析与研究

2023-08-21王学吉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训领域

王学吉

(江苏洪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淮安 223001)

在如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合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实践改革的有效措施,在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当中也是如此。 有效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完善实训质量评价。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反馈的信息来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得到中肯的建议,继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让自己获得更好的成长。 对于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师而言,他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减轻自身的工作负担,能够找到更多适合学生的实践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们更好更快的掌握实践技能,实现自我能力的有效提升。 因此,如何有效的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在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当中,使其实现教学实践改革的关键,也是完善我国职业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1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现状

在当下,很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专业教学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 只有找到这些存在的问题继而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实现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的实践改革。 经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当下我国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1.1 实训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智能制造领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培养出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市场对于智能制造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为学生们奠定今后发展基础的关键。 而实训质量评价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于学生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不足进行全面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们通过实训质量评价来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继而进行改正。 但是在当下,依旧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对于学生实训质量方面的评价,单纯的根据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学生无法从评价中获得自己在实践中的问题以及不足,也使得其失去了改正问题、提升自我的方向。 因此,实训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是当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需要尽早进行解决。

1.2 实践课程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有很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师在开展实践课程教学时,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所以导致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其具体的表现便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实践课程时单纯的进行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模仿跟随。 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们较快的掌握一些基础技能与技巧。 尤其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们丧失对于实践操作的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到课程的开展以及进步。 除此之外,这种主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的思维发展受阻、知识融合困难,最终使得学生们不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融合,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因此,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方式单一,也是专业教学实践改革遇到的最大阻力之一。

1.3 实践教学资源难以满足需求

实践教学需要诸多的教学资源来进行支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助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当下,大部分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这样的情况也就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实践尝试的机会,从而影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今后就业之路的发展。 因此,实践教学资源难以满足需求也是当下阻碍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2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改革策略

2.1 借助大数据软件,完善实训质量评价体系

以往大部分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师在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实践情况进行实训质量评价时,他们大都是以学生们的实训成绩来作为评价标准,结合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体系所诞生出来的评价结果并不全面,无法真正衡量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技能,从而影响到了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改革。 针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实训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训质量评价真正的了解自己,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学习心态。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一评价内容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们改善学习计划、实现学习目标。

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之一便是可以借助庞大的数据资源来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最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 这一优势也可以应用在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当中,从而完善专业实训质量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需要扩大数据资源的范围,不能够仅仅将学生们的实训成绩作为唯一的数据分析,这样会有失偏颇。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来进行评价总结,不仅要分析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还要提出合理的建议。 例如教师在进行数据搜集时,不仅要加入学生的实训成绩,还要包括学生们日常的课堂实践表现、各种实践比赛成绩以及一些生活中的实践操作等等。 这样的数据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出学生们的实际掌握情况如何,继而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策略。 在教师拓展数据资源范围之后,便需要根据分析结果来进行评价总结,教师要学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针对于每一个学生来发掘其闪光点,并且通过设计学习目标来帮助其改善不足之处,以此来实现学生们的进步成长,同时也达到实现教学实践改革的目的,为学生们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针对于当下大部分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大数据软件的功能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这些功能来更好的进行实践训练,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融合,最终达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实现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改革。

以往的部分教师都是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来告诉学生们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但是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十分被动,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效融合。 而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功能,来为学生们展示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从了解客户需求、设计操作方案以及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己该如何进行实践操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搜集当下市场对于智能制造人才的需求数据,从而为学生们展示数据分析结果,为学生们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甚至教师还可以模拟客户需求来让学生们根据需求来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实践操作兴趣,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着很好地帮助。 因此,大数据技术对于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实现教学实践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2.3 模拟实践操作情境,提供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实践教学与其他专业不同,他们需要的实践设备更加昂贵、资源更加稀缺。 这也就导致很多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的实践资源不足,无法给学生们更多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 但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象,大数据技术可以模拟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们利用网络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教学资源。

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智能制造实践分割为不同的过程。 继而利用大数据软件来进行情境模拟,教师在一旁观察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情况,以此来帮助学生们检查问题、查漏补缺。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效果进行展现,找到学生们最容易犯错的地方,进行精准教学,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效果,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实践的改革。 大数据技术的功能还有很多,其中很多的功能都可以为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提供支持。 因此,合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诸多功能,是帮助职业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建立的关键,有助于学生们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如今大数据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专业教学要想实现改革创新,就应该从大数据技术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入手,找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融合应用策略,最终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教学效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实训领域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领域·对峙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