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性任务驱动下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教学

2023-08-18徐启芝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情境

徐启芝

【关键词】情境;任务驱动;古典名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把学习任务置于适切的任务情境中。古典名著类课文教学要关注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语文学习样态。笔者以《景阳冈》一课为例,谈一谈情境性任务驱动下的古典名著类课文教学。

笔者将《景阳冈》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 借助情境,联系生活,疏通文意。2. 设计任务,简述故事内容,重点品析武松打虎部分。3. 聚焦“酒碗”“哨棒”等重复出现的物品,分析武松形象。4. 凭借多样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整本书。

一、设置言语情境,激活阅读动力

围绕驱动性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静态文本转化为动态的阅读材料,能唤醒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语文课堂。

《景阳冈》一课,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由于《水浒传》的语言不仅具有文白夹杂的特点,而且有相当多的地方口语,给学生阅读带来了障碍。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尝试创设语言情境:听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景阳冈武松打虎》,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疏通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评书内容阅读文本,并学习改写课文的部分语句。具体如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评书大家单田芳先生的评书《景阳冈武松打虎》,谁来说说听评书和阅读这篇课文有什么区别?

生:还是听评书过瘾。

师:为什么?评书好在哪里呀?

生:很好懂,而且说书先生的语言很生动。我读书时总是磕磕巴巴的,读不出味道来,而且有的地方也读不太明白。

师:大家也有这样的感觉吗?看来你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其实,评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说书的人对原著进行了改造。我们不妨也来试一试,将课文中我们读不懂或者不好表达的地方改成自己的话。

生:好。我先来改“这酒好生有气力!”一句,改成自己的话就是“哎哟,这酒真有劲儿!”

生:“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这句可以改成“你别胡说八道,难道我还不给你钱吗?赶紧的,再给我倒上三碗!”

生:“你这条长汉,倘若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可以改成“你这个大个子,真要是醉倒了,谁能把你扶起来!”

…………

学生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别有一番趣味。这类语言实践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对于课文语言的畏惧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创设学习情境,抵达文本深处

学习小说,还要把握小说的要素。为了深入理解文本,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

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凭借着武松打虎的故事,景阳冈这个地方成了有名的景区。现在景区的工作人员想打造一个“武松打虎馆”,这个打虎馆分为三个展区:故事简介区、物品展示区和打虎影音区。但是,展区的内部设置还不够完善,想邀请同学们来共同打造“武松打虎馆”。

在这样一个大情境统领下,笔者设置了三个子任务,力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多角度地品味古典名著,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任务一:故事简介区——创设情境,梳理故事线索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到“武松打虎馆”的故事简介区。为了让游客能从整体上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工作人员想请你们帮忙设计一个故事简介,你会按照什么思路来设计呢?

学生经过讨论和思考后,初步确定了两种思路:一是按照故事的发展变化来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按照武松“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过程梳理故事情节;二是按照故事发生时间的变化,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情节。如晌午时分武松进店喝酒,未末申初时分不听劝告执意上冈,日色渐坠时赤手空拳打猛虎,天色渐黑时武松打虎后筋疲力尽,一步一步挨下冈子。

这样的情境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設计故事简介时,学生厘清了线索,对故事的内容有了整体感知,迈出了古典名著阅读的关键一步。

任务二:物品展示区——“摆一摆”物品,品析人物形象

下面我们来到物品展示区。工作人员想把这个故事中出现的关键性物品摆放在这个展区,供游客观赏。但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摆放哪些物品,想听一听你们的建议。你觉得可以摆哪些物品呢?

◆酒碗

师:我们应该在物品展示区摆放多少只酒碗呢?

生:十八只酒碗。

生:三只酒碗。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找到证据。

(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小组讨论,分别找出证据)生:我觉得可以摆十八只酒碗,因为武松前前后后一共喝了十八碗酒。

生:我觉得应该摆三只酒碗。因为这个店就叫“三碗不过冈”,客人来的时候,老板就只给倒三碗酒。而且喝十八碗酒也没有必要用十八只碗。

师:有道理。你的理解贴合课文,也符合常理。就物品展示区来说,到底哪种摆放更好呢?

生:还是摆放十八只酒碗好。

师:为什么?

生:更能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武松的酒量大。

师:说得好。酒后打虎更能体现武松的武艺高强。请同学们把武松几次喝酒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这些语句体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如“一饮而尽”“只顾筛来”等,体会其过人的酒量;还可以抓住武松的话语,如“这酒好生有气力”“好酒”“端的好酒”等,体会武松豪放的性格。

◆榜文

师:请同学们将课文中出现的关于榜文的语句都找出来。想一想:除了酒碗,为什么还要摆榜文呢?

生:榜文的出现说明前路危险。

师:大家读一读榜文的内容,思考一下它还有什么作用。

生:能够印证店家所言不虚。

师:三处榜文,四次提醒,但武松还是执意上冈。好一个固执的武松!你觉得武松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找出相关语句品读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继续分析人物形象,如关于武松读榜文的几句描写: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教师引导学生紧扣“方知端的有虎”一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先前武松是根本不相信有老虎的,也就明白了前面武松为什么对店家的话不以为然。通过分析“寻思”“存想”“怕什么”等词语,可以发现武松的心理变化:担忧—犹豫—思考—决定,从而总结出武松的性格特点:爱面子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勇无畏。

◆梢棒

师:文中还有一种物品反复出现了十三次,那就是梢棒。这根梢棒在打虎的时候,断成两截。物品展示区摆哪种合适呢?是摆整根的,还是摆断成两截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下列有关梢棒的语句:

1.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2. 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梢棒便走。

3.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

4. 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

…………

教师指导学生关注“坐”“走”“睡”等动词,学生不难发现武松梢棒不离身,十分谨慎。可见梢棒对武松的重要性,所以有学生认为要摆整根的梢棒。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提出不同想法。有学生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梢棒断了,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反倒更突显其勇猛;断成两截的梢棒更能给人视觉冲击,引发人们对武松打虎情景的想象。

古典名著类课文,品悟人物形象是教学重点。通过对物品摆放的分析,意在让学生多元、立体地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学会用客观、辩证的眼光去评价小说人物。通过有理有据地表达,学生的思辨性阅读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任务三:打虎影音区——创设音画情境,“讲一讲”故事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景区工作人员完成了故事简介区、物品摆放区的布置。接下来让我们来到打虎影音区,工作人员想请你们现场给游客讲一讲武松打虎的惊险过程。

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并详细复述,这是课后习题的要求,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要让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讲出故事,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表达兴趣,为表达提供抓手。如教师可根据课文“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等语句提供一些图画,让学生结合图画进行想象,写一写文中场景。有学生观察图画后,这样写道:

“这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此時,天色将晚,一轮红日慢慢落下山去。武松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只见道路两旁古树参天,树下灌木丛生,周围只听得山风飒飒,四周寂寥无人,连鸟儿的叫声也听不到。正纳闷间,忽然起了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见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大虫来。只见这只大虫吊睛白额,身上黄黑相间,体态庞大,怕有上千斤重。它死死地盯着武松,张开血盆大口,露出粉红的带着倒刺的舌头,大虫舔了舔唇边好似钢针一样的胡须。”

学生借助图画,发挥想象,对课文语句进行了改写,同时还增加了环境描写。教师借机引导学生分析,此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大虫的出现做了铺垫。

“打虎”这一情节体现了武松的勇猛以及高超的武艺,是本文最精彩之处,自然也是学生重点品读的地方。教师可继续创设情境:工作人员想用这四幅图来呈现武松打虎的过程,但是顺序有点混乱,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说说顺序如何调整。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调整一下这四幅图的顺序?

生:武松躲闪是第一幅,抡棒猛劈是第二幅,脚踢拳打是第三幅,寻棒再打是第四幅。这四幅图就是武松打虎的四个回合。

师:打虎影音区里面,仅用图片呈现还不够精彩,现在工作人员想请同学们现场给游客讲讲这惊险的打虎过程。你认为重点讲什么呢?

(学生默读课文第6、7 自然段,找出描写老虎和武松动作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老虎用“○”,武松用“△”)师:打虎的整个过程中有那么多的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怎样才能讲好呢?我们先来聚焦第一回合。在第一回合中,老虎就用上了它的致命三招,是哪三招呢?面对老虎的致命三招,武松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生:老虎的致命三招,分别是“一扑、一掀、一剪”。面对老虎的致命三招,武松通过“一闪、一躲、又闪来应对”。

师:武松是打虎英雄,他为何要一闪再闪呢?

生:武松在观察老虎的招数,消耗老虎的体力。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师:武松可真是智勇双全。大家关注一下老虎和武松的动作,再来合作读一读,一起感受打虎场面的惊险。

师:注意课文中写老虎和武松的先后顺序,你有什么发现?

生:武松打虎的第一回合是先写老虎,再写武松;接着再写老虎,再写武松,就这样老虎、武松交叉着写。

师:了不起的发现!作者就是这样交叉着写的。

作者这样交叉着写,岂不是更让人眼花缭乱吗?把老虎、武松的动作分开,集中写,不是更清楚吗?(课件出示改动后的段落)对比着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把老虎、武松的动作分开,集中写,不能突出人虎大战的紧张和惊险。

师:原来老虎、武松交叉写,能制造出紧张和惊险的气氛。讲故事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交叉着讲,这样可以讲出人虎大战的惊心动魄。下面各小组成员分别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第一回合。

创设“武松打虎馆”的任务情境,以故事简介区、物品展示区和打虎影音区的布置为驱动性任务,通过有趣的阅读实践活动,将学生置于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情境中,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内化文本内容并进行转化,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

三、创建多样情境,篇本联读促提升

学习古典名著类课文是打开古典名著阅读的钥匙,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是对语文课程中单篇阅读、群文阅读的必要补充与提升,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篇本联读”是从学生视角出发,带领学生利用单篇阅读积累的阅读方法,实现向“整本书阅读”的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将一篇课文和整本书阅读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互通互联、互促互进。

学习《景阳冈》一课后,学生被豪爽、艺高胆大的武松所吸引,联系“阅读资料袋”中的内容,教师不妨以课文为引子引导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

1. 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阅读任务,驱动学生阅读整本书,完善武松形象。如:

(1)武松是哪里人?家庭状况怎么样?为什么来到景阳冈打虎?

(2)打完老虎之后,官府怎么奖励武松的?

(3)武松后来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上了梁山?

(4)武松在梁山担任什么职务?有什么功劳?

(5)武松最后的结局如何?

教师可围绕武松这一人物,以点带面,展开整本书的阅读,带领学生进一步完善武松形象。

2. 創设招聘情境,梳理人物事迹

笔者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了“争做古典名著传播大使”的学习任务,具体任务如下:

假如武松要去参加一档“英雄好汉招聘会”节目,请你帮武松写一封自荐信。要求:罗列清楚武松的英雄事迹。

通过写自荐信,可以引导学生对武松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全面梳理,选取重点事迹,展现人物性格。

3. 创设竞赛情境,联读对比,深化理解

举行“英雄好汉PK 赛”,通过对比武松和李逵的事迹,走进精彩情节,深入了解人物。由“武松打虎”联读到“李逵打虎”,在联读对比中,深入了解人物的同时,又能勾连起整本书的阅读,感受英雄的鲜明个性。由武松这一英雄形象,还可以联读到各怀绝技的其他水浒人物,这样整部《水浒传》就读下来了,真正实现从“这一篇”到“这一本”。

4. 创设展览情境,生发多角度阅读

举办一期“水浒英雄兵器装备展览会”。通过画一画兵器,讲一讲故事,结合人物使用的兵器,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水浒传》鲜活的人物形象。

通过上述情境任务的设计,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任务中,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联读,在真正的阅读行为中习得阅读策略,积累阅读经验,生发独立见解,成为积极自主的阅读者和学习者。

古典名著类课文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的情境任务,使古典名著成为提升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的载体。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