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模式探索

2023-08-18吴卫国何冬平黄凤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班会课

吴卫国 何冬平 黄凤平

摘要:心理微主题班会是指教学时长25~30分钟,依托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聚焦学生心理发展和班主任班级管理需求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为解决班主任在心理主题班会课上不知道“怎么做”和“做什么”的问题,探索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模式,构建“三二三”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模式,以解决心理教师师资不足,学校难以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难题,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积极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23-0028-05

一、研究缘由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广大教师共同的使命和担当。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里面指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2020年,为加强和改进广东省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粤教思[2020]2号)文件指出:“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每学期至少开展1节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学校应依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规范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实效。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

目前很多学校心理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队伍配备不足,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民办学校心理教师严重不足,且流动性大。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专业心理教师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广大班主任开展心理工作的积极性,以上好心理主题班会作为重要抓手,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主题班会作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推动中有两大难题:第一,班主任的相关理论知识欠缺,实操经验缺乏,且心理教师师资配备不足,班主任要得到相关的专业指导存在困难,在心理主题班会方面不知道应该“做什么”;第二,心理主题班会缺少课程资源,在实际工作中,班会课涉及的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心理主题班会难以做到常态化开展,班主任对于心理主题班会的开展不知道“怎么做”。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共性问题: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大多偏重政治类、知识类、节日类、文艺类等为主题的活动,而以心理为主题的班会较少,针对中小学四个学段研发心理主题班会课程资源或“心理微主题班会”的情况更是没有;关于国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的研究,项目组暂时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

对心理主题班会的概念,有学者認为,心理主题班会是一门实际应用课,是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系统、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心理加以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一种教育活动。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心理微主题班会”概念,是指教学时长25~30分钟,依托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聚焦学生心理发展和班主任班级管理需求的教育活动。

二、构建“三二三”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实施模式

本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三全育人理论形成三理念,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提出解决策略,以解决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做什么”的问题。组织团队编写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教师用书,出版《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教师用书共5本,开发《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配套远程课程,开展试点学校心理微主题班会实施研究,以解决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怎么做”的问题。

“三二三”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实施模式包括哪些内容?具体来说,“三”指三理论,即积极心理学理论、生态心理学理论、三全育人理论;“二”指二配套资源,即教师用书及配套资源包、精品示范课程和专家讲座;“三”指三策略,包含三联动、三途径和三提升,即平台搭建、专家指导和学校执行三联动,科研引领、以赛促教和试点带动三途径,线下培训、线上培训和课程督导三提升。(见图1)

(一)三理论——提升高度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守护者,本文借鉴三全育人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生态心理学理论,构建横向涵盖24个积极心理品质,纵向贯穿小初高每个年级全覆盖的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体系。突破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病理化、知识化的误区,创造性建构“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三理论提升了课程高度,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态。运用生态心理学原理,将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生活化运用,帮助学生把学习所得内外于心、外化于行,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

以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为例,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认识自我、生命教育、学习心理五大板块,形成了系统且层次性强的课程内容体系。同时,每一节课的题目生动有趣,易激发班主任的授课积极性,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打造系列化心理主题班会精品课打下基础,进一步拓宽了成果的实践宽度。(见表1)

(二)二配套——拓宽实践广度

1.教师用书及配套资源包

心理微主题班会教师用书涵盖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每节课均含教师教学使用的配套资源包,包括详细的教案、PPT、微课、视频、课堂作业单、资源链接网址、思维导图等。可以解决班主任备课时遇到的课程资源匮乏这一难点,调动班主任实施心理主题班会的积极性,确保课程质量。

2.配套精品示范课程及专家讲座

专家团队指导班主任上好示范课,保证教材使用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录制42节心理微主题班会精品课,形成一批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教学成果。

已录制42节心理微主题班会精品课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四个学段,包括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认识自我、生命教育、学习心理、亲子沟通、意志品质等主题。由此扩充相关资源库,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教学课程资源。(见表2)

(三)三策略——挖掘实施深度

建立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的“三策略”,挖掘心理主题班会课程的实施深度。

1.三联动策略

本研究创造性的工作形成平台搭建、专家指导、学校执行“三联动”策略,通过教育局相关部门创设新的工作机制,搭建“市—镇—校”三级心理专业发展平台,落实心理主题班会课时问题并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通过高校专家、一线骨干教师指导,解决专业发展问题;通过学校执行,德育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分工合作,融合与推进课程,解决课程执行问题,即通过“行政力+学术力+执行力”的整合,高效推进了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的实施。同时注重行动研究,畅通回访及指导途径,搭建闭环联动策略模式。

2.三途径策略

本研究通过科研引领、以赛促教、试点带动实施“三途径”策略,解决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的推广和普及问题。科研引领是指立项省级课题“中小学微主题班会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探究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及实施问题,推动学校心理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赛促教指举办全市首届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课大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的滚动式行动研究成果系列;试点带动指选取12所学校作为心理微主题班会课试点学校,指导专家到校进行心理微主题班会培训,学校每个班级落实每月同上心理微主题班会课行动,坚持举办“班主任心理微主题班会优质课大赛”,提升了心理微主题班会实效,探索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3.三提升策略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工作的基础,但班主任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本研究通过对全市中小学班主任的线上线下培训和专家督导,助力其转变观念,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创新心理微主题班会的模式,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成长体验,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线上、线下分学段培训,对上心理微主题班会示范课程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由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利用广东省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平台组织远程培训,全市19337位中小学班主任在东莞慧教育平台(hui.dgjy.net)分学段参加网络远程培训,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调查為100%,对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度为100%。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督导,及时解惑,增强中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的信心。

此外,专家们指导学校结合办学宗旨和理念形成相关成果,将心理微主题班会课程建设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特色,心理微主题班会成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的意义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重要目标,也是所有目标中的重中之重,心理主题班会课程的开展就是让学生体验与感悟幸福的过程。“三二三”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融合课程实施模式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物化成果,受益学校、师生众多。心理主题班会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涉及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内容,有助于解决学生面临的自我同一性确立、增强自控能力、同伴友谊建立等发展性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童年向青年的过渡,并为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中小学心理微主题班会的运用及拓展形成的课程和教学研究及系列成果,在推动学校心理工作、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微主题班会成为学校心理工作的重要载体,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完善、系统,推动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遵循小学、初中、高中与中职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构建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龄差异性与内容递进性的统一。

本研究探索适合本土实际情况的心理主题班会课程实施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实施推广,帮助一些中小学校规范心理工作,提升工作效果,更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学校的特色。本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更好地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成长,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培养理性平和、自我接纳、情绪乐观、人格健全的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健康潜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情绪调适能力,为其健康成长和幸福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兵,黄凤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小学低年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2]李兵,黄凤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小学高年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3]李兵,黄凤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初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4]李兵,黄凤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高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5]李兵,黄凤平.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中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21.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班会课
“花样”班会课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浅析初中生政治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