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8-16王步林

乡村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兽医站技术人员养殖户

王步林

淮安市清江浦区城郊畜牧兽医服务站,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2019 年,受非洲猪瘟影响,我国养猪业损失惨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猪肉产量4 255 万t,同比下降21.3%;生猪存栏31 041 万头,同比下跌27.5%;生猪出栏54 419 万头,同比下跌21.6%。疫病的发生给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加强生猪防疫工作意义重大。

1 生猪防疫工作要求

2021年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发布,将原来的动物防疫方针(预防为主)调整为“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将原来的主要由政府兽医机构承担的防疫责任调整为构建责任明确、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防疫责任体系。在防疫责任体系中,基层兽医站承担着重要任务,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防疫职责。在生猪养殖中,疫病不同,防疫要求也不同。①一类疫病,主要指口蹄疫、非洲猪瘟等对人、动物构成特别严重危害的疫病。该类疫病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基层兽医站在进行此类疫病防疫时,要采取紧急、严厉的预防、控制等各类措施,做好全面保护。②二类疫病,指的是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危害,可能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疫病。基层兽医站在进行此类疫病防疫时,要采取严格预防、控制等各项措施,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③三类疫病,指的是大肠杆菌病等常见多发,对人和动物构成危害,可能引发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疫病。基层兽医站在进行此类疫病防疫时,要及时预防和有效控制,保障防疫效果。

2 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不完善

目前,很多地区存在基层兽医站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如部分地区未设置兽医站、现有的兽医站医疗设备不足,使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面临诸多挑战。在疫病防控方面,部分基层兽医站的各类设备仪器与医药不足,当发生疫病后难以及时处理和控制,使疫病快速发展、传播,导致未在有利的防护时期开展防疫工作,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设备不齐全,或者现有的设备无法达到标准要求,疫苗保存环节也会遇到各类问题。例如,部分兽医站在疫苗保存过程中,由于缺少冷却设备条件,只能采取传统的保存方法(如放置于保温箱内),最终影响疫苗的质量。此外,部分地区生猪防疫使用的疫苗较为单一,主要是在春秋季节进行免疫接种,多是针对口蹄疫、猪瘟等,还有很多疫病未被覆盖,或针对其他疫病的疫苗数量不多,难以防范其他疫病。

2.2 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待提高

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强且艰苦的工作,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基层兽医站现有的专业人才不足,兽医站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现有的技术人员多数缺乏临床经验,甚至不具备专业生猪防疫技能,直接影响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此外,生猪防疫工作需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如确定疫苗的用量。如果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知识,无法合理确定疫苗用量,则会影响疫苗作用的发挥。

2.3 防疫工作落实不够

基层兽医站在开展生猪防疫工作时,要结合养殖户的养殖情况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证防疫工作质量,防范各类问题的出现。但是,部分基层兽医站防疫监督与指导服务不到位,导致养殖户未有效掌握防疫技术,影响生猪养殖,最终造成一定的损失。此外,还有部分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开展情况不佳,尚存在防疫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建立免疫档案等,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效果;未做好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和有效指导,影响生猪防疫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3 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防疫基础条件建设

基层兽医站要根据生猪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兽医站建设实际情况,积极完善相关设备设施。基层兽医站应借助财政支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兽医站的服务能力,助力防疫工作高质量开展。动物防疫是一项社会公共和公益性事业,因此,各地政府应始终把动物防疫列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纳入专项财政预算。基层兽医站应根据生猪养殖常见疫病种类及防治要求,引入现代化检测设备,辅助开展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提升防治水平;结合疫病防控的实际需求,配置所需的各类仪器设备与检测药物。此外,基层兽医站要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保证动物疫病发生后可及时被发现,通过精准诊断和高效治疗,保证养殖户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3.2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3.2.1 引进并合理安排高素质人才。基层兽医站要做好招聘工作,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扩充基层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生猪防疫工作。基层生猪防疫工作繁杂,工作条件艰苦。基层兽医站可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水平,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吸引、留住高素质、专业防疫人才。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坚持精简、统一、高效能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兽医站,做好人员安排。例如,对多个小乡镇设置片区畜牧兽医站,对于较大乡镇设置独立的畜牧兽医站等;在人员选拔方面,确保各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70%,并确保在基层兽医站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3.2.2 做好人员技术培训。根据生猪防疫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基层兽医站要围绕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组织开展相应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以某地区为例,为了提高技术人员动物防疫服务能力,当地基层兽医站组织动物防疫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免疫技术指南》《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内容,组织开展理论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实操教学,确保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畜禽采血、疫苗注射等防疫技能,提高其疫病监测和调查采样等能力。基层兽医站要重点针对猪瘟疫苗注射等进行培训,并且组织开展防治技能比拼,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兽医站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助力养殖户高质量推进防疫工作。

3.2.3 做好防疫人员管理。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防疫工作人员的支持。为保证生猪防疫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基层兽医站需要加强防疫人员的管理。基层兽医站要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明确防疫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促进防疫工作规范化开展,助力生猪健康养殖;根据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对防疫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确保其能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切实保障防疫工作质量。

3.3 高质量落实防疫工作

3.3.1 规范化防疫。为保证生猪防疫工作开展质量,基层兽医站必须认真落实动物卫生监督和产地检疫工作。第一,基层兽医站要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推进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对生猪“进入关”的控制,保证防疫工作的质量控制效果。第二,基层兽医站要和养殖户加强联系,及时掌握其生猪采购和管理等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做好生猪品种安全的控制。第三,基层兽医站要在日常防疫工作中,强化疫苗出入库管理,认真执行计划领用制度,根据防疫工作的实际需求按需发放疫苗,并且做好空瓶的回收处理,保障疫苗发放和使用的科学性。第四,基层兽医站要严格按照生猪防疫工作要求,督促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强制免疫工作责任;根据当地生猪养殖情况,细化分解防疫工作,实施包片包村责任到人,整村推进生猪防疫工作,保证免疫操作规范化;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第五,基层兽医站应高度重视生猪防疫工作,做到快速行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全面做好生猪防疫[1]。

3.3.2 精细化防疫。基层兽医站要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做到精准化防疫和控制,保障生猪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第一,基层兽医站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基层兽医站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强化生猪疫病防控。第二,基层兽医站应完善工作记录和医疗设备档案。生猪防疫是一项系统且周期较长的工作。基层兽医站在开展生猪防疫工作时要注重工作记录,并且完善医疗设备档案,定期做好对养殖场的回访,全面了解当地养殖场疫病防控情况并登记在册。如果某养殖场发生传染性疫病,基层兽医站要全面记录动物的发病过程、发病时间、发病地点等信息,明确疫病的发生原因和用药过程,为疫病防治工作改善提供资料支持[2]。第三,做好疫病防治。基层兽医站要根据当地生猪养殖实际情况、生猪疫病发生规律等制订防疫工作计划,及时开展防疫工作,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在防控工作中,基层兽医站要加强排查防控,尤其要将非洲猪瘟的疫情监测作为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巡查;做好养殖场的消毒指导,要求养殖户规范处理污染源。此外,基层兽医站要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拦截,严厉打击违规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等行为,实现动物疫病源头的有效控制。

3.3.3 科学化防疫。基层生猪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单纯依靠人力完成防疫工作则难度较大。因此,基层兽医站应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互联网+防疫”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技术服务。基层兽医站应加强生猪防疫知识宣传,依托抖音、微信等平台为养殖户提供相应的技术信息,使其可以学习更多的生猪防疫知识与技能,提高其生猪养殖管理水平。此外,基层兽医站要积极优化防疫知识的宣传方法,如根据生猪养殖常见问题制作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养殖户宣传相关知识,使其可以更好地完成生猪防疫工作[3];充分利用各类技术手段,辅助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防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防疫工作的成本。

3.4 完善猪防疫工作方法

从优化基层生猪防疫工作的角度来说,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动物防疫模式改革,创新防疫工作方法。例如,构建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整合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包括行政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做到网格化管理,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职能职责,做好信息公示,保证养殖户在遇到养殖难题时可以及时得到指导。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其遇到养殖问题后能及时联系到技术人员,帮助其解决各类问题[4]。例如,养殖户在购买生猪时可以获得县畜牧局技术人员的信息支持;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可以通过电话咨询乡兽医站技术人员,得到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养殖技术问题。基层兽医站要根据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创新防疫工作方法,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疫工作水平[5]。

4 结语

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对促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基层兽医站生猪防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不完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待提高、防疫工作落实不够等。针对此,基层兽医站要加强防疫基础条件建设、加强防疫队伍建设、高质量落实防疫工作、完善猪防疫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生猪防疫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兽医站技术人员养殖户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